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1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298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16篇
  1960年   11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贵州黄牛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贵州4个地方黄牛品种共计8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910 bp进行分析,检测到31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65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7.14%,其中有62个转换,2个颠换,1个转换/颠换共存。贵州4个黄牛品种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2.16%~2.61%,单倍型多样度(H)为0.695~0.909,表明贵州黄牛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根据单倍型构建了贵州4个黄牛品种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贵州黄牛有普通牛和瘤牛2大母系起源,其影响较为均一。并探讨了用核苷酸多样度π值的大小来衡量黄牛群体遗传分化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2.
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大肠杆菌pho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特异地扩增出284bp、622bp、484bp的目的条带;最佳反应条件为沙门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浓度分别为40nmol/L、40nmol/L、80nmol/L,Mg2+浓度2.4mmol/L,dNTP浓度200μmol/L,TaqDNA聚合酶1.5U,退火温度55.0℃~57.4℃之间;在此条件下多重PCR同时检测DNA的敏  相似文献   
973.
采用pH6.8的磷酸缓冲液代替通用CAS固体检测培养基中的MM9缓冲体系,不加哌嗪二乙醇磺酸,得到颜色稳定、检测效果明显、配制方便,适合高产铁载体细菌筛选与检测的新型检测平板。根据CAS检测液连续吸收光谱比较分析结果,将CAS液体定量检测体系中的检测波长由630nm改为680nm,可以克服OD630读数偏高、易受干扰的问题,而且OD680与铁载体浓度线性关系不变,但采用OD680检测不同细菌产铁载体能力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提高了CAS  相似文献   
974.
种间竞争对四种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 ℃、75 %相对湿度条件下研究种间竞争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4种主要储粮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并对种群动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与谷蠹、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种群增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玉米象和谷蠹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对玉米象和谷蠹的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种群最大增长潜能最大,锈赤扁谷盗最小,种群增长率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5.
在杭州市郊小和山森林公园内约85hm2范围内,用SHARP-CE-15l型录音机(频响30—l4000Hz)和强指向麦克风(频响40—14000Hz),对夏季繁殖期连续分布的同一生境中不同个体的强脚树莺(Cettiafor-tipes)的鸣声进行了记录,并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系统从句型结构、音图结构、时域和频域特征及短时能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在同一生境一个小范围内同一种鸟就有6种不同类型的鸣声。这些鸣声的音调各不相同,鸣声的结构差异很大,大多声学参数之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形成这种鸣声多样性的原因可能是繁殖竞争在声行为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976.
为获得转基因克隆牛的供体细胞,采用组织块贴附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经2~3次传代纯化,绘制生长曲线,分别分析体外传代培养10代以内和20代以上细胞的核型特征。分别采用800、900、1000V/cm和1、5、10、15和20ms的参数组合,将线性化的带有新霉素抗性和绿色荧光蛋白双重筛选标记的人胰岛素原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NEI电穿孔转入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800μg/mLG418筛选2周,继续以300μg/mLG418扩大培养2~3代,取部分筛选后的细胞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旺盛,体外传代20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转染后24~48h在荧光镜下检测各组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表达,筛选后各组克隆形成数以900V/cm和5ms组最多;PCR检测得到了预期条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分离得到的牛胎儿耳成纤维细胞有可能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进行转基因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977.
2005年5月,采集了淮河地区颍上八里河集群繁殖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和小白鹭(Egrettagarzetta)鸟卵共18枚,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卵壳、内容物中重金属Cd、Pb、C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所有卵壳样品中均检出一定水平的Cd、Pb和Cr残留量,夜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Pb>Cr>Cd,小白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Cr>Pb>Cd,卵壳中Pb和Cr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但Cd的种间差异显著;在2种鹭卵内容物中,Cr都被检出,在夜鹭卵内容物样品中,Pb只被部分检出,Cd在2种鹭卵内容物样品中都没有被检出,3种重金属在内容物中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2种鹭卵壳中Pb和Cd残留量极其显著地高于卵内容物,但Cr的这种残留分布上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卵壳可用作重金属污染物的指示物,监测和评价湿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78.
2005年5月,采集了淮河地区颍上八里河集群繁殖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和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鸟卵共18枚,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卵壳、内容物中重金属Cd、Pb、C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所有卵壳样品中均检出一定水平的Cd、Pb和Cr残留量,夜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Pb〉Cr〉Cd,小白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Cr〉Pb〉Cd,卵壳中Pb和Cr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但Cd的种间差异显著;在2种鹭卵内容物中,Cr都被检出,在夜鹭卵内容物样品中,Pb只被部分检出,Cd在2种鹭卵内容物样品中都没有被检出,3种重金属在内容物中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2种鹭卵壳中Pb和Cd残留量极其显著地高于卵内容物,但Cr的这种残留分布上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卵壳可用作重金属污染物的指示物,监测和评价湿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79.
高灵敏假单胞菌铁载体的平板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CAS蓝色检测平板是一种筛选、检测各类细菌铁载体的常用方法,而蔗糖-天冬酰氨培养基被用于假单胞菌产铁载体规律的研究。用天冬氨酸替代天冬酰氨,将CAS蓝色检测液与蔗糖-天冬氨酸培养基(MSA培养基)相结合,得到一种改进的MSA-CAS检测平板。通过对假单胞菌属7个种8个株进行荧光与非荧光铁载体检测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SA-CAS检测平板假单胞菌铁载体的检测灵敏度比通用CAS检测平板高,而且在检测荧光铁载体方面具有荧光背景低、荧光铁载体晕圈明显和晕圈与背景的对比度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980.
病原真菌感染与TOLL样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黎  纪蕾  孟玉芬  陈世平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58-162
TOLL样受体(TLR)是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与许多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结合后通过MyD88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启动宿主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白色念珠菌表面的特征性糖磷脂甘露聚糖可被TLR2、TLR4识别,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及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等来介导宿主的抗真菌免疫反应。烟曲霉则可能利用表型转换(酵母样与菌丝态),通过不同TLRs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识别。新型隐球菌的多糖荚膜成分葡糖醛氧化甘露聚糖GXM可与TLR2、TLR4、CD14结合,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对GXM的内化、吞噬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酿酒酵母胞壁成分酵母多糖则可激活TLR2、TLR6异源二聚体。总之,TLR与真菌配体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及其活化后胞内信号传导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