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116份枣种质为研究材料,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2个果实性状进行多样性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3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76%~41.30%,单果重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程度较大。22个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04~2.05,其中果实横径(2.05)、维生素C含量(1.96)、单果重(1.97)和果实形状(1.88)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22个果实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分为4个类群,Ⅰ类群属于野生资源类型,Ⅱ类群属于高营养物质含量种质类型,Ⅲ类群属于特异营养含量种质,Ⅳ类群属于果实外观品质较好的种质类型。主成分分析把22个果实性状分为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5.620%,第1主成分与果实大小有关,第2个主成分与果形指数有关,第3、4主成分与果实营养物质和果实口感有关。果实性状综合评价得分(D)为0.155~1.039,平均值0.64,河北的赞晶和山西临县的杨家山大枣等种质位居前列,综合评价优异。根据行业标准筛选出14份特异种质。泗洪大枣和赞皇1号为大果型种质,清徐蘑菇枣、榆次奶头枣、襄汾葫芦枣、鲁枣7号和稷山水枣为果形特异种质,稷山蛤蟆枣和稷山猪牙枣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种质,临县甜酸枣、临县刘家会枣、临县开阳大酸枣和鲁枣10号为高酸特异种质,兴县老婆枣和临县刘家会枣为高维生素C含量特异种质。本研究对枣种质果实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优特异性状鉴定,可为构建枣种质综合评价体系和筛选特异种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我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肝切除术,80例)和B组(RFA,8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少于A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甲胎蛋白(AFP)水平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160例患者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28)。研究证明AFP≥20 ng/mL、肿瘤多发、微血管癌栓、白蛋白<35 g/L、凝血酶原时间≥13 s、Child-Pugh分级为B级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小肝癌采用RFA或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RFA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略占优势。此外,凝血酶原时间、肿瘤数目、白蛋白、微血管癌栓、Child-Pugh分级、AFP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间种牧草枣林刈草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间种牧草枣林,运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作为多样性分析的综合指标,系统地研究不同刈草次数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草对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的影响较小,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昆虫群落各类群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的时序变化凸现明显的差异与规律性,且受刈割次数的影响较大,当6月上旬进行第1次刈割后,对昆虫群落的结构动态影响明显,但很快即可得到恢复,当7月中旬实施第2次刈割后,对害虫亚群落物种数影响较小,但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并且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这种影响待枣果采收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因此刈割后应对枣树害虫及时给予管理。  相似文献   
34.
武夷山苔藓植物区系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结合地史初步探讨了第三纪以来武夷山苔藓植物可能发生的变化。武夷山的苔藓 植物主要为东亚区系成分和旧热带区系成分,与泛北极区系成分的相似性也相当明显。东亚 特有属(5个)系组成武夷山苔藓植物区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低于黄山和西天目山的9个和 7个,与黄山等组成一个共同的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的分布中心。从各方面的分析推测,这 类植物可能起源于第三纪,系一类“孑遗植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表达强度,筛选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内源启动子,确定适合碱性果胶酶基因表达的强启动子,并进一步对选用的强启动子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启动子片段进行预测与筛选,采用相对荧光强度、酶活力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技术检测不同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结果】启动子PrapA、PmetE-1、Phin-1表达碱性果胶酶的活力分别是P43启动子的9.8倍、4.8倍、3.0倍,筛选出的这3个强启动子为其他异源基因在解淀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及筛选启动子,筛选得到比较强的启动子PrapA、PmetE-1和Phin-1,有效提高了碱性果胶酶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36.
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群落结构特征参数与主分量分析,对间种不同牧草枣林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蜘蛛与捕食性昆虫是间种牧草枣林的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48.3%~52.7%和38.8%~ 44.4%.间种不同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类群的平均密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明显差异(P<0.05),表现为间作百脉根枣林>紫花苜蓿枣林>扁茎黄芪枣林>白三叶枣林,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间作白三叶枣林>扁茎黄芪枣林>紫花苜蓿枣林>百脉根枣林.各处理枣林中捕食性蜘蛛类的平均密度明显(P<0.05)高于捕食性昆虫类.瓢甲类、蝽类、蛇蛉类、草蛉类、蟹蛛类、圆蛛类和植绥螨类的个体数量在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六月鲜枣的幼胚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自然受粉的六月鲜枣为材料,培养枣的幼胚发育成为正常完整植株。通过正交实验筛选获得的优化组合为Nitsch基本培养基 3%蔗糖 1.0mg/L ZT 0.6mg/L IAA DJ PVP。  相似文献   
38.
枣园间种牧草对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与优势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4种不同处理的间作牧草枣园的生态群落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种草综合防治园的物种数显著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发育后期,种草常规防治园的物种数显著大于(P〈0.05)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种草枣园基位物种的优势功能团均显著(P〈0.05)小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而中位物种与顶位物种的优势功能团均显著(P〈0.05)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枣树不同发育期,种草常规防治园的基位物种与中位物种的平均丰盛度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顶位物种是种草综合防治园的平均丰盛度是种草常规防治园和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的2倍,并且种草常规防治园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就害虫平均丰盛度与天敌平均丰盛度之差而言,未种草常规防治园大于种草常规防治园,种草不防治园大于种草综合防治园;多样性指数是:种草综合防治园〉种草不防治园〉种草常规防治园〉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综合分析表明,种革枣园的中性节肢动物和次要害虫在害虫与天敌的营养链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9.
间种牧草对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不同处理枣园的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不同发育阶段,种草不防治区害虫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优势度则是未间种牧草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个体数与害虫个体数的比值是间种牧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区明显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区.就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枣园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捕食性天敌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是种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发育阶段种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重叠程度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处理枣园捕食性天敌群落中主要种类的前二个主分量负荷值,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区,而枣园害虫群落中主要种类前二个主分量的负荷值是未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的枣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参数相关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可见用捕食性天敌功能团和按枣树生育期划分害虫发生阶段以替代物种进行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学研究是切实可行的.总之,枣园种草不仅提高了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0.
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基于像元分解模型,利用2000—2009年MODIS NDVI数据(250m分辨率)定量分析了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0—200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在波动中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01),变化率为35.0%,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56.9%增至2009年的68.9%,其中,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增幅尤为显著,榆林市、延安市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21.6%和22.0%.研究期间,陕西植被覆盖整体改善、局地退化,改善极显著(P0.01)、显著(P0.05)的面积比例分别为37.8和11.9%,变化趋势不明显的面积占46.1%,退化的面积仅占4.2%;植被覆盖度变化率200%、100%~200%、10%~100%、-10%~10%和-10%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国土面积的12.2%、13.3%、38.8%、29.3%和6.4%.2000—2009年,陕西省植被覆盖结构转好,高覆盖植被所占的面积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01),增幅为10.0%;中覆盖植被所占的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增幅为8.4%;低覆盖植被所占的面积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01),降幅为18.4%.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是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