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选择有代表性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4模式组配获得66个组合(F1),用温室盆栽,在3个Pb2+污染水平下对叶片和子粒Pb2+含量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和子粒的Pb2+含量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非加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遗传方差大于环境方差,广义遗传率大于狭义遗传率,该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因素,遗传力较强。玉米种质筛选过程中,土壤Pb2+浓度在333.32 mg/kg以下,用亲本郑58组配的组合在筛选时不仅注重子粒Pb2+含量未超标而且要注重叶片Pb2+高富集,其主要是兼顾饲料和粮食安全的同时进行土壤Pb2+污染的生物修复;土壤Pb2+浓度高于715.46 mg/kg时,用亲本178组配的组合筛选应注意叶片和子粒低Pb2+积累的种质选育,对今后在不同Pb2+污染土壤中开展玉米品种筛选和规避污染育种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34例,依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阿托品+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氯解磷定+盐酸戊乙奎醚+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快速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3.
采用在根内生成有色铜沉淀的方法研究大豆(Glycine max)初生根凯氏带对铜离子的通透性。用真空泵抽取浓度为200 μmol·L–1 的CuSO4溶液进入根中, 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从根基部灌注400 μmol·L–1的K4[Fe(CN)6]溶液, 两种物质在根内相遇即可产生棕色的Cu2[Fe(CN)6]沉淀, 根据沉淀的位置来确定铜离子所经过的途径。结果表明: Cu2+可以穿过内皮层凯氏带, 在木质部导管壁以及凯氏带至木质部之间的细胞壁处产生棕色沉淀, 侧根发生的部位也产生了大量的沉淀; 当抽取K4[Fe(CN)6]溶液后再灌注CuSO4溶液, 发现Cu2+仍然可以穿过凯氏带, 并在凯氏带外侧以及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处产生棕色沉淀。研究结果证明凯氏带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阻止离子进出的完美屏障。  相似文献   
84.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体内能引起严重的感染.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高水平的内在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使其引起的感染难以治愈. 为解决该问题, 弄清病原菌抗生素抗性的分子机制是一个关键. 本实验构建了含有17000个铜绿假单胞菌转座突变株文库, 并在LB固体平板上, 用7种抗生素在最小抑制浓度(MIC)和1/2MIC条件下, 筛选抗生素抗性发生变化的突变株. 结果确定了43株转座突变株, 每个突变株对至少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表现出增加3倍或降低1/2的表型. 通过随机PCR和DNA测序, 确定了这些铜绿假单胞菌突变体中转座子在基因组上的插入位点, 确定了被破坏的基因. 其中, 9个是已知的与抗生素抗性相关基因, 包括mexI, mexB和mexR; 24个是以前未知与抗性相关的基因, 包括一个菌毛合成基因pilY1, 这个菌毛合成基因的破坏导致菌株对羧苄青霉素的MIC增加了128倍. 此外, 43个基因中有12个是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筛选鉴定有助于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中抗生素抗性的产生机制, 这些基因或许可成为控制或扭转抗生素抗性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4+/CD8+比值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组(67例)和轻症组(85例),另选择7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89例)与预后不良组(1~3级,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PEWS测评和VEEG检查,检测血清NSE水平,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重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血清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4+/CD8+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惊厥、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是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4+/CD8+比值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59,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联合以上四项指标辅助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6.
87.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已知种类有1185种,占中国大型真菌的30%左右,其中有不少的本地特有种,野生食用菌和药用菌有300种,具有重要经济开发潜力的有50种,毒蘑菇有110多种,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特色,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8.
WU多瘤病毒(WUPyV)是多瘤病毒科多瘤病毒属的新成员,近来发现与人呼吸道感染等有关。本研究对2株WUPy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这2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已上传到GenBank的国内外几株WUPyV的全基因组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这2株WUPyV是环状、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全长5 228bp,比GenBank已知WUPyV全序列少1bp。缺失的一对碱基位于位点4 536处,属于大T抗原的非编码区。病毒全基因组编码5个蛋白,分别是3个衣壳蛋白VP2、VP3、VP1与大T抗原和小T抗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相对中国福建福州的FZ18株,另一株FZTF株与参考株-澳大利亚的B0株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9.
新形势下,做好部队野营训练的卫勤保障工作,深入研究训练伤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赋予医务人员的崇高责任。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队完成军事斗争准备各项任务日趋繁重。对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标准,发挥健康教育优势,促进官兵健康,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部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官兵自我防护及保健能力,从而促进部队整体全面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0.
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方法电鳗乙酰胆碱受体(TnAChR)和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物免疫C57BL/6J小鼠,经二次加强免疫后,检测肌力、腓肠肌肌电图、膈肌终板电镜、血清抗体水平等指标。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发病小鼠表现出肌力减弱的症状,肌电图显示小鼠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振幅幅度显著下降,电镜证实神经肌接头处突触后膜变平、皱褶减少、空泡样变性,发病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有助于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探索治疗自身免疫病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