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麦田3种杂草种子的破眠(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麦田常见的3种杂草破眠的结果表明,4-35℃的变温处理、O.3%赤霉素浸泡2h、3.6%盐酸浸泡30min(发芽率达到58.0%)均可打破播娘蒿种子的休眠;9、8%硫酸处理10min、6.6%硝酸处理35min、30%双氧水处理40min、3.6%盐酸处理30min(发芽率达到60.0%)也均可打破野燕麦种子的休眠;麦仁珠种子则以浓盐酸处理5min的破除休眠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72、0%。  相似文献   
82.
不同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至7月,在室内研究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第1代幼虫对洋白蜡、欧美107号杨、法桐和白榆的取食量及不同的食料种类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受试的各树种的取食量以洋白蜡为最多,完成一代平均每头可以取食2.21 g,其次为欧美107号杨1.95 g,再次为法桐和白榆,分别为1.85 g/头和1.68 g/头。3龄后幼虫对不同的寄主呈现出一定的偏好性,特别是5龄和6龄幼虫对不同的寄主的取食量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的食料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产卵量等有显著影响。取食法桐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不利性,主要表现为幼虫期延长、蛹重减轻、单雌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83.
采用根尖压片和卡宝品红染色法,对分布于高黎贡山的东、西坡不同生态带的8个云南黄连居群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居群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核型基本一致,除东坡一个居群为3A型外,其余均为2A型;总体上同一生态区域内各居群的核型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不同生态区域的居群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为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有无及数目在东西坡居群间存在较大变化;东坡居群的不对称程度均较西坡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9例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血清TSH、甲状腺B超,手术记录、术后病理诊断报告。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析术前血清TSH水平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不同分布。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前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2.179±2.017vsl.259±0.884μIU/mL),P〈0.001;在DT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较Ⅰ、Ⅱ期以及肿瘤直径≥1cm较〈1cm的患者术前血清TSH明显升高(均P〈0.001)。结论:术前血清TSH水平是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5.
DNA转座子作为一种遗传工程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多物种的转基因及产生插入突变等研究。目前,在哺乳动物中有转座活性的转座子可分为三类:1)hAT样转座子;2)Tcl样转座子包括Sleeping Beauty和FrogPrince;3)PiggyBac转座子家族。其中甘蓝蠖度尺蛾(Cabbage looper moth Trichoplusia ni)来源的PiggyBac转座子是目前在哺乳动物中活性最高的转座子,并且可以携带十几kb的外源基因转座而不影响其效率,使其在哺乳动物的转基因、癌基因的发现、基因治疗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PB的无痕迹转座对于无转基因、无遗传物质改变的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针对PB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6.
以盐诱导后的大豆根为材料,提取总RNA,RT-PCR得到GmOLPa目的片段。对其蛋白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GH64-TLP-SF同源超家族中的PR-5蛋白,第25-244位氨基酸是其保守结构域,与番茄中的PR-5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构建GmOLPa基因ORF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GP,并对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SDS-PAGE证实重组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0 kD,最佳诱导时间为4 h,最佳IPTG诱导浓度为1.0 mmol/L。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四种剂量荧光素酶标记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为光学标记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导人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标记细胞稀释成1×107细胞/mL,2×107细胞/mL,5×107细胞/mL和1×108细胞/mL四种剂量,取0.1 mL接种子BALB/c小鼠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内,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比较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在致瘤性方面和亲代细胞无明显差别,四种剂量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均有肿瘤生长,接种第28天时,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别,但接种两个高剂量肿瘤细胞的小鼠组各有2只小鼠死亡;接种后31 d,发现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转移程度逐渐严重,接种后42 d,小鼠陆续发生死亡.结论 根据转移和死亡情况,确定接种1×106个细胞/只不仅肺转移明显,而且存活时间一般超过45 d,比高剂量接种存活时间长,为最佳肺转移剂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晚,对照组行其他非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降低血脂、减缓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和预防脑血管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大小下的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犬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25只健康成年犬的右胸壁制作3cm×4cm大小的全层缺损,随机分为5组,所有胸壁缺损处安装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吸引器,手动抽吸负压排出胸膜腔气体产生负压,致伤24小时后复查CT观察气胸情况;然后按照压力表显示调节负压至60kpa,40kpa,20kpa,10kpa,0kpa吸引胸壁,比较五组1d,3d,5d的伤口液体引流量,胸膜闭合时间;5d时伤口取材做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60kpa和40kpa负压吸引下,1天引流液体量最多,分别为77.6±6.62 ml,77.8±4.97 ml;胸膜闭合最快,分别为3.2±1.30天,3.6±0.55天,但是60kpa组有一只犬血气分析显示为Ⅰ型呼吸衰竭;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及血管新生,且40kpa和60kpa负压组肉芽组织和血管密度明显多于其他组,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器对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有明显治疗作用,并且在40kpa负压下治疗效果最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CLT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共151病例,依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分组,就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比较.结果:CL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共58例,女性51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37.5±4岁,平均病程18个月,28例为腺体内单发结节,病灶平均直径为0.9± 0.56 cm,36例病灶直径小于1.0 cm,42例见结节内伴钙化.CLT合并良性结节组98例,女性患者93例,男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48.1±9岁,平均病程72个月,34例为腺体内单发结节,病灶平均直径1.8± 0.42 cm,35例病灶直径小于1.0 cm,10例见结节内伴钙化.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结节个数及钙化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LT合并甲状腺癌微小癌多见,淋巴结转移率低,彩超提示单发结节或者结节合并钙化的病例,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