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71.
不同功能群的根部真菌可能会与植物差异性地互作, 并进一步影响地下真菌与植物群落构建。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方法检测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常见植物的根部真菌; 采用网络分析法比较了丛枝菌根(AM)真菌、外生菌根(ECM)真菌, 以及所有根部真菌与植物互作的二分网络(bipartite networks)结构特性。从槭树科、番荔枝科、夹竹桃科、冬青科、棕榈科、壳斗科、樟科和木犀科等8科植物的根系中, 检测到297,831条真菌ITS1序列, 这些序列被划为1,279个真菌分类单元(OTUs), 其中子囊菌门748个、担子菌门354个、球囊菌亚门80个, 以及未知真菌97个。核心根部真菌群落(420个OTUs)中, 至少有三类不同生态功能的真菌常见, 即丛枝菌根真菌(40个OTUs, 占总序列数23.4%)、外生菌根真菌(48个OTUs, 13.9%)和腐生型真菌(83个OTUs, 19.8%)。尖峰岭山地雨林根部真菌-植物互作网络结构特性的指标普遍显著高于/低于假定物种随机互作的零模型期待值。在群落水平, 不同功能型的根部真菌-植物互作网络表现出不同或相反的结构特性, 如丛枝菌根互作网络表现为比零模型预测值高的嵌套性和连接性, 以及比零模型低的专一性, 而外生菌根互作网络呈现出比零模型预测值低的嵌套性和连接性, 以及比零模型高的专一性。在功能群水平, 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度在AM互作网络高, 而ECM互作网络低; 真菌的生态位宽度在ECM互作网络窄, 而在AM互作网络较宽。共现(co-occurrence)网络分析进一步揭示, ECM群落的物种对资源的高度种间竞争(植物、真菌高C-score), 以及AM群落的物种无明显种间竞争(低C-score), 可能分别是形成反嵌套ECM互作网络及高嵌套AM互作网络结构的原因。上述结果说明, 尖峰岭山地雨林中至少有两种及以上的种间互作机制调节群落构建: 驱动AM互作网络冗余(nestedness)及ECM互作网络的高生态位分化(专一性)。本研究在同一个森林内探讨了不同功能型的真菌-植物互作特性, 对深入理解热带森林的物种共存机制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从葡萄、葡萄发酵物、土壤及酒厂设备分离到3 991株新疆本土葡萄酒酵母菌,并通过Wallerstein Laboratory(WL)营养琼脂培养形态分类、代表菌株26S rDNA Dl/D2和5.8S-ITS区域序列鉴定,对新疆葡萄酒酵母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和多样性分析,得到22个WL培养类型,7个属13个种。伊犁和于田地区酵母菌种类最多,达10个种;叶城地区和中信国安、乡都酒业、野果林(伊犁)酒厂酵母菌种类最少,仅有1种。新疆优势种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陆生毕赤酵母(Pichia terricola)、Metschnikowia aff、核果梅奇酵母(Metschnikwoia fructicola)、韩国梅奇酵母(Metschnikwoia koreensis)在新疆地区首次分离鉴定到。对新疆葡萄酒相关的酵母菌群落结构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新疆与葡萄酒相关的酵母菌丰富多样。为新疆葡萄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葡萄酒的质量控制等奠定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73.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高碘酸-锡夫反应(PAS反应)结果显示:颈沟和腹沟细胞外产生的黏性物质为多糖类物质;在卵细胞发生早期颈卵器细胞内均含有质体,且淀粉粒含量丰富,随着颈卵器的发育,卵细胞以及颈沟和腹沟细胞内淀粉粒数量和体积均逐渐减少,最后退化消失。苏丹黑B反应结果显示:海金沙颈沟和腹沟细胞外产生的黏性物质也含有脂类物质,而卵细胞内并未有明显脂类物质产生;卵细胞质膜处也并没有糖类或脂类物质的积累。本研究从组织化学角度佐证了海金沙的特殊性,即既有原始蕨类的特征,又有进化蕨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脱氧核糖核酸酶1Like3(DNase1L3)与疾病活动度和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3例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48,SLEDAI评分0~9分)、中度组(n=28,SLEDAI评分10~14分)、重度组(n=37,SLEDAI评分≥15分)。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48,eGFR>90 mL/(min?1.73 m2)]和早期肾功能损伤组[n=65,eGFR为60~90 mL/(min?1.73 m2)]。对比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IL-2Rα、OAS1、DNase1L3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度组、中度组的IL-2Rα、OAS1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DNase1L3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早期肾损伤与年龄、SLEDAI评分、病程、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3、eGFR、血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IL-2Rα、OAS1、DNase1L3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cr、UA、β2MG、IL-2Rα、OAS1均是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L-2Rα、OAS1、DNase1L3参与着SLE的疾病进展,其中IL-2Rα、OAS1可与年龄、Scr、UA、β2MG等因素共同辅助评估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5.
