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白晓平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3):36-39,58
从普通变形杆菌BH、芽孢杆菌DC4 5、巨大芽孢杆菌F3、枯草芽孢杆菌DC4 2等 4种脱色菌中 ,经驯化、筛选出普通变形杆菌BH、芽孢杆菌DC4 5两株降解苯酚、吲哚、吡啶、喹啉的优势菌。其中普通变形杆菌BH降解吡啶的适宜条件是 :温度 30~ 4 5℃ ,pH 7~ 8,投加适量Pb2 + ;芽孢杆菌DC4 5降解吲哚的适宜条件是 :温度 2 0~ 5 0℃ ,pH 6~ 8,投加适量Zn2 + ,Fe2 + 。  相似文献   
72.
73.
吉林省白城地区干草原栗斑腹鹀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斑腹鹀在吉林省为留鸟,一年可繁殖两次,其雏鸟为典型的晚成鸟.4月末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5月中旬产卵.雌雄鸟筑巢时间分别是43min/d和36min/d(筑巢第4天).平均窝卵数为5.09±0.58枚/巢(n=31),孵卵前、中、后期雌鸟孵卵占白天活动时间的35%、74.5%和67.6%, 孵化期为12d,孵化率为36.3%, 2、8日龄喂雏分别为4.5次/h和9.0次/h.雏鸟的体重及外部器官的发育除嘴峰外,生长曲线均符合Logistic方程,而嘴峰长的生长近似直线,栗斑腹FDA1雏鸟生长发育体重的生长模型为W=14.95/1+(e-0.552(t-3.63)),雏鸟11日龄后出飞,繁殖成活率为27.7%.  相似文献   
74.
75.
对分布于吉林白城地区草原生境中栗斑腹巫鸟的窝卵数、营巢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期栗斑腹巫鸟种群的平均窝卵数为 5 .0 9± 0 .5 8枚 /巢 ;窝卵数与产卵期、出巢数与产卵期、窝卵数与卵大小之间呈负相关 ,产卵期与孵化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巢外径与窝卵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巢的其余指标均与窝卵数呈正相关 ;平均孵化期为 12± 0 .4 9d ,孵化率为 36 .3% ,繁殖成功率为 11.11% ;7日龄以上的雏鸟群体大小为 2 .5 6± 1.5 3只 ,栗斑腹巫鸟的雏鸟存活率为 2 7.6 9% .  相似文献   
76.
人胃癌细胞一种高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DRT-PCR法,以人胃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从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克隆高表达基因,并对所克隆的基因进行斑点杂交分析, 序列测定,序列相似性分析及开放读框分析.斑点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克隆YA61为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高表达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为一新基因序列.GenBank收录号为AF220415.开放读框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有一完全开放读框.  相似文献   
77.
1979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捕获一只雄性白猕猴。经过酪氨酸酶活性检查发现:该猴病因不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内缺乏酪氨酸酶,而是由于酪氨酸酶不能起正常作用之故。又经检查虹膜为浅蓝灰色,瞳孔红亮,确系白化症。另又证实白化性状对其生长发育、血象指标。精液品质均无影响。染色体研究表明: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仍为2n=42:非整倍体细  相似文献   
78.
差减杂交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胡场盐诱导基因和盐抑基因的筛选,介绍了差减杂交技术的试验原理,设计思想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9.
80.
<正> 一般公认,使用弱毒沙门氏菌活菌苗来抵御沙门氏菌的全身感染,其保护作用要比注射死菌苗好。 有证据表明,对于人的伤寒以及各种家畜的沙门氏菌感染来说情况也是如此。通过引入1个或1个以上分子特性已知的突变,导致机理清楚的毒力丢失而形成的无毒株作为活菌苗,似要比一些机理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而减毒了的菌株好得多。获得此类菌株的方法之一是诱发对一些代谢物有依赖性的不可逆突变。本实验室已经构建了好几株这样的伤寒杆菌突变株,其中的一株541Ty及其Vi-阴性变异株543Ty已进行了志愿者试验。下面介绍涉及使用营养缺陷型菌苗的一些原则以及对所构建的鼠伤寒沙门氏和都柏林沙门氏芳香簇依赖株的结果,即其效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