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考察汶川地震救援官兵在连续作业状态下睡眠质量及其与睡眠自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在地震爆发后约65天左右,对122名救援官兵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和军人睡眠自适应量表,在地震爆发后约102天,对2000名救援官兵进行调查。结果:地震救援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睡眠质量差者占72%,结束任务后睡眠质量差者占30%。两组睡眠质量各分量表得分除"催眠药物"因素外均有显著差异;救援官兵的睡眠自适应水平偏低,平均分为2.74,低于理论中点分3分;睡眠质量与睡眠自适应水平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除了与对睡眠的影响因素相关不显著外(相关系数为-.027),与睡眠自适应总体水平及其5个因子的相关在.16-.533之间(P<0.001);睡眠的积极暗示、睡眠的抗干扰力和睡眠的积极态度等3个因子是影响军人睡眠质量总体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使官兵形成和睡眠有关的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我院泌尿系统感染高龄患者的尿液,作常规尿标本培养和分离,应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确证法完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结果:129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有62株,占48.1%;在17种常用抗生素敏感试验中,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100%),无耐药株出现,对第一、二、三和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均超过了95%)。结论:泌尿系统感染高龄患者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严格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3.
通过外源表达人端粒酶基因,构建了具有长期传代能力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hTERT-hMSC),并在传代过程中尚未发现有丧失接触性生长抑制和转型现象.本文主要目的是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MALDI-TOF-MS蛋白质谱技术分析hTERT-hMSC 细胞的蛋白差异表达图谱,研究表达外源端粒酶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可能机制.通过分析原代第12代hMSC、第95代和275代hTERT-hMSC的蛋白凝胶图,获得原代第12代hMSC总共1543±145个蛋白点,第95代hTERT-hMSC 1 611±186个蛋白点、275代hTERT-hMSC 1451±126 个蛋白点.质谱分析鉴定100种蛋白质,其中有20种有显著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膜联蛋白(ANX)和GSTP1表达的下调以及内质网钙结合蛋白1(RCN1)、伴侣素CCT、TUBA1B和ACTG1表达的上调可能提升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的能力,而prohibitin 蛋白和p53 蛋白维持正常表达可能对hTERT-hMSC 维持细胞接触性生长抑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芽孢形成中的sigma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秦玉昌  潘宝海 《生命科学》2005,17(4):355-359
在整个芽孢形成过程中,不对称分裂前的细胞中以及不对称分裂所产生的前芽孢和母细胞中都分别由不同的sigma因子在起作用。sigma因子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导致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并且无论存在于同一区域的sigma因子,如σ^F和σ^G、σ^E和σ^K之间,还是存在于不同区域的sigma因子,如σ^F和σ^E、σ^E和σ^G、σ^G和σ^K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每个sigma因子都有自己特定的转录子。这些。因子的作用最终导致前芽孢发育为成熟的芽孢,母细胞则最终裂解。本文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与芽孢形成相关的五种。因子研究状况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6.
水稻品种茎集散度分析及评价记载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78份广东省育成品种(系)和470份台湾品种(系)的茎集散度进行了分析,广东育成品种的茎集散度分布为3°~23°,96.37%集中分布在5°~17°;台湾品种茎集散度分布为3°~17°,97.02%集中分布在4°~12°.广东育成的代表性品种茎集散度为7°~16°.提出水稻理想株型最适茎集散度的计算公式:α=arcsin D/2H.建议籼稻栽培稻茎集散度的评价记载标准分为集、中、散3个等级:茎集散度≤5°为集;茎集散度6°~15°为中;茎集散度>15°为散.  相似文献   
77.
江苏省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江苏省淮北稻区种植的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状况和近十年来育成的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系)主要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分析,发现前期育成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相时半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低,垩白率高和垩白度大,蛋白质含量高;而近期育成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在上述品质指标上有了较大改进,食味品质也有了显著提高.在主要农艺性状中,近期育成品种呈现每穗总粒数上升、穗长变长、着粒密度下降趋势,产量水平的提高与每穗粒数的增加有着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8.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是一项高效、快捷、低成本的研究生物基因表达水平的方法,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分析研究。SAGE技术对于全面分析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寻找肿瘤特异性表达新基因、发现肿瘤组织特异标志物和揭示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肿瘤基因组解剖工程”(CGAP)的进行,CGAP SAGE可以通过网站分析和展示SAGE数据,并自动的将基因名称和SAGE转录物水平联系起来。因此,这为SAGE技术深入和广泛研究肿瘤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9.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致病菌, 传统的检测方法有各种弊端。本研究对该细菌的ETA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加以分析, 选取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DNA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Man探针, 建立FQ-PCR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检测PA的方法。通过对梯度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样品进行FQ-PCR检测和对多种细菌的DNA进行扩增, 来检测其灵敏度和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 对比现有的检测方法, 以ETA基因为靶基因, 基于TaqMan探针的快速FQ-PCR检测技术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特异性等优点, 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在分析鸭瘟病毒gB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克隆gB蛋白N端抗原性较好的抗原域编码基因.将克隆的基因定向插入pET-32a的EcoR Ⅰ和HindⅢ之间,构建了gB蛋白主要抗原域原核表达载体pET-gB1.将pET-gB1质粒转化BL(21)宿主菌后,对培养和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实现了DPV gB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获得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应用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DPV gB蛋白,以纯化的重组gB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鸭瘟病毒抗体的igB1-ELISA.结果表明,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6.5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8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OD490>0.4,且待检血清OD490/阴性血清OD490>2.应用igB1-ELISA对鸭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gB1-ELISA与全病毒包被的iDPV-ELISA符合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