干旱是限制向日葵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向日葵苗期抗旱性分子机制,该研究以向日葵K55与K58杂交构建的150个F7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其在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根长进行表型测定,利用前期建立的SNP、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5个抗旱相关的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共定位到向日葵QTL位点11个,其中正常浇水条件下5个,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表型贡献率为0.768%~7.547%,且5号连锁群上定位到的QTL位点最多(3个)。(2)QTL置信区间内共筛选到62个与干旱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位于qLA 8 1上的rna23019、rna23004、rna22661、rna22193、rna23294、rna22783和位于qCC 13 1上的rna40140,这些基因可作为后续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为向日葵抗旱性研究及其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探索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40%乙醇和纤维素酶组合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分离,获得橡实粗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萃余水相。通过测定酶抑制作用,研究各极性萃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各提取物可能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抑制效果最佳,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IC_(50)分别为1.590±0.073 mg/g、3.927±0.019(×10^(-3) mg/g);通过HPLC含量测定发现乙酸乙酯相中6种活性成含量最高,鞣花酸含量为500.75±6.93 mg/g,高于其他组分10~50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只有鞣花酸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鞣花酸可能是橡实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IGFBP7蛋白、PDCD5和MITF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4月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疾病组,同期选择12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GFBP7蛋白、PDCD5和MITF基因进行检测,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中各指标的差异;对不同预后组患者的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患者预后与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对患者的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展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组的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疾病组(P<0.05),并且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的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随访结果表明生存组患者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疾病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血清IGFBP7蛋白(OR=2.124,95%CI:1.363~2.622)、PDCD5(OR=1.632,95%CI:1.333~2.328)和MITF基因(OR=2.067,95%CI:1.188~3.583)均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毒理保护性因素。[结论]患者血清IGFBP7蛋白水平、PDCD5和MITF基因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呈现负相关,以上指标均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毒理保护性因素,可以在患者的预后分析中作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广西京族的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其体成分形成的原因。研究组于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三岛”测定了430例京族成人(男182例,女248例)的16项指标。结果表明,京族男、女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自然的生理变化和劳动强度下降所致。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体脂率升高,这主要是躯干脂肪增多造成的。京族男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四肢和躯干肌肉量均大于女性,而体脂率、四肢和躯干脂肪率均小于女性。京族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大的体质量和更高比例的骨骼肌,这两方面因素再加上劳动强度的差异,可能导致男性肌肉量、骨量、脂肪率等体成分与女性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京族成人身体偏胖,脂肪含量较高,身体含水量基本正常,体成分特征与同为南亚语系或同在沿海地区的其他中国族群并不相似,而相对更接近于中国蒙古族,并且表现在体质量、体脂率、水分率等方面接近。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日常饮食和劳动强度等因素是导致京族成人体质量及体脂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对不育男性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至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男性专科门诊就诊并进行精浆生化及精子DNA完整性检查的不育患者138例,按照有无VC分为VC不育组62例,非VC不育组76例,选取同期就诊无VC的正常生育者6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根据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将VC不育组患者分为VCⅠ度组、VCⅡ度组、VCⅢ度组。比较VC不育组、非VC不育组与正常生育组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DNA碎片率(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分析比较VC不育各亚组间精浆生化标志物及精子DFI变化情况。结果:精浆生化标志物分析:VC不育组精浆α-葡萄糖苷酶较非VC不育组及正常生育组明显减低(P<0.05),且VC不育各亚组间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依次减低,三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浆锌、柠檬酸、果糖在VC不育组、非VC不育组与正常生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VC不育各亚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子DFI分析:VC不育组精子DFI较正常生育组升高(P<0.05),非VC不育组精子DFI较正常生育组升高(P<0.05),VC不育组精子DFI较非VC不育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VC不育各亚组间精子DFI逐渐升高,三组间两两比较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C的发生与进展程度与精子DFI及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异常具有相关性,其二者可作为评价VC的有效指标,并为VC的分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从海水中分离得到蛭弧菌类群(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新型菌株,丰富BALOs的种质资源。【方法】从中国深圳大亚湾取回海水样品后,使用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作为宿主,通过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得到BALOs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对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完成分子鉴定。采用双层平板滤纸片法分析NaCl浓度、pH及温度对菌株BALOs10生长的影响并测定菌株BALOs10对16株细菌的裂解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以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为宿主的BALOs菌株BALOs10。噬菌斑呈圆形、透明且边缘光滑整齐,菌体为弧状,极生单鞭毛,菌体大小(0.21–0.44)μm×(1.25–1.87)μm。菌株最佳生长温度、NaCl浓度和pH范围分别为35–37°C、2%–3%(W/V)和7–8。菌株BALOs10可以裂解9株不同种的受试菌,占总试验菌株数(16株)的56.3%,主要是海杆菌属和弧菌属;菌株BALOs10的16S rDNA与最相近的典型菌株Halobacteriovorax marinus SJ的相似性只有92.14%,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Halobacteriovorax sp. BALOs1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了Halobacteriovorax属(嗜盐噬菌弧菌属)的一个新型菌株,丰富了BALOs种质资源,为后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