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91.
鉴于近年来全球性动物传染源的疫情不断发生,病原溯源研究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之一.鼩鼱科动物具有十分广泛的地理分布范围,且与人类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其携带病毒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就鼩鼱科动物种类及其分布、鼩鼱科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研究及其在汉坦病毒传播与进化中作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小型野生动物携带病原调查及溯源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92.
为探讨矿区优势植物粽叶芦(Thysanolaenalatifolia)、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和芒草(Miscanthussinensis)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及生态恢复潜力,对生长在铅镉污染土壤中3种植物的生理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铅、镉污染水平下3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为芒草类芦粽叶芦,丙二醛含量为芒草粽叶芦类芦;芒草中的铅、镉含量最高、富集系数最大。3种植物抗铅镉能力为芒草类芦粽叶芦,芒草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最强。因此,在矿区土壤植被恢复时,芒草可作为备选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HpaA)是幽门螺杆菌疫苗的一种有希望的抗原。探索嵌合鞭毛蛋白(cFLN)和壳聚糖/三聚磷酸(CS/TPP)纳米凝胶包封对鼻递送抗原HpaA诱导的免疫应答增强的佐剂作用。[方法] 通过将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FliC的D0、D1结构域与幽门螺杆菌鞭毛FlaA的D2、D3结构域相结合,构建嵌合鞭毛蛋白cFLN。作为分子内佐剂,嵌合鞭毛蛋白cFLN与黏附素(HpaA)连接构建复合抗原cFLN-HpaA。cFLN、HpaA、cFLN-HpaA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通过Ni-NTA预装色谱柱进行纯化。使用离子凝胶法分别将cFLN、HpaA、cFLN-HpaA包封到壳聚糖/三聚磷酸(CS/TPP)纳米凝胶中。[结果]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cFLN、HpaA和cFLN-HpaA,并用离子凝胶法将这3种抗原包封在CS/TPP/纳米凝胶中,制备了包封cFLN的CS/TPP纳米凝胶(cFLN-HpaA NG)、包封HpaA的CS/TPP纳米凝胶(HpaA NG)、包封cFLN-HpaA的CS/TPP/纳米凝胶(cFLN-HpaA NG)。经鼻免疫小鼠后,与HpaA相比,cFLN-HpaA分别导致血清中IgG、IgG1和IgA含量增加2.09倍、1.4倍和2.62倍。与cFLN、HpaA和cFLN-HpaA相比,cFLN NG、HpaA NG和cFLN-HpaA NG分别使血清中IgA、IgG、IgG1和IgG2a的含量增加了1.28至1.71倍。[结论] cFLN和CS/TPP NG可以显著增强鼻腔输送的HpaA诱导的体液免疫。通过检测鼻腔免疫后胃黏膜中IFN-γ、IL-4、IL-17和SIgA的含量,与HpaA相比,cFLN-HpaA分别诱导IFN-γ、IL-4和SIgA的含量增加1.38、1.16和1.58倍。与cFLN-HpaA相比,cFLN-HpaA NG分别使小鼠胃黏膜中IFN-γ、IL-4、IL-17和SIgA的含量增加1.81、1.71、2.16和2.1倍。表明cFLN和CS/TPP NG可以显著增强Th1和Th17型免疫应答。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研究表明,分子内佐剂cFLN和纳米凝胶包封不仅可以有效增强鼻腔输送HpaA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还可以增强小鼠胃黏膜中的黏膜免疫应答——Th1和Th17型免疫应答。因此,这些结果表明,cFLN-HpaA NG可能是有希望的经鼻输送的用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疫苗系统。  相似文献   
894.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利用陷阱法捕捉到3号缺齿鼩。标本体形中等,头体长(64.8±3.0)mm,尾长(76.6±1.9)mm,大于头体长,尾尖有一簇白毛,后足长(16.8±0.1)mm。颅骨呈钝圆形,吻突较短,在上颌前部区域逐渐变细。颅全长(19.22±0.19)mm,脑颅宽(9.31±0.09)mm,第2上臼齿间最大宽(5.29±0.08)mm。上门齿1枚,呈镰刀状,上单尖齿3枚,自前向后大小依次递减。红褐色色素沉积主要分布于上下门齿和第一上单尖齿的齿尖。利用缺齿鼩属检索表进行检索,本次采集标本鉴定为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比较,本次采集标本与缺齿鼩属霍氏缺齿鼩的系统进化关系最接近,遗传距离在0.026~0.028之间,与形态鉴定的结果吻合。基于Cyt 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本次采集标本与GenBank下载的霍氏缺齿鼩聚在一个小分支上,进一步证实本次采集3个标本是霍氏缺齿鼩。  相似文献   
895.
