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目的建立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typeⅡ,AECⅡ)分离、纯化、原代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用4.2U/ml的弹性蛋白酶通过气管插管注入肺泡内,消化分离AECⅡ。把细胞悬液接种到包被有大鼠IgG的塑料平皿中纯化细胞。用电镜、碱性磷酸酶显色法、改良巴氏染色法、单宁酸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AECⅡ。结果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岛屿状生长。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大量板层小体,包膜上有绒毛结构。碱性磷酸酶染色法(BCIP/NBT)可见胞浆内有蓝色颗粒。改良巴氏染色法、单宁酸染色法可见胞浆内有黑色颗粒。抗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弹性蛋白酶作用温和,不损伤胞膜,分离所得细胞活力好;IgG免疫粘附纯化法操作简单,纯化效率高。电镜、BCIP/NBT、巴氏染色、单宁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等鉴定方法稳定可靠,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372.
目的评价广州市2001—2011年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1年、2008年和2009—2011年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实施,可调查儿童6 973~319 478人,2001年、2008年和2009—2011年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项目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88%9、5.1%和96.92%,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2.44%、97.14%和99.08%。2009—2011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比2001年、2008年分别提高了15.21%和88.70%;2009—2011年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比2001年、2008年分别提高了15.27%和88.71%。结论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73.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严重影响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用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的配基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技术,筛选肺癌和非癌血清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建立肺癌的检测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实验用环氧基琼脂磁珠为筛选介质,以非癌混合血清、肺癌混合血清作为双向靶标。应用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经19轮筛选分别获得非癌和肺癌血清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 40条非癌核酸适配体序列和 41条肺癌核酸适配体序列。从肺癌与非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中分别挑选出高丰度的 4条序列,合成后制成检测试剂,经临床血清验证,阳性率为 90%。该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识别元件。  相似文献   
374.
猫尾草(Uraria crinita)为豆科中草用药植物,亦称狗尾苔,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江西地区发现叶片呈现花叶、黄化等病毒感染的病株。电子显微镜镜检,可观察到长度约800nm的长丝状病毒颗粒,患病细胞内可观察到风车状病毒内含体。机械接种于藜麦进行病毒单离,9~10 d后可观察叶脉处出现坏疽病斑。单离的病毒分离株回接猫尾草并未引起感染。萃取猫尾草患病叶组织总量RNA,配合Potyvirus属病毒简并式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RT-PCR)所扩增出的cDNA片段,其序列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和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最为相似。解析病毒的全长度基因序列为9651个核苷酸,对应产生一个聚合蛋白。病毒基因结构与Potyvirus属病毒相同。病毒全长度基因核苷酸序列与WMV和SMV的相似度分别为67.6%和70.5%;外鞘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与WMV和SMV的相似度分别为74.0%和74.7%。本研究表明,猫尾草花叶病相关的病毒,应是Potyvirus属病毒的一个新病毒种。  相似文献   
375.
LTR-反转录转座子是真核基因组重要的组成部分,能通过RNA中间体完成在基因组上的转座。小麦种子受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后能促进其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经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注入的种子发芽24h和48h后,其中的copia-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可达到对照的40倍。用基于反转录转座子扩增多态性和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2种分子标记技术扩增经低能氮离子注入后的小麦DNA,指纹图谱显示出了一定的多态性,这说明低能氮离子束激活了小麦中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座活性。转座子转录活性的增强可调节其邻近基因的表达和mRNA的拼接,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到基因组上新的位点后,使基因组上的基因发生了重排,这种重排可能表现为植物表型的改变。因此,推测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活性提高和转座激活是产生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6.
目的 在禽畜饲养、销售、宰杀场所和发生人禽流感疫情的疫点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的监测,探索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广州市禽流感相关高危人群的血清样本,用微量血凝抑制半加敏法进行检测。对监测到的H9N2阳性病例和H5N1的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近年来广州市禽接触职业人群H9感染率为4.56%(0.51%~10.00%),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H5N1患者有多个售卖活禽肉菜市场活动史,1例H9N2患者及1例H5N1感染者无直接接触禽类活动史,另1例H5N1感染者为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宰杀人员。结论 H5N1和H9N2可在相关高危人群造成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除禽饲养场所外,农贸市场的活禽销售、宰杀场所也存在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7.
大花罗布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溶剂萃取及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大花罗布麻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常数、UVI、R1、HNMR1、3C NMR、MS等波谱技术分析鉴定他们为羽扇醇棕榈酸酯(1)、正十六烷酸(2)、β-谷甾醇(3)、槲皮素(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5)、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丁香树脂醇-β-D-吡喃葡萄糖苷(7)和蔗糖(8)。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八个化合物的结构均为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6、7和8首次从罗布麻中分得。  相似文献   
378.
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陆嵘  房静远 《生命科学》2006,18(1):10-14
肿瘤的形成受遗传学修饰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基因突变参与肿瘤的形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进展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可以影响基因转录活性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本文介绍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表观遗传修饰异常,以及通过干预表观遗传修饰治疗肿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9.
野生和养殖裂腹鱼血液学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的野生和养殖个体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重口裂腹鱼野生组的红细胞长径和短径、红细胞核长径和短径、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和短径、淋巴细胞长径和短径、总蛋白和甘油三酯与齐口裂腹鱼野生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齐口裂腹鱼野生组的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嗜中性粒细胞短径、淋巴细胞长径、淋巴细胞短径和淋巴细胞核长径显著大于养殖组;重口裂腹鱼野生组的红细胞短径明显小于养殖组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野生组血液中TP、GLU和TG显著低于齐口裂腹鱼养殖组;重口裂腹鱼野生组TG、T-CHO与养殖组重口裂腹鱼差异显著.这些差异说明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在生理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养殖活动对它们的生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0.
王萍  房静远 《生命科学》2009,(2):291-294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遗传信息量虽小,却控制着线粒体一些最基本的性质,对细胞及其功能有着重要影响。mtDNA的损伤与衰老、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DNA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mtDNA基因的表达受核DNA(nuclear DNA,nDNA)的调控,mtDNA和nDNA协同作用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和发病。本文就近年来mtDNA与DNA甲基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