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以贵州乌江流域中下游传统村落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为传统村落植物群落的演替、恢复与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野外实地调查,采用α多样性指数、M.Godron法分别测定其物种多样性、稳定性及相关关系。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植物781种,按植物生活型划分,共有乔木57科112属171种,灌木49科93属189种,草本92科261属407种。(2)植被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于庭院和宅旁较高,林地和种植区较低;群落整体稳定性于种植区和河道较高,于祭祀区、道路较差。(3)生活空间的物种多样性大于自然生态和生产空间,且3种空间群落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乌江流域传统村落植物丰富度高,种间和种内竞争大,村落群落演替度低,整体稳定性较差。只有结合传统空间的功能特性,优化植物群落结构数量,进行适度的人为修缮与管理,才能在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情况下,保护传统村落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963.
该文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一株低C/N营养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显著的菌株。ITS序列测序鉴定表明,该菌株为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经不同pH、温度、C/N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 h,测定其生长密度及氨氮去除情况,结果发现,白地霉培养基最佳降氨氮条件为:pH 8.0,C/N 1.5,温度30℃,其最佳氨氮去除率可达93.1%。该文发现了白地霉在污水处理,尤其是低C/N污水处理中具有氨氮去除的新功能,为其在低C/N污水生化处理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64.
生境破碎化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尤其是哺乳动物多样性的降低甚至丧失。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森林斑块成为典型的破碎化生态系统。对城市森林斑块中哺乳动物资源的调查,能够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城市景观格局的建设提供依据。2019—2021年,通过实地调查和红外相机拍摄对武汉市13个森林斑块的哺乳动物进行调查,并分析城市化对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次调查共布设77台相机,相机总工作天数为21 247日,拍摄到野生哺乳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 243张,记录野生哺乳动物5目9科15种,主要属于东洋界华中区,其中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野猪(Sus scrofa)、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为常见种。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P <0.01)、香农-威纳指数(P <0.05)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显著增加,与斑块隔离度、形状指数则无显著相关(P> 0.05),说明距市中心距离是哺乳动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子。此外,近郊、远郊自然森林斑块哺乳动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说明城市化对哺乳动物多样性有负面...  相似文献   
965.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类胰蛋白酶、25-羟维生素D3 [25(OH)D3]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组,行肺功能检测,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作轻度组63例、中度组41例及重度组3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Gal-3、类胰蛋白酶、25(OH)D3水平。对比各组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以中文版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对哮喘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哮喘患儿血清Gal-3、类胰蛋白酶、25(OH)D3水平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血清Gal-3、类胰蛋白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逐渐升高;血清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逐渐下降(P<0.05)。中度组及重度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吸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以及PAQLQ各项评分均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哮喘患儿血清Gal-3、类胰蛋白酶水平与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PAQLQ各项评分均呈负相关,而血清25(OH)D3水平与与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PAQLQ各项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Gal-3、类胰蛋白酶、25(OH)D3水平与哮喘患儿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评估其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66.
以鲜切生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修正的Gompertz、Gompertz、Logistic和MMF 4种一级模型对不同温度下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生长曲线的拟合情况,发现在36℃、20℃和10℃时,修正的Gompertz模型均为最佳的拟合模型,4℃时沙门氏菌生长受到抑制,对失活/存活曲线进行"镜像化"处理后发现拟合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系数为0.962 7,故未用于二级模型中;采用其他温度下的修正的Gompertz模型中的最大比生长速率作为二级模型的响应值,建立平方根二级模型;准确因子和偏差因子对二级模型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均接近1.0,说明所建立的二级模型用于预测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生长情况。本研究为鲜切生菜的微生物安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7.
【目的】为筛选吡啶高效降解复合菌系,促进高浓度吡啶废水的降解。本研究围绕吡啶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降解特性及代谢途径,旨在获得吡啶高效降解复合菌系,为高浓度吡啶废水微生物降解及完全矿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从某农药废水处理系统好氧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个吡啶高效降解复合菌系MD1。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MD1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MD1的降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MD1降解吡啶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检测与鉴定,推测吡啶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结果显示,在温度30 ℃、pH 8.0、NaCl浓度0.1%的最佳条件下培养72 h,MD1对初始浓度1 400 mg/L的吡啶降解率为98.44%±0.27%。在属水平上,MD1主要由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布鲁氏菌属(unclassified_Brucellaceae)、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等组成。由代谢产物检测结果初步推测MD1对吡啶的代谢途径为吡啶→烟酸→6-羟基烟酸→2,5-二羟基吡啶→N-甲酰基马来酰胺酸→马来酰胺酸→马来酸→CO2+H2O。【结论】研究筛选得到一个可高效降解吡啶、降解性能稳定的复合菌系MD1。解析了MD1的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推测了MD1可能的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吡啶降解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968.
针对文[1]仅考虑了各点回归方程间常数项可能不同,而忽略了其它回归系数也可能不同的情况,本文对伪变量形式进行了修正,通过引入伪变量的相互作用项,使得到的回归模型更合理,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969.
970.
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早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海省南部的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非筵有孔虫,建立2个组合,即Endothyra-Mediocris—Archaediscus组合和Bradyina-Endothyranopsis组合,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塔里木盆地、西秦岭、前苏联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同时结合大冢相似系数的计算表明,青海南部地区在早石炭世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夏生物区华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