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竹黄是腐生于我国南方剑竹上的一种子囊菌。子实体经分离后,菌丝接种,液体发酵。发酵液过滤,菌丝用沸水抽提,乙醇沉淀,去蛋白质,透析后即得粗制品。粗制品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两次得到白色粉末的两个多醣组分,Sb1及Sb2。Sb1及Sb2分别经玻璃纤维纸高压电泳,凝胶柱层析,气相层析证明为一单一物质。Sb1及Sb2比旋度均为正值。Sb1具890cm~(-1)的红外吸收。两者均不含氮。与碘无反应。经纸层析与气相色谱分析,Sb1含D-葡萄糖,D-半乳糖和L-阿拉伯糖,其克分子比为0.37:1.0:0.07。Sb2含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和L-阿拉伯糖,其克分子比为0.25:1:0.47:0.12。  相似文献   
32.
明亮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授粉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明亮熊蜂Bombus lucorumL.是我国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该种熊蜂在北京地区1年1代,以蜂王休眠方式越冬。越冬蜂王4月中旬出蛰,2周以后开始产卵,5月下旬第1批工蜂开始出房,7月上旬工蜂数量达到150只左右,随后蜂群中出现雄蜂和蜂王,8~9月蜂王和雄蜂交配。10月上旬,天气逐渐变冷,交配后的蜂王开始在地下休眠越冬。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打破蜂王的休眠期、实现1年多代繁育,提供设施农业授粉应用。  相似文献   
33.
中国意大利蜜蜂微卫星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我国不同生态条件下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基因特征,对品种间基因交流或基因渗入现象进行监测,完成对我国主要地区意蜂多样性水平的评价。本研究利用10对微卫星(SSR)引物分析了来自我国黑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31个采集点的意蜂样品的遗传多态性,并与来自德国的喀尼阿兰蜂A. m. carnica(简称喀蜂)和来自美国的意蜂A. m. ligustica进行比对。通过NTSYS-pc2.1和popGene32软件对SSR数据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中8对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可作为意蜂遗传多态性标记。遗传一致度在0.61以上时,浙江、四川、甘肃和云南地区的样品出现较严重分化,其他地区的意蜂样品则保持了美国原种意蜂的典型基因特征。东北和新疆地区的样品与德国喀蜂血统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距离在0.18149以内),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地区的意蜂样品杂有黑蜂A. m. mellifera血统。据此提出应在保护各地意蜂原种特性及种群多态性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产品种的繁育。  相似文献   
34.
桃花粉低温和超低温保存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是我国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目前主要保存于3个国家无性繁殖作物种质圃。随着以茎尖、花粉、休眠芽为保存载体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超低温保存已成为无性繁殖作物重要备份保存方式。本研究以15份桃种质花粉为研究对象,开展含水量、回湿处理和保存温度(4℃低温保存和液氮超低温保存)对保存后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桃种质花粉超低温保存的含水量;揭示了回湿处理对部分桃种质花粉超低温保存产生显著影响;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可达83%;4℃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4年后14份桃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率仍可保持30%以上,11份桃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率与保存前花粉离体萌发率相比无显著变化甚至显著提高,而4℃低温保存的花粉离体萌发率降至0。该研究为国家种质库建立花粉规模化超低温保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切除患儿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试验组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行为状况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BCL量表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社交退缩、多动、违纪及攻击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试验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对患儿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36.
细胞色素c(Cyt c)诱导烟草悬浮细胞(BY-2)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细胞色素c(Cyt c)诱导继代时间不同的烟草悬浮细胞48 h后观察形态学特征的结果表明,继代培养10和13 d的细胞均在10 mmol·L-1Cyt c时出现最高的细胞凋亡率,而继代5 d的细胞在Cyt c浓度为12.5 mmol·L-1时细胞凋亡的诱导率仍表现上升趋势;DNA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凋亡处理的细胞中DNA呈现较明显的DNA梯度.  相似文献   
37.
1植物名称首冠藤(Bauhinia corymbosa Roxb.)。 2材料类别带节茎段。 3培养条件腋芽诱导培养基:(1)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2;(2)MS+6-BA1.0+NAA0.2;(3)MS+6-BA2.0+NAA0.2;(4)MS+6-BA5.0+NAA0.2;(5)MS+TDZ0.05+NAA0.2;(6)MS+TDZ0.1+NAA0.2;(7)MS+TDZ0.5+NAA0.2;  相似文献   
38.
植物杀虫剂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董育新  吴文君 《昆虫知识》1997,34(2):112-116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评价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上市后用于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全国46家医疗机构中使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的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信息、药物不良反应及疾病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用药时间(13.62±2.22)d。用药期间仅13例经研究判断为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07%,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后有190例痊愈,3109例好转,912例无明显变化,27例病情加重,1例死亡。13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1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好转,3例患者治疗后无明显变化。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用药情况中,49.99%患者药物使用剂量≤6 mL,50.0%患者药物使用剂量≧8 mL,不同药物使用剂量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媒种类以0.9%生理盐水为主,其次为5%葡萄糖,不同溶媒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注射后81.17%患者未冲管,17.65%患者冲管,1.18%患者更换输液器,不同措施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92.19%患者未出现不合理用药,7.81%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二者之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上市后在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风险可控,同时其不良反应症状均为前期已知或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0.
疣枝卫柔根皮中杀虫成分的分离及其生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物活性追踪指导下,经液液分配萃取、中压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制备,从柔科技植物疣枝枝卫柔(Euonymus verrucosides)根皮的甲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出一种对粘虫幼虫具有强烈麻醉活性的化合物,从其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出,该化合物具有二氢沉香呋喃骨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