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L.)栽培品种为材料,取开放前的花蕾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目的片段含有686个核苷酸(含有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相比,同源率为99.6%,只有3个碱基发生改变,5’端的MADS盒区域完全相同。将得到的矮牵牛花同源异型基因fbp2的cDNA(yfbp2)与CaMV355启动子和NOS3’终止子融合,构建了表达载体pBBP2。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pAL4404)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tabacumL.)叶片,在含有100mg/L卡那霉素的抗性培养基上再生成株。对抗性株进行总DNASouthern杂交和总RNA的点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烟草细胞中,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并且在烟草细胞中转录。同源异型基因fbp2导入烟草后导致烟草花型改变,在雄蕊上产生了花瓣。  相似文献   
102.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的移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根据大熊猫季节性活动规律特点,应用海拔高度路线调查法,全面收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比较新鲜粪便,计获124个粪样材料,提取DNA作DNA指纹图,经微机检测,保护区有大熊猫37只,个体数量与粪样采集量之比为1∶33514,有6个家系,雌兽21只,雄兽16只。并搞清了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箭竹遭受病虫害的程度,洪水对栖息地的影响,特别对引起大熊猫数量减少及栖息地移动等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尾斑瘰螈主要消化器官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的消化器官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尾斑瘰螈食管较短,胃、肠壁组织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小肠前段的黏膜下层缺失。胃黏膜层中有许多胃腺,胃腺细胞胞质含嗜酸性颗粒。小肠前段绒毛细长密集,中段、后段逐渐短小稀疏,在黏膜层的固有膜中没有肠腺分布。肝实质中肝小叶界限不明显,肝小叶内有大量色素颗粒成团分布。  相似文献   
104.
橡胶树是中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橡胶种植的副产物橡胶木是我国木材供应的重要来源。我们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橡胶树幼茎木材为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木质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橡胶树幼茎木材中,导管和木纤维细胞壁随着木质部发育成熟会发生明显的次生加厚,加厚方式主要为螺纹加厚;木质部各类型细胞均存在大量纹孔,纹孔排列方式主要有散生、网状、梯状和单串状等类型;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木射线和部分薄壁细胞中会逐渐积累大量淀粉粒;木质部细胞内壁及其填充物表面存在不同类型的附着物。研究结果将为橡胶木材材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陈瑶  刁瑕  宦云敏  杜阳春  李维  何兵 《广西植物》2017,37(9):1111-1121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经激素刺激恢复分裂能力,继续培养形成拟分生组织。拟分生组织可形成许多分化中心。通过对八角莲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细胞组织学观察发现芽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外侧的几层薄壁细胞,芽原基背离愈伤组织中央生长形成不定芽,故八角莲脱分化形成的芽起源方式为外起源。而八角莲的根原基起源于组织深处髓部薄壁细胞和部分维管形成层细胞,进而形成类似球形或楔形并朝韧皮部突起的根原基轮廓,根原基继续发育会突破表皮生成不定根,起源方式为内起源。八角莲离体再生途径为器官发生型,在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先诱导形成不定芽,再诱导形成不定根,在愈伤组织上形成维管组织将不定芽和不定根连接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D-核糖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元及血清尿素的影响,探讨D-核糖抗疲劳作用的机制,为核糖作为运动营养补充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分组法将18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3批,每批6组,即5个实验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30d经口给予D-核糖,末次灌胃后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肝糖原的测定以及血清尿素的测定;实验动物饲喂期间每周进行称重。结果:D-核糖对小鼠体重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P<0.05、P<0.01),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时间延长率最高可达91.46%;实验组动物的血清尿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最低剂量组(125mg/kg·BW)能显著提升肝糖原含量(P<0.05)。结论:D-核糖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增强肝糖元的储备能力,降低血清尿素的产生,对延缓疲劳和体重增长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许磊  陈文  司国阳  黄艺园  林毅  蔡永萍  高俊山 《遗传》2017,39(8):737-752
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具有多功能的超家族蛋白,在植物初次生代谢、逆境胁迫、胞间信号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配体其在植物激素代谢以及物质转运方面也发挥作用。为了解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 GST基因家族的信息,本研究对该基因家族成员的种类、进化关系、物理定位、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以及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陆地棉全基因组中共含有70个GST基因,进化树和基因结构分析将该家族分为U族、F族、T族、Z族、EF1Bγ族和TCHQD族。基因定位分析发现,除了AD/At2、AD/At4、AD/At5、AD/Dt5、AD/Dt10号染色体上没有GST基因外,其他染色体上都有GST基因,并且在AD/At9、AD/Dt7、AD/Dt12、AD/Dt13这4条染色体上出现基因簇。对F族(Phi类) 9个GST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GhGSTF1可能为假基因外,GhGSTF2~9等8个基因在陆地棉根、茎、叶以及各个发育时期的纤维中均有表达;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GhGSTF8可能参与原花青素/花青素的转运和积累;GhGSTF4、GhGSTF6GhGSTF9可能在调节陆地棉的生长和胁迫反应中起作用,而GhGSTF2、GhGSTF3GhGSTF5GhGSTF7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陆地棉GST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李维  张义正 《微生物学报》2005,45(5):784-787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成功地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进行了遗传转化。将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融合基因的双元质粒pCH61300转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208中,然后用该转化菌分别感染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分生孢子和原生质体,获得16株可能的转化子,经复筛,共获得6株潮霉素抗性水平为100μg/mL的稳定转化子,分生孢子和原生质体的转化频率没有明显差别。PCR检测结果显示,抗性基因已导入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中;Southern杂交表明,TDNA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组中。其中的一个转化子菌落形态与原野生型菌株相比有所不同,菌丝稀薄,分生孢子较少。利用分生孢子转化更为简便易行,无需特殊的设备和制备原生质体,此方法为深入开展该菌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一种两栖动物年龄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顶齿突蟾(10%福尔马林固定)为材料,对两栖类年龄鉴定方法进行了摸索.取其第2趾骨,通过长时间(24~36小时)流水冲洗、硬化、脱钙、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片、镜检,观察其年轮,结果清晰.趾骨由内到外是骨髓腔、骨内膜﹑骨内板、骨外板和骨外膜,年轮在骨外板内.  相似文献   
110.
宁波地区斜纹夜蛾幼虫寄生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的6~11月对宁波地区重要害虫斜纹夜蛾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调查,发现寄生蜂有18种,主要种类有:马尼拉陡胸茧蜂Snellenius manilae、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p、棉铃虫齿唇姬蜂Carnpoletis chlorideae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并对主要寄生蜂与斜纹夜蛾幼虫的田间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