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81.
本文总结了粳稻品种间(包括晚×早、晚×中、晚×晚)杂交后代F_1—F_4的生育期研究,以单株抽穗日数为指标。 F_1的基本趋势是早熟对晚熟具有优势,17个杂交组合中有10个较早亲早,一个与早亲相同,两个为中间偏早,两个属于两亲中间型,一个偏晚亲,一个与晚亲同时。 F_2真各个组合的抽穗期都表现连续变异,即出现从早亲到晚亲的抽穗期以及各种中间  相似文献   
582.
本实验观察到10μM Taxol对CHO细胞的G_1→S→G_2→M期的进程不产生影响,但使CHO的有丝分裂中期大大延长,不能形成纺锤体,凝集的染色体散在于胞质中,不形成中期板。经Taxol处理的CHO细胞的TM要比正常CHO细胞TM长13倍,不能完成胞质分裂,形成带有3—15个微核的细胞,最小的微核只含有1个染色体的DNA含量,微核化细胞形成率可高达96%左右。微核化细胞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形成更多微核的细胞。用1×10~(-4)M二硝基苯酚(DNP)不影响微核化细胞的形成,加进10微克/毫升环己亚胺后7小时使微核化细胞形成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583.
新生大鼠脊髓薄片中的运动神经元对腹外侧索刺激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萌芽 《生理学报》1994,46(2):148-153
在新生大鼠脊髓薄片细胞内记录了25个经送行刺激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发现腹外侧索刺激可在80%的MN诱发去极化反应(EPSP)。在静息电位水平EPSP的潜伏期、达峰时间、幅度、半衰时间和时程分别为1.2±0.2ms,2.6±0.4ms,13±3mV,5.3±1.6ms和31±8ms。EPSP呈等级性和膜电位依赖性,平均翻转电位为-8mV,潜伏期在0.—5Hz频率的刺激时相对恒定,但刺激频率>20Hz时EPSP变小或被取消。EPSP在低钙高镁溶液中被阻抑叵在无镁溶液中增强。犬尿烯酸(0.5—1mmol/L)可逆地阻断EPSP,但氯胺酮(50—100μmol/L)仅部分抑制之。结果表明腹外侧索中的下行纤维可能释放兴奋性氨基酸而激活MN。  相似文献   
584.
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上核神经元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用振动切片机制备含有视上核的下丘脑冠状薄片(500μm厚),并对视上核神经元(n=17)进行常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测得静息电位-60±8mV,膜输入电阻173±58MΩ,时间常数10.2±3.9ms,动作电位幅度65±12mV,阈电位-44±7mV,由I─V曲线测得斜率电阻158±62MΩ,大部分细胞还显示内向整流特性。在静息电位状态下,57%细胞保持静息,43%有自发锋电位发放。细胞的锋电位发放模式78%为时相型,22%为持续型。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n=7)或谷氨酸钠(n=5)可引起伴有膜电阻减小的去极化反应,并可导致锋电位的串发放。  相似文献   
585.
一例未完全白化褐家鼠的报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例未完全白化褐家鼠的报道吴孝兵汪安泰(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关键词褐家鼠白化动物的白化现象在不同种类中都有发生,有关鼠类白化现象已有过报道,但未完全白化动物则少见有记载。我们最近在安徽师范大学校园住宅区发现1只未完全白化鼠,该鼠系食鼠...  相似文献   
586.
温度对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控制的6种温度梯度条件下,萝卜蚜各龄期发育速度与温度呈Logistic曲线关系,其发育最适温区在16~23℃之间;蚜虫前三龄龄期呈等比关系;萝卜蚜发育起点为4.9114℃,有效积温为132.1781日度。  相似文献   
587.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COPD缓解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150)和B组(n=150),A组予以布地格福吸入治疗,B组予以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水平、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炎症指标变化。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治疗后两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血氧分压、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A组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残气容积/肺总量、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9、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相较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布地格福对COPD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减低气道炎症损伤,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提升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88.
589.
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SPN)是一群形态各异、特性不同的神经元,具有内源性节律性电活动、递质共存及相互间缝隙连接的存在,且与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末梢相联系,提示SPN对交感传出冲动有着复杂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590.
应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运动神经元(MN)细胞内记录技术,发现5-羟色胺(5-HT)10~100μmol/L灌流可浓度依从地抑制背、腹根刺激在MN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但可增大外源性谷氨酸引起的MN去极化。5-HT对背根性EPSP的抑制无刺激频率依赖性,可为5-HT_(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模拟,但不受士的宁、酮色林及MDL 72222的影响。结果表明5-HT可直接激活初级传入纤维末梢5-HT_(1A)受体而抑制MN的突触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