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贵阳附近下二叠统双切尾虫亚科三叶虫的一新属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仅描述松辽盆地白垩纪与海侵有关的青山口组一段(赛诺曼期)和嫩江组一、二段(坎佩尼期)的沟鞭藻类1新属、11新种和1新联合种。  相似文献   
72.
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同周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有无人类活动的参与,人类生活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由于自然条件不良所引起的地方病,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由于环境受到人为的污染所引起的有关环境污染病,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现分别介绍这两方面有关的参考资料。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造成了生物生态的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由于自  相似文献   
73.
人巨细胞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巨细胞病毒(HCMV)严重危害人类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仅据临床表现不能对其进行确诊,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早期、快速和准确检测,对及时治疗极为重要,文章从病毒形态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角度总结综述了HCMV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Z)对体外培养细胞系LNCAP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20、50、100 μmol/LROZ作用LNCAP细胞24 h、48 h、72 h后,MTT法检测ROZ对LNCAP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原位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LNCAP细胞中Case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OZ(20μmol/L至100μmol/L)对前列腺癌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以100μmol/L浓度最为明显.ROZ(100μmol/L)作用72h后最高增殖抑制率达78.5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NCAP细胞凋亡数目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100μmol/LROZ作用72h后凋亡细胞数达48.11%.与此一致,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在ROZ处理组显著增多,Western Blot检测显示,ROZ显著增加LNCAP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ROZ在体外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促进凋亡作用,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患者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表达CCR5Delta32基因,研究是否对该细胞增殖功能产生影响.方法:构建pLenti-CCRSDelta32慢病毒载体,包装后产生重组慢病毒,将其转染PBMC,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及破伤风类毒素(TTD)刺激培养经转染的靶细胞,采用M1tr比色法测定其增殖功能是否受影响.结果:构建了pLenti-CCRSDelta32慢病毒载体,经包装后产生重组慢病毒,滴度约为5×106TU/mL.将其转染PBMC,观察到约半数PBMC胞浆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经Westem blot进一步鉴定为目的蛋白;转染的靶细胞经PHA或TTD刺激培养后,有着与正常PBMC相似的增殖功能.结论:构建了重组慢病毒并将其转染PBMC靶细胞,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ESAT6-CFP10融合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H37Rv菌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加入纯化的重组ESAT6-CFP10融合蛋白,通过透射电镜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以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分子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SAT6-CFP10融合蛋白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并导致atg分子表达水平下降,其中atg8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MTB ESAT6-CFP10融合蛋白通过调控atg分子表达水平影响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梭菌属的结构特征,探讨两人群肠道两菌属的差异。方法使用16S DNA-PCR-DGGE技术比较哈萨克族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肠道菌群中两菌属结构的差异,将差异条带克隆、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序列进行比对,确定细菌种类。结果哈萨克族高血压人群肠道梭菌属的16S DNA V3区DGGE图谱中出现一条优势带,其在2组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经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上用Blast程序进行比对,确定为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nbw1009b01c1。结论这种细菌可能会影响哈萨克族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8.
硒与金属硫蛋白及对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蛋白质芯片和RT-PCR技术研究硒对小鼠肝脏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诱导表达;以蛋白质芯片技术为主要实验手段研究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后血清及肝脏蛋白质图谱变化,寻找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损伤标志物,同时观察有机硒(麦硒康,Organ-Se)对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予有机硒后的小鼠肝脏MT表达明显;比较肝损伤组及用药组(Organ-Se)组的血清及组织蛋白质表达图谱变化,发现血清中存在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物:5062.5Da 、5566.5Da、6358.5Da;肝脏组织中有4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物:5449.6Da、7131.5Da、9903.2Da和10767.3Da;与损伤组相比预先保护组(Organ-Se)的血清及肝脏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接近正常组。本实验表明非金属元素硒,尤其是有机硒同金属元素(如锌)一样,能够有效诱导MT的表达,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硒代金属硫蛋白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对小鼠肝损伤保护的研究中发现,有机硒具有明显的肝损伤保护作用,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值得开发的肝损伤防护药。  相似文献   
79.
甜味蛋白及其基因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味蛋白(thaumatin)是从一种热带植物ThaumatococusdenieliBenth的胶质假种皮中分离出来的,该植物为竹芋科(Marabtaceae)的一种多年生灌木,广泛生长在西非的雨林中。甜味蛋白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的最甜的物质,大约2...  相似文献   
80.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ABA/progesterone (P4) stimulates PPI breakdown and its role in the acrosome reaction (AR), spermatozoa of guinea pig were preincubated in MCM-LCa2+ for 5.5 h and then labeled with [32P]pi for 1 h. Samples were washed through a three-step gradient Percoll, adjusted to 5×107 cells/mL and exposed to 2 mmol/L Ca2+, 5 mmol/L GABA, 10 mmol/L P4 and other agents. Lipids were separated by t.l.c. and radioactivity in spots determined by scintillation counting. The AR was assessed by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 when spermato-zoa were treated with GABA, 32P-label diminished rapidly in phosphatidylinositol 4, 5-bisphosphate (PIP2), 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 (PIP), and increased in phosphatidic acid (PA). The loss of label from PPI was almost completed by 10 min. The time-course of the AR was much slower than PPI when spermatozoa reached a maximal response by 15 min; (ii) the pattern of PPI hydrolysis and stimulation of AR was similar for the three agonists tested;their potency followed the order A23187>progesterone≥GABA; (iii) GABA-induced PIP2 hydrolysis and rise in PA and the AR were prevented by inclusion of 10 mmol/L neomycin; (iv) the loss of PIP2 labeling and the increase in PA labeling abolished when spermatozoa were exposed to EGTA or Ca2+ channel block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BA or P4-induced PPI breakdown is an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event in the series of changes to membrane fusion during the AR of guinea pig spermatozoa and this effect is mediated via calcium by activa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