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61.
细菌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过程能够将河口沉积物中的硝氮转化为氨氮,是河口生态系统中潜在的重要氮循环过程之一。本文介绍DNRA机理与分类,综述河口生态系统中DNRA的地位与影响,并总结河口生态系统中几种重要生态因子对DNRA过程的调控与影响。目前DNRA的机理还有待完善。深入研究各类河口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对DNRA的调控与影响机制,并研发新的研究方法,将为我国河口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为了建立无筛选标记基因的转Fat-1基因绵羊细胞系,本研究将PCR克隆得到的Fat-1基因,合成的attB、Loxp序列并克隆入pN1-EGFP框架载体,得到可删除筛选标记基因的pEGFP-N1-Fat-1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录合成phiC31整合酶mRNA并与线性化的pEGFP-N1-Fat-1载体共转染绵羊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得到表达绿色荧光的单克隆,再利用pET-28a-His-NLS-TAT-Cre质粒诱导Cre重组蛋白表达,将纯化后的Cre穿膜肽转导表达绿色荧光的单克隆细胞,将荧光淬灭的细胞系扩繁,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及测序鉴定,得到无标记转Fat-1基因绵羊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为生产无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绵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在内分泌学的实验中,人们往往需要将血浆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即血浆激素浓度固定模型;甾体激素方面,性激素的血浆固定模型已经取得成功,但尚未见有关于糖皮质激素血浆吲定模型的报告。本文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载体,于每天下午相当于大鼠糖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的峰值时注射一次氢化可的松,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大鼠血浆糖皮质激素固定模型。  相似文献   
64.
在广西乐业县一壮族家庭中发现一慢速异常血红蛋白,其含量占携带者血红蛋白总量的1/3。对异常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分析和氨基酸组成及顺序测定的结果证实,该异常血红蛋白为HbG-Philadelphia(α68[E17]Asn→Lys)。用EcoR Ⅰ和Bgl Ⅱ限制性内切酶对先证者的α-珠蛋白基因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α~G突变基因顺式连锁着一个右侧缺失型(-3.7kb)α地中海贫血2基因,因此携带者基因型为α~G/αα。  相似文献   
65.
粤中新会晚泥盆世古羊齿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中地区(包括广东中部阳春、开平、台山、新会、高要、广州、惠阳及龙门等县、市)广泛分布晚泥盆世海陆交互相沉积,其中以产晚泥盆世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而著称。该化石在广东最早由边兆祥等发现于广州花县赤泥墟打鼓岭群(李星学,1963,44页),后经斯行健正式描述(斯行健,1952,10页)。以后,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广东境内的广泛开展,又在本区的阳春、开平、台山、广州郊区及粤东、粤西和粤北上泥  相似文献   
66.
向邦成等(1987)曾报道我区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幼虫可以越冬。1986—1988年连续两个冬季对其越冬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并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模拟现场实验,结果如下:方法冬季各月分别设点对成蚊、幼虫、卵进行调查,将所获按蚊幼虫置水温18—22℃的实验室内,待羽化出成蚊后结合蛹皮进行鉴定,成蚊和卵则直接鉴定,并对入冬前成蚊体内脂肪体进行了观察。模拟现场则于11月2日起分别投入Ⅰ—Ⅳ龄幼虫各100条以上,于11月上、下旬分别投入该种蚊卵100粒以上并逐日进行观察。结果两年共查人房372间,牛房69间,自1986年12月23日至翌年2月…  相似文献   
67.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少官桂(Neocinnamomum delauayi(H.Lec.)Liou)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67个色谱峰中鉴定出了41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樟脑(41.006%),a-蒎烯(6.975%),茨烯(6.967%),β-蒎烯(2.854%),月桂烯(2.494%),柠檬烯(5.064%),乙酸冰片酯(5.404%)和顺式石竹烯(6.613%)。分析结果表明,少官桂叶精油用来生产樟脑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8.
核苷和糖醇类成分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中两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常被作为冬虫夏草质量的评价指标。本研究采用核壳型亲水作用色谱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核苷和糖醇类成分含量的快速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8 min内尿苷、腺苷、肌苷、鸟苷和甘露醇均实现基线分离,且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重复性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在99.0%~106.1%,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20批冬虫夏草的尿苷、腺苷、肌苷、鸟苷和甘露醇含量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冬虫夏草核苷和糖醇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人工林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人工林合理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对在辽东山区广泛栽培的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了辽宁草河口和湾甸子林场落叶松人工林年表, 分析了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气候条件、树种、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林龄、密度、蓄积量等)的相对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在影响年轮-气候关系的因素中, 气象因子的潜在蒸发散(PET)的影响力最大; 林龄、密度和蓄积量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中龄落叶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主要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成熟落叶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主要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而其他因素, 如树种、立地条件等的影响作用不大。这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林龄增加, 林分会逐渐受到气温升高导致的水分亏缺的限制, 导致明显的生长下降趋势, 因而气候变暖对成熟落叶松人工林威胁更为严重, 所以要注重对成熟林的优先保护, 同时可以预测, 随着东北地区今后气候进一步变暖, 可能将逐步影响到林龄更小的林分的生长,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更好地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0.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IL-12家族中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IL-27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我们就IL-27对各类免疫T细胞的不同影响做简单综述,为今后IL-27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