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前言 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全能性,即构成植物个体的已经分化了的一个细胞,可分化出各种器官,并能再生成完整个体。树木的全能性也已被广泛使用于生物技术。树木的组织培养有很多障碍:多年生木本植物所具有的巨大性、休眠性;细胞内蓄积多酚物质和有机酸;以及材料的遗传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92.
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 C—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金沙江中游地区红山茶组植物的Giemsa C一带。该地区的红山茶植物以四倍体为主,个别居群为二倍体或六倍体。居群间的C-带差异明显,C-带多出现在染色体端部。在四倍体和六倍体的C-带带型中,只能找到2条显相同C-带的同源染色体,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红山茶植物进行比较,发现红山茶组植物的倍性从华东,华南经贵州,四川向云南逐渐增高,显C-带的染色体与染色体总数之比随倍性增加而减少。文中指出华东或华南  相似文献   
993.
菠斯顿蕨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菠斯顿蕨(Neghrolepisexaltata)2材料类别未展开叶尖。3培养条件培养基:(1)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MS+6-Bxlmg/L(单位下同);(2)成苗培养基:MS+6-BA0.5。培养基中加入3%蔗糖、0.7%琼脂,PH5.8。培养温度为20~28C,每日光照10~12h,光照度为1500IX左右。也生长与分化情况4.1外植体培植与植株再生剪取未展开新叶的叶尖,先用75%酒精消毒20S,再浸泡”于0.1%升汞溶液中8min,无菌水冲洗6~7次后接种到培养基()上,15d左右开始膨大并形成愈伤组织,30d左右长出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开接种到成苗…  相似文献   
994.
PEG法介导转化诸葛菜下胚轴原生质体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诸葛菜无菌苗的下胚轴组织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作液体浅层暗培养,植板率为5%,植株再生频率为100%。作者进而开展了遗传转化研究。为研究PEG介导转化诸葛菜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通过瞬间表达,实验了PEG法转化子叶原生质体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分离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与带HPT基因的质粒DNA(pBI222)混合,HPT基因作选择标记,PEG介导转化;重新收集转化后的原生质体,以5×104/ml的密度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培养10—15天后用25mg/L的潮霉素(hygromycin)进行筛选,一月后出现少量细胞团,转入含潮霉素50mg/L的扩增培养基扩增愈伤组织,进而转入含50—100mg/L潮霉素的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成苗,分化率为100%,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成完整植株。抗性植株再生率为4×10(-5)。在获得再生转基因植株后,以再生植株叶片为材料,进行Southernblot分子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表达,再生转基因植株频率为10(-5)。国内外首次转化诸葛菜属植物原生质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95.
996.
使用药食兼用真菌野丝膜菌(Cortinarius torvws)的固化残体降解苯酚可忽略固定化成本问题,因而可望用于废水处理。本文报道该固化菌丝处理含酚废水的特性和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山茶属植物杂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定点突变技术在DNA缺失改造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楠  武圣明 《遗传学报》1990,17(1):63-69
本实验采用寡聚核苷酸指导的定点突变法,缺失了分别存在于YFD42和YFD58中的a-因子信号肽序列与a-hANP基因和a-因子信号肽序列与a-1FN基因间接头区域的27和18个核苷酸。由于被缺失部分恰好含有一个酶切位点,利用这一特点,酶切检查初步筛选出缺失了一个HindⅢ酶切位点的突变子。经DNA序列分析,证实缺失的核苷酸序列和设计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9.
弹状病毒(Rhabdoviruses)是一类由单分子负链单股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子弹形病毒,它包含一大批寄主范围不同的病毒成员,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它们可分别侵染哺乳动物、鱼类、昆虫和植物。其中侵染植物的成员归为植物弹状病毒组,它们的颗粒呈棒状或子弹状,以棒状为主。到目前为止,对植物弹状病毒的研究与其他病毒相比是很不深入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病毒本身的提纯。因此研究弹状病毒的提纯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田德润  张殿明 《生理学报》1992,44(2):186-191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present in the brain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water and salt metabolism.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CV) injection of ANP on drinking behavior of rats, induced by centrally administered angiotensin II (Ang II) and 24-hours water deprivation, by using a T-maze to measure the speed they ran in a runway for water rewards. In 24-hours water deprived rats ICV injection of ANP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either running speed or water intake. Drinking behavior induced by ICV injection of Ang II in normally hydrated ra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a prior injection of ANP.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NP in the bra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entral control of drink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