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应用SRAP标记绘制88份南瓜属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南瓜属种质资源鉴定和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与DNAMAN指纹图谱绘制软件对88份南瓜属种质资源(包含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进行分子指纹图谱绘制。结果表明:35对SRAP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99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38条,多态性条带比率高达87.8%。根据扩增出的条带成功绘制出88份南瓜属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每一份种质都具有其独特的分子身份证,使得每份种质均可被区别开来。其中,多态性最好的引物是E5EM8,可以同时绘制72份南瓜属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所有供试材料用5对多态性SRAP引物即可全部区别开来。研究表明,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成功地绘制南瓜属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对南瓜属种质资源鉴别、分子数据库构建及品种权保护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效果及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变化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UAP患者60名,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口服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变化,对M-CSF、sICAM-1水平采用TMI危险积分进行判定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M-CSF、sICAM-1、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周血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MI危险积分随外周血M-CSF、sICAM-1水平升高,且对比对照组水平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UAP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且能有效改善外周血清M-CSF、CK-MB、sICAM-1水平,M-CSF、CK-MB、sICAM-1三种指标是评估UAP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3.
利用光镜组织化学反应对中华鳖肾单位的结构和组织化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鳖肾脏为分叶形的实质器官,肾小叶由被膜和实质组成,实质无髓质和皮质之分,但可以区分为外侧区和内侧区。外侧区嗜酸性,主要分布有近端小管和集合管。内侧区呈弱嗜酸性,肾小体、颈段、中间段和远端小管主要分布在内侧区。肾小球PAS反应呈阳性,但其琥珀酸脱氢酶(SDH)弱阳性,碱性磷酸酶(ALPase)、Na+/K+-ATPase和阿利新兰(AB)反应为阴性。足细胞酸性磷酸酶(ACPase)反应呈阳性。近端小管刷状缘嗜伊红,PAS反应以及ALPase、ACPase和Na+/K+-ATPase酶反应呈阳性,而SDH弱阳性。中间段、远端小管、集合管弱嗜酸性,SDH阳性。中间段Na+/K+-ATPase弱阳性。远端小管细胞侧面呈PAS阳性,腔面显示AB阳性。集合管胞质含有许多ACPase阳性颗粒,腔面呈PAS强阳性,AB阳性。甲苯胺兰(TB)染色可见集合管腔面有阳性颗粒,肾小管上皮含有亮、暗两种细胞。上述组化反应和分布结果表明,鳖的肾小管细胞类型较多,近端小管在原尿的重吸收中起主要作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具有分泌黏液作用。中华鳖肾单位的结构与组化特性不仅与哺乳类和鸟类有一定差异,也与其他爬行动物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4.
植物多糖的凹形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结构 ,讨论了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提出了凹形结构是多糖产生生物活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黑林1号杨(小黑杨×波兰15A)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植物名称 黑林 1号杨 [(Populussimonii×Populusnigra)×Populuseuramericanacv .1 5A]。2 材料类别 叶片。3 培养条件  ( 1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 :MS +6 BA 0 .3mg·L- 1 (单位下同 ) +NAA 0 .0 7;( 2 )继代增殖培养基 :MS + 6 BA 0 .3+NAA 0 .0 5 ;( 3)抽茎培养基 :MS + 6 BA 0 .1 +NAA 0 .0 5 ;( 4 )生根培养基 :MS +IBA 0 .2。以上培养基均含 2 0 g·L- 1蔗糖、5 .2 g·L- 1 琼脂 ,pH为 6.2~ 6.4。培养温度为 ( 2 5± 2 )℃ ,光照时间 1 2h·d- 1 ,光照度 2 0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相似文献   
86.
水稻小穗分化调控基因fzp(t)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V20B/花1B杂交后代中发现了水稻小穗分化受阻的突变体fzp. fzp株叶形态正常, 但植株分蘖数明显减少, 最显著的变异是fzp植株的小穗分化完全被阻断, 在正常植株枝梗分化为小穗的部位, fzp植株却形成一团枝梗. 遗传分析表明,fzp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其相应基因拟名为fzp(t). 显然fzp(t)是控制小穗分化的关键基因. 在一些F2群体中, 因遗传背景发生改变, 部分突变型植株表现为“中间类型”, 推测可能是冗余基因或其他修饰基因、互作基因的作用.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和BSA分析方法, 将突变基因fzp(t)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长臂末端, 其中RM172和RM248位于fzp(t)一侧, 它们与fzp(t)的遗传图距分别为3.3和6.4 cM; RM18和RM234位于fzp(t)的另一侧, 与fzp(t)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3.1和25.3 cM.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四方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唇形科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Benth.)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用光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分别鉴定为:5,6-二氢-6-苯乙类吡喃-2酮(1)、木栓桐(2)、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3)、5,2′-二甲氧基-6,7-二氧亚甲基双氢黄酮(4)、5-羟基07-甲氧基-6-O[α-L-鼠李糖(1→2)-β-D-岩藻糖]黄桐甙(5),5,5′-二羟基-7-乙酰氧基6,8,3″,3″-四甲基吡喃(3′,4′)黄酮(6)、5,5′-二羟基-5-(α-甲基)丁酰氧基-6,8,3″,3″-四甲基吡喃(3′,4′)黄酮(7)、5,5′-二羟基-6,7-二氧亚甲基-8,3″,3″-三甲基吡喃(3′,4′)黄酮(8)和丁香酸葡萄糖甙(9)。其中,6、7、8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四方蒿素Ⅰ、Ⅱ和Ⅲ。  相似文献   
88.
染色体作图     
1 基本原理人类对各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无论是研究其结构,还是探讨其功能,都需要确定DNA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因此,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即染色体作图是基因组学研究开展的基础。20世纪早期。Morgan以果蝇为研究材料发现了基因连锁规律,自此基因作图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基因连锁分析的原理为在某一群体中,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位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配对而发生重组。重组率(r)则与两个位点在染色体上的遗传距离(M)具有函数关系(见公式1、2)。1Haldre公式:M=-1n(1-2r)2  r=1-e-2M22Kosambi公式:M=1n(1 2r1-2r)·…  相似文献   
89.
张伊平  祁国荣 《遗传》1984,6(4):38-40
除了一些个别情况,一般认为遗传密码对于各种 生物都是通用的。当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作用时, 前两个碱基的识别严格根据标准的碱基配对原则,而 第三位碱基配对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0.
将Landsat-8 OLI影像与Sentinel-2号影像结合,利用光合有效辐射比率(FPAR),构建适用于MODIS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影像空间分辨率提高的逐层逐像元修正因子,实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赵贵圪旦组盐碱地农田改良前后的植被长势监测,同时结合不同深度土壤的含盐量数据,采用转移矩阵方法与热点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全局土壤含盐量变化与植被长势变化的局部差异。结果表明:(1)12-20号地块内土壤含盐量改良效果最明显,且研究区改良效果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深度0-20cm,盐土向中度盐土转入面积最大;土壤深度20-40cm,强度盐土向中度盐土转入面积最大;土壤深度40-60cm,强度盐土与盐土的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其他土壤的转入面积小于转出面积。(2)研究区内,GPP提升区域比降低区域面积约多60.36hm2,占研究区面积的42.88%;同时,对改良前植被GPP低值区域提高效果更明显。(3) GPP提升区域中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12-17、25-27、34号地块内,该区域改良效果显著;GPP降低区域中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6、12-14、22-23、27-28、30-31号地块内,该区域改良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