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背景】Ⅱ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感染鲫引起的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Herpes Viral Haematopoietic Necrosis,HVHN)是鲫养殖业的主要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治疗HVHN的有效药物。对CyHV2进行早期监测和有效防控是阻止该病暴发的有效手段。【目的】建立一种针对CyHV2的orf72基因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通过比较CyHV2五株毒株间orf72核苷酸序列,在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设置5个反应温度,优化实时荧光RPA反应的条件。在最优的条件下验证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在不同水产动物病毒间的特异性。以梯度稀释的CyHV2阳性DNA为模板比较实时荧光RPA与qPCR的灵敏度。【结果】实时荧光RPA能在37.8°C条件下20 min内快速准确地检测CyHV2病毒,而且种间特异性高,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反应灵敏度与qPCR相同。【结论】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PA可用于CyHV2的现场快速检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挑战。广东省丰富的水土资源孕育了大量的生物物种, 然而快速的城市扩张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明确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 以便在未来城市规划布局中更好地实施保护, 缓解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空间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基础, 本文以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鸟类数据为基础, 基于MaxEnt模型进行空间化(空间分辨率为100 m × 100 m), 通过识别热点地区, 并与现有国土规划中三条管控线对比, 识别保护空缺。本文主要有以下结果: (1)广东省建模鸟类共有13目45科173种, 其空间丰富度格局主要呈三片区分布: ①南岭片区; ②粤东片区; ③江门、阳江、云浮片区; (2)影响鸟类空间格局的环境因子在不同物种间差异明显, 总体来看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年均温度差等因素占主导地位; (3)保护鸟类与全部鸟类的热点地区分布相似, 但空间上更为聚集, 两者的空间重叠率达63.0%, 主要分布于南岭片区、粤东片区; (4)留鸟类和迁徙鸟类的热点地区存在明显空间差异, 重叠区域仅25.3%, 留鸟类分布相对靠北而迁徙鸟类相对趋南; (5)鸟类热点分区统计对比中, 与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叠率明显高于生态保护红线, 极少量分布于城镇开发边界内部, 全部鸟类、保护鸟类、留鸟类、迁徙鸟类均存在明显的保护空缺。本研究得到了精细尺度下鸟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保护空缺结果, 为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内的生物多样性分区保护、管控政策实施提供了有效支撑, 为广东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规划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3.
分子伴侣Hsp40是一种以二聚体的形式调控非天然多肽折叠的热激蛋白。本文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研究了酵母Hsp40家族成员Ydj1p二聚体中β14-β15与domain-Ⅲ的分离过程,深入探讨了影响Ydj1p二聚体稳定性的重要残基和相互作用力。研究表明,残基Thr366、Asp368、Cys370、Leu372和Phe375在Ydj1P二聚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β14-β15中的残基Thr366和Asp368分别通过与domain-Ⅲ内的残基Asp291、Trp292和Trp292、Lys294之间形成的氢键,Asp368通过与domain-Ⅲ内的残基Lys314形成盐桥,Cys370、Leu372和Phe375则是通过与domain-Ⅲ形成疏水作用力来稳定Ydj1p二聚体结构。  相似文献   
94.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为研究对象,采用18 O作为示踪元素,从克隆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复合节根系引入H218 O,在"异质高水"、"均质低水"两种环境条件下,探测和分析结缕草克隆植株复合节根、匍匐茎、A和B分株叶各构件组分系列内的水分生理整合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在两种水分环境条件下,H218 O在克隆植株主匍匐茎内各构件组分系列中均表现出双向传输的趋势,但更倾向于向顶传输。(2)H218 O向顶传输时,在"异质高水"生境内,基部复合节根系吸收的H218 O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中部复合节根系吸收的H218 O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均质低水"生境内,中部复合节根系吸收的H218 O呈持续增加趋势。(3)在两种生境的3种引入情况下,H218 O均向顶传输到尖端生长点。其中在"异质高水"和"均质低水"生境内H218 O在克隆植株中向基传输过程中,传输强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H218 O在主匍匐茎中传输时18 O分配于分株叶片中的量较多;H218 O在二级匍匐茎中的传输都呈现出明显的向顶趋势,传输距离都到达了二级匍匐茎的顶端生长点。(4)在绝大多数情况下,A分株叶系列的18 O丰度均明显高于B分株叶系列,这与A、B分株系列的生长发育特征相一致;但在"异质高水"生境内,中部分株吸收的H218 O在二级匍匐茎中传输时,分配于B分株叶系列的18 O明显高于A分株叶系列,即A分株系列相对于B分株系列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95.
