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营养对雄性短翅鸣螽繁殖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螽斯交配时产生精包,精包由精护与精荚组成。交配后雌性咬食精护。吃完精护后将精荚吃掉。精护是螽斯的一种繁殖投资方式。我们研究营养对雄性螽斯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⑴螽斯首次交配后产生的精包、精护、精夹的鲜重以及精荚、精护干重组间差异显著,高营养组雄性投资显著高于其它组;⑵营养缺乏时,有效性比偏雌。本研究支持性差异理论以及Gwynne(1990)和Simmons(1995)的工作;⑶精荚和精护重量与雄性  相似文献   
152.
在一些国家的公园中与城市绿地上,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到过纽约的人会发现,城市绿地和城市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只只活蹦乱跳、惹人喜爱的松鼠。它们摇着大尾巴,在大树上奔跑跳跃,在草地上寻寻觅觅,给公园和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松鼠还会跑到人们的脚边,甚至会亲吻人们的手掌。人与松鼠和睦相处,体现了一种新的人与动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3.
为了探讨散养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种群密度制约的调控机制,1993–2013年,我们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的散养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直接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数量,计算种群增长率、死亡率、存活率和产仔率等参数,对麋鹿种群的发展是否受到密度制约影响以及作用于哪些种群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的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稳定增长阶段(1993–1997年)、快速增长阶段(1998–2006年)、缓慢增长阶段(2007–2009年)、迅速下降阶段(2010年)和种群恢复阶段(2011–2013年)。1993–1997年,种群增长率为16.60±3.10(%),而死亡率为4.34±0.93(%);1998–2006年,种群增长率增加为28.98±3.62(%),死亡率为4.35±2.31(%);2007–2009年,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为7.36±1.64(%),而死亡率增加为6.32±2.85(%);2010年种群暴发传染性疾病,数量急剧下降;2011–2013年,种群增长率增加为10.95±4.04(%),而死亡率下降为5.70±2.03(%)。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与增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2,P=0.0050.01),与产仔率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2,P=0.0000.01),与死亡率的相关性不显著(r=0.425,P=0.0620.0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之前(1993–2009年)和之后(2011–2013年)的成、幼体存活率分别为95.40±1.56(%)、95.79±1.80(%)和96.67±0.92(%)、94.04±2.20(%),两者差异不显著(成体:t=–0.503,df=8,P=0.6280.05;幼体:t=0.558,df=8,P=0.5920.05),这说明密度制约因素未对石首麋鹿保护区散放麋鹿种群的存活率产生明显影响。从2003年起,种群受到密度制约机制的调控,主要表现为产仔率下降,同时也受到了洪水、疾病和人类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目前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面临的密度制约和环境容纳量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4.
<正>2007年9月—2014年8月,作者采用固定样点法对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鱼类资源进行监测,在长江一级支流——澧水上游的渫水纸棚河段(110°33'25.1″E,30°00'50.0″N,海拔516 m)采集到裂腹鱼标本5尾,根据《中国鱼类系统检索》和《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鉴定为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经查阅相关文献,为湖南省新纪录。测量标本5尾,全长204~231 mm,体长162~186 mm;体长为体高的4.2~4.7倍,为头长的4.3~4.4倍,为尾柄长的  相似文献   
155.
我初次见到普氏原羚是在20年前,那是在1994年圣诞节前后,我再次登上了青藏高原,第一次翻过日月山到达青海湖畔寻找普氏原羚。到达时正赶上青海湖地区降下一场大雪,高原洁净如洗,碧空下,阳光耀目、银装素裹。那时青海湖还没有环湖公路,湖周边也没有加油站。为了保证考察途中的汽油供应,司机带上了灌满汽油的油桶。大概是为了防止天气太冷导致汽油凝固,晚上司机将车上的汽油桶搬到我们住的房间里,房间里生着火炉,门窗紧闭,整个房间弥漫着汽油味、煤烟味和烟草味。那个年代人们的安全意识没有像今天这  相似文献   
156.
曾岩  周桔  董麒  平晓鸽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19,27(9):1041-120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于2019年8月召开, 审议了56个附录修订提案和140多个工作文件, 延续了近年附录修订趋势, 但减缓了新物种列入附录速度, 明确了附录的适用、解释和执行, 设立了监管新规定, 还采纳了《CITES公约2020后战略愿景》。中国在会上树立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 中国提交的5项附录修订提案全部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57.
<正>自然界中,一些野生动物为了觅食或繁殖,会随着季节沿固定或非固定路线从一处栖息地转换到另一处栖息地。这些野生动物常常跨越国界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或洄游,其生存容易受到迁徙或洄游路线阻断、过度捕猎/捕捞、气候变化以及觅食或繁  相似文献   
158.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19,27(6):698-703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称《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称地方重点保护名录)。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实施后,《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修订工作提上日程。修订《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应明确该名录与《三有名录》之间的关系,前者要突出重点,体现保护优先和方便管理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保护责任。建议依据物种的濒危属性、特有属性、稀有属性、珍贵属性以及管理属性来确定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级别。保护名录可以采取将整个属、整个科等较高的分类阶元集体列入原则(Principle of Clump Listing)。当一个亚种、一个种群有显著的进化潜力和确定的分布区时,也可以应用拆分列入原则(Principle of Splitting Listing),将其作为管理单位列入物种保护名单。此外,还应密切跟踪并及时更新物种分类法的变化、制订保护级别的判定标准、编写物种恢复计划指南、制定《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修订程序。建议为每一个重点保护物种制定相应的种群和生境恢复计划。根据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动态管理的需要,通过定期评估,及时对列入名录的物种进行升级、降级、删除或维持现有保护等级等处理。  相似文献   
159.
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研究了石首麇鹿冬季的生境选择。共随机抽取了195个样方,其中石首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1个,保护区外江南三合垸84个。在样方中测定了食物丰富度、距水源的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的距离、植被类型、距最近居民点的距离6种生境因子。用SPSS软件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麇鹿选择食物丰富、距水源近且远离人为干扰的开阔生境;影响麇鹿冬季生境选择的3个主成分依次为食物因子、人为干扰因子、水源因子;鹿群大小与各生境因子相关不显著。该结果可为保护和改善石首麇鹿的栖息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第三实验室微生物及生物工程实验在微生物及生物工程的实验室中,你将回答两个试题:试题1.微生物的鉴定试题2.表达一定基因的微生物生长状态的测定这个实验室考试60分钟,最大得分是64分,你必须将你的结果和答案写在答案纸上,在考试完成后老师将收回答案纸。在考试卷上不必写任何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