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3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干扰素调节免疫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国内自主产权的基因工程I类新药,通过多年研究,研制出儿童和成人应用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喷雾剂等多种剂型,完成治疗冠状病毒等肺炎的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和相关临床研究,形成了多个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性文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些研究为国家卫健委将干扰素α雾化吸入作为首推抗病毒药物试用方案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国家诊疗方案》提供了基础。经过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作为可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用于医护人员等高暴露人群的生物防护,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对国民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构建一株表达TNF-α Fab'抗体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并设计一种高效实用的策略以促进大肠杆菌周质空间的可溶性Fab'抗体表达。方法:首先,通过更换不同表达载体,改变轻链和重链顺序,更换信号肽,共表达分子伴侣(Skp)、二硫键合成酶(Dsbc)、肽基辅氨酰顺反异构酶(PPIB)、二硫键异构酶(hPDI)、核酸酶(Nuclease),以评估对Fab'抗体表达量的改善。其次,纯化表达的Fab'抗体。通过周质提取、Q阴离子交换柱净化、苯基柱捕获、Protein L柱亲和三步纯化方案得到高纯度的Fab'抗体。最终将纯化后的Fab'抗体进行亲和力测定。结果:提高正确组装的Fab'抗体表达量的策略有——将目的蛋白构建至pET-30a载体;重链在前、轻链在后;轻、重链采用相异的信号肽;共表达hPDI。周质提取液中的Fab'抗体浓度达到588.0mg/L提取液,纯化后产量可达28.2mg/L发酵液,总回收率为32.0%,纯度为90.9%。Fab'抗体亲和力为(5.8±3.0)×10-9mol/L,体外细胞学活性IC50为(5.2±2.4)×10-11mol/L。结论:通过大肠杆菌工程菌分子构建方式的优化,得到了一株高效表达可溶性Fab'抗体的工程菌株,为可溶性小分子抗体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辣椒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种植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连作障碍,辣椒病害逐年加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辣椒主要病害包括疫病、炭疽病、菌核病、青枯病、疮痂病、病毒病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田间诊断,以期为辣椒病害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筛选获得了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具有较强抗性的花魔芋抗病植株, 经核型分析发现, 其染色体数目与普通植株一致, 均为2n=26。抗病实验结果表明, 该抗病植株对魔芋软腐病的抗性较普通植株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了软腐病病原菌接种30小时内的抗病与普通植株叶片中内源植物激素(SA与J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 抗病和普通植株叶片中SA和JA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 抗病和普通植株叶片中SA和JA积累的时间不同; 此外, 积累的量也有明显差异。推测魔芋抗病植株可能存在与目前大多数植株不同的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5.
新的水稻矮秆基因的发掘,对深入研究植物株高的调控途径及株型育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报道了从日本特早熟粳稻品种Kitaake的组织培养后代获得的一个矮秆突变体dm,该突变体植株细小,紧凑,机械强度降低,结实率下降,籽粒变窄,千粒重降低等。利用分离群体中的矮秆株,最终将目标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InDel标记EL-72和L-1之间,物理距离为168 Kb的区间内,该区间内无已报道的水稻矮秆基因,该基因可能是一个尚未被克隆的新的株高决定基因。  相似文献   
996.
于澜  张亮  张蕾  王芳  刘梓谕  程林峰  薛添  吴兴安  徐志凯  张芳琳 《生物磁学》2013,(30):5811-5816,5824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糖基化与病毒的感染性和免疫原性等的关系,构建含有汉滩病毒(HTNV)囊膜糖蛋白(GP)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重组假病毒。方法: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分别突变了HTNV 76-118株的5个N-糖基化位点并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5株重组假病毒。感染HEK293细胞后,进行RT-PCR鉴定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经测序显示构建的含有N-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5个重组假病毒原序列中的天冬酰胺(N)均被置换为谷氨酰胺(Q)。RT-PCR结果显示5个重组假病毒均有HTNV GP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5个重组假病毒均可表达HTNV的Gn和Gc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HTNV包膜糖蛋白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5个重组假病毒,分别命名为rLV-M1、rLV-M2、rLV-M3、rLV-M4和rLV-M5。本研究为明确N-糖基化对汉坦病毒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研究工具,并为汉坦病毒疫苗及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LigaSure与传统分离结扎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贵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来证实LigaSure是否同样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方法:将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LigaSure组(50例)和传统分离结扎组(50例),两组患者在肝脏原发疾病、肝功能、食管静脉由张程度方面无差异(P<0.05);比较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脾热、门静脉血栓、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在术后腹腔引流量、脾热、门静脉血栓、住院天数方面无差异,而手术耗时、术中出血差异显著(P<0.001).结论:LigaSure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的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量,而术后并发症与传统分离结扎手术无差别.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旨在研究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设计,入选者为初治肺结核常规抗结核治疗中发生急性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试验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降低主要疗效指标---肝功能综合疗效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抗结核药物引发的急性肝损伤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稻飞虱灾变机理及可持续治理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永根  程家安 《昆虫知识》2011,48(2):231-238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最大的生物灾害。本文基于稻飞虱致害能力的高度变异性、对农药的高适应性、传播病毒病和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等特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稻飞虱迁飞动态、致害性变异和种间互作关系等灾变机理机制不清楚,提出了稻飞虱迁飞时空动态、致害性变异、稻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农药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的生态毒理效应、稻飞虱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稻田生态系统对稻飞虱种群数量调控功能6个研究发展方向以阐明稻飞虱灾变的内在机理,为稻飞虱可持续治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蒸汽爆破玉米秸秆酶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酶解特性,研究了不同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运用米氏方程对酶解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该玉米秸秆的水解反应在反应前3 h符合一级反应,可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拟合。在转速为120 r/min、酶浓度为1.2 FPU/mL、pH 5.0、温度为45 ℃时米氏常数Km为11.71 g/L,最大反应速率Vm为1.5 g/(L·h)。确立了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在内的酶解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适合温度为30 ℃~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