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4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256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6篇
  1976年   12篇
  1963年   11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两种非冬眠草食性哺乳动物——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褐色脂肪组织(BAT)的重量和显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严寒季节BAT增多、BAT细胞中的脂肪滴小而多、线粒体增大及嵴数目增多,温暖季节较低,这些变化与产热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大蒜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3.
猪生长激素cDNA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两个猪生长激素cDNA的全序列分析的结果。猪生长激素cDNA是我们由猪垂体mRNA经过反向转录、克隆和筛选后获得的。文中还将这两个序列与Seeburg等(1983)报道的序列以及Vize等(1987)报道的猪基因组生长激素基因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4.
广西壮族颅骨的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以来源于壮族居民世代聚居地区,生前资料比较可靠的150例颅骨为材料并用多因素分析等6方法探索壮族的体质特征、人种地位、地区类型及可能的起源。结果表明,壮族居民属黄色人种南亚类型,中华民族的华南,与柳江人,Chen皮岩人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5.
植物绿叶对光的吸收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1)光线照射到植物绿叶时,光的反射不仅仅发生在叶子表面,还发生在表面以下各组织层;(2)在190—860nm之间,绿叶在190—500nm段出现一个吸收区,在680nm处出现一个吸收峰,它们的吸收比均高达85%以上;(3)虽然710—750nm的红光对叶片的反射比大于500—570nm的绿光,但人眼看到叶片仍然是绿色,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本文将为研究绿叶的光学性质和光合作用等提供有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6.
火棘色素理化特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7.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将巨大芽孢杆菌胞外青霉素酰化酶通过共价键连接到醋酸纤维素载体上,制成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表观活力达2000 u/g左右(PDAB法)。水解lO%(w/v)的青霉素G钾盐落液,使用30批,保留活力70%以上。6-氨基青毒烷酸(6-APA)总收率平均达88.37%。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水解青霉素G的最适pH为9.95,最适温度为55℃,表观米氏常数为1.093×10-2mol/L,在pH 5.8-10.7,温度45℃以下酶的活力稳定。  相似文献   
108.
一个嗜热分解纤维素的梭菌新种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描述了一个严格厌氧,形成芽孢,嗜热,分解纤维素、糖和蛋白质的梭菌新种。这个种的两株菌(H11,H12)是从奶牛场的青贮饲料(山草)中分离出来的。在PYC液体培养基中细胞杆状,0.3mO.6×1.5—-5.5μm,单生或成对,很少成链。革兰氏阴性,能运动,有周生鞭毛。芽孢卵至球形,端生和次端生,使细胞膨大。游离芽孢球形,有孢子外壁和附属丝。在PYC琼脂滚管中,深层菌落呈双凸镜状,湿润,浅黄色,直径1—2mm,边缘完整。生长的最适条件是50—53℃和pH 7.5。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生物素、维生素B6、B12和对氨基苯甲酸。发酵纤维素或纤维二糖产生琥珀酸、乙酸、乙醇、氢和二氧化碳。DNA的G十C含量是38.8 mol%。参考这个种在非挥发酸中的主要产物是琥珀酸的特性,将它定名为产琥珀酸梭菌(Clostridium succinogenum Ten & Wang sp.nov.)。  相似文献   
109.
L-干燥法和冷冻真空干燥法保藏不同放线菌效果是不一致的。在低温5℃多数放线菌用L-干燥法保藏,无论是干燥后及保存11个月以后其成活率均比冷冻真空干燥法高,但L-干燥法对温度较敏感,在温度37℃保藏成活率有下降的趋势。而冷冻真空干燥法在短期内保藏受温度影响较小。两种方法使用三种保护剂:10%脱脂牛奶粉,3%谷氨酸钠,1%蛋白胨+10%蔗糖,其中以10%脱脂牛奶粉为最理想。因此,采用L-干燥法以10%脱脂牛奶粉为保护剂,在低温5℃长期保存放线菌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两种方法三种保护剂保存11个月后对葡萄糖异构酶  相似文献   
110.
高山雪鸡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道了高山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的繁殖生态,主要内容包括栖息地,活动规律,雌雄比例,求偶行为,巢和卵,孵化,雏鸟,食物和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