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I:对所有分株光照处理;处理Ⅱ:对所有分株遮光处理;处理Ⅲ: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遮光处理;处理Ⅳ: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光照处理),分别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克隆植株的基部、中部和梢部(分别为第7、第17和第24复合节)分株引入^13CO2 ,对^13CO2在克隆植株不同器官内的分配格局及传输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克隆植株的不同部位引入^13CO2,^13C的传输格局均表现出以引入点为起始点沿匍匐茎向基和向顶双向运输的趋势,但向顶传输的陡度值均小于向基传输的陡度值,向顶传输的距离则均大于向基传输的距离,说明”c的向顶传输更具优势。分株叶片、匍匐茎和复合节根中^13C的传输格局有一定差异;引入点分株叶中δ^13C值较高,其他分株叶中δ^13C值均迅速降低;匍匐茎内矿c值总体较低,但^13C传输范围广;当^13CO2引入点位于基部和中部时复合节根的δ^13C值高于匍匐茎,但当^13CO2引入点位于梢部时复合节根的δ^13C值低于匍匐茎。从^13C的传输范围及陡度值看,总体上分株叶中^13C的陡度值显著大于复合节根和匍匐茎;在匍匐茎中^13C呈现出平缓的传输格局但传输距离最远。此外,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Ⅳ的根及匍匐茎中13C向基或向顶传输的陡度值总体上均最高,且各器官^13C的传输距离均最远;但从基部、中部和梢部分株引入^13CO2后,分别在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I的分株叶中^13C向基或向顶传输的陡度值均最高。根据实验结果,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结缕草克隆植株不同器官内光合产物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段金楠  蔡群  王浩  盛吉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5):614-617, 封三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其除了可调节钙磷代谢,参与骨骼生长外,还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抗炎抗纤维化等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组肝脏炎症性病变,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AILD存在相关性,AILD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普遍降低,补充血清维生素D可降低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因此,探究维生素D在AI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对维生素D在AIL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7.
王浩  张楠  杨先乐  吕利群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1835-184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水霉病病原菌的方法。【方法】针对水霉菌ITS区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包括两条外引物和两条内引物,优化反应条件,观察检测结果。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水霉菌的方法,确定了其最适反应条件。该方法能够检测到浓度低至103个/mL的水霉菌孢子,其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结论】建立的检测水霉菌的LAMP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可用做特异性水霉及其孢子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8.
99.
不同土地类型下重金属随暴雨径流迁移过程及速率对比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梁涛  王浩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56-1760
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最具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利用野外人工降雨装置,研究了不同形态重金属(Cu,Cr,Pb,Zn)随暴雨径流水相及沉积物相的迁移过程,对比了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重金属的迁移特征,并估算了流失速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桑林Cu、Zn和Pb随地表径流水相的迁移量最大。分别达0.21、0.45和0.15mg·m-2·min-1;水田Cr迁移量最大,达0.06mg·m-2·min-1;松林重金属迁移量都很小,而且重金属随地表径流水相的迁移主要是通过悬浮细颗粒态。地表径流沉积物相的重金属流失量远高于水相。水相迁移速率仅占沉积物相迁移率的0.1%~4.9%;从地表径流水相重金属迁移量占沉积物相迁移量的比例来看,Cu较高,Cr、Pb、Zn较低。  相似文献   
100.
筛选到一株可以在厌氧条件下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芽孢杆菌L - 2 3。对其中试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L - 2 3的最适发酵条件 ,用补料的方法控制葡萄糖浓度在 0 .6% ,在 16h内 ,发酵液的菌体浓度可以达到 5 .2× 10 9cell mL。把 5 %的L - 2 3发酵液加入到原油中 ,在 4 5℃条件下培养 2 4h ,能够使原油粘度降低 2 8%。在室内条件下 ,L - 2 3可以使原油的采收率提高 11%以上。实验证明 ,用L - 2 3进行微生物采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