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业资源的热点分析和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明  戴小杰  田思泉  朱国平 《生态学报》2014,34(13):3771-3778
中西太平洋是世界鲣鱼围网主要作业水域。基于我国渔船2005—2009年的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生产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对该水域鲣鱼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海洋环境特征分析资源分布的热点区域。(1)通过常规统计学计算获得鲣鱼资源的偏态Sk、峰态数Ku、变异值Cv、s2/m和全局空间自相关Geary c系数,发现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总体上是以低密度区域为主,高密度区域较少;鱼类资源密度值差异较大,资源表现出强烈集聚分布,总体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偏弱。(2)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热点分析方法计算,发现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存在多个在统计学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资源热点和冷点。(3)通过地统计方法研究鲣鱼资源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和方向变异时,空间自相关类型上最优模型是球形模型,鲣鱼资源密度各向同性,最大相关距离1000km左右。发现空间自相关引起的差异占整个差异的50%左右,为中等强度变异;在方向性变异上,主要体现在南北向上,其该向上结构性误差占67%,而东西向结构性误差占49%。这一结果和海洋环境的南北向上结构性远好于东西向结构性有关;从各方向的分维数看,数值介于1.876—1.9之间,数值较大,空间自相关较弱。(4)以资源热点区域作为区域性渔场,结合海洋温度和叶绿素场海洋环境特征,将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分为3个不同的局部渔场,即2个暖池渔场,1个冷舌渔场。冷舌渔场由中东太平洋赤道上升流引起,在锋面地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初级生产力,便于鱼类获得丰富的食物;暖池渔场靠近岛屿和陆地区域,近岸上升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初级生产力。(5)将热点分析和渔场重心方法及栖息地指数的优缺点做了对比,建议以后采用空间残差模型深入研究空间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96.
蜜蜂能够灵活调整出巢觅食行为,从而有效保证蜂群的正常发育与繁衍.为了探索采集蜂的行为特性,本文利用由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与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蜜蜂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对西方蜜蜂进行为期38 d的全天候监控记录.结果表明: 两蜂群中分别有63.4%和64.5%的采集蜂存在轮休现象,轮休时间比例为22.5%~26.4%;轮休与非轮休蜜蜂的采集工作总量差异不显著,但轮休蜜蜂寿命显著高于非轮休蜜蜂;提前发育的采集蜂的寿命显著低于正常采集蜂.本研究丰富了蜜蜂社会行为学内容,为进一步探索蜜蜂采集行为的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7.
以酶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为指标,筛选出木瓜蛋白酶并优化确定酶解条件,酶解液中分子量在1000 Da以下的小分子肽类占96.68%;采用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得到纯化的紫菜蛋白抗菌肽(LPAP);液质联用分析该纯化抗菌肽中主要的多肽序列为FFDD(Phe-Phe-AspAsp);该LPAP对G+菌和G-菌都有抑制作用,具有相对广谱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25 mg/m L,抗菌肽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镜照片表明其抑菌机制可能是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98.
抗细胞因子疫苗是针对疾病相关细胞因子而设计与构建的一类能激发体液免疫应答的主动免疫治疗性疫苗,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疗法。目前研究与开发的抗细胞因子疫苗主要有2 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偶联载体或直接修饰为细胞因子引入外源表位而构建的蛋白疫苗,另一种则是可表达细胞因子免疫原的核酸疫苗。这两类疫苗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显现出治疗活性。简介各类抗细胞因子疫苗及其作用机制,综述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细胞因子疫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9.
目的:总结1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患者的资料,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61±5)岁。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间间隔(24±4)月,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3-6枚,左室射血分数为43%-64%,其中〈50%为3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13支,静脉桥33支;围术期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内出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日(13±4)天。结论: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或(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不足的病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可使冠状动脉达到充分再血管化,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900.
<正>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Zhejiang Grostre Biotechnology Co.,Ltd)是温州医科大学的主要产业化转化平台、教学实训基地和研发基地。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由温州医科大学联合温州当地民营资本共同组建,自主运营和管理的新型"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