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描述了中国枝角类科低额属的两个新种:黑龙江低额Simocephalusheiongjiangensissp.nov.和北安低额Simocephalusbeianensisbeianensissp.nov.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2.
稀土在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用稀土操作简便,成本低,每亩投资几角钱。施用得当,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等亩增产10—15%,且能提高品质,增加商品率,这是一项高产、高效、优质的新农业技术措施。 一、小麦施用稀土 小麦施用稀土,能促进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和对N、P、K的吸收,有利于蛋白质在叶片内的积累,叶面积增大,增强光合强度,提高抗旱、抗寒和抗病性,小麦增产8—10%。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标准二线化疗对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标准二线化疗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标准二线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外周血NLR、LMR水平以及安全性差异。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期(OS)期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以及外周血NL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LMR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25、CA199、CEA、CA724水平以及外周血NLR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LM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OS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Ⅳ期、远处转移、高NLR是影响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高LMR、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标准二线化疗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标准二线化疗可提高晚期食管磷癌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外周血NLR水平,提高外周血LMR水平,TNM分期Ⅳ期、远处转移、高NLR是影响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高LMR、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标准二线化疗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4.
1975年7—9月上海嘉定县和宝山县部分地区发生流行性肌痛(胸痛)暴发流行。从34例患者的肛拭、咽喉洗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6株柯萨奇(cox)B。病毒。9例患者的双份血清和3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与新分离病毒的代表株(沪肌痛75—9)作了中和试验,结果袭明,9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四倍或四倍以上的增长,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均值比急性期高42倍,从而肯定造成本次流行的病原体是coxB。病毒。  相似文献   
105.
用DTNB为修饰试剂,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蛇肌醛缩酶各类巯基的反应性能与作用。蛇肌醛缩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在尿素存在下,酶分子总的巯基数为32;而天然醛缩酶中仅测定到16个巯基,同时酶活性丧失。此外观察到天然醛缩酶中有4个对DTNB呈快速反应的巯基,它们的被修饰并不影响活性。底物存在情况下,天然蛇肌醛缩酶中,仅测到10个巯基,而酶活性基本上不受影响,这表明有6个巯基被底物所保护,这6个巯基可能就是表现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巯基。在底物存在情况下,用NEMI修饰蛇肌醛缩酶,然后加入巯基乙醇停止反应,过量的试剂借透析除去,此时修饰了的酶制剂仍保留着绝大部分活性。再用DTNB去检测巯基,可测定到6个,同时活性也丧失了。当可逆地除去DTNB时,酶活性又重新逐渐恢复。此实验进一步支持蛇肌醛缩酶中有6个巯基是表现活性所必需的。我们过去工作指出蛇肌醛缩酶构型稍不同于兔肌醛缩酶,目前结果表明蛇肌醛缩酶的四个亚基的对称性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6.
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肝脏细菌易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肝脏细菌易位的影响,探讨神经-内分泌-代谢-微生态-免疫网络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制备小鼠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造成肝脏细菌易位;观察四君子汤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和细菌易位的控制,同时设自然恢复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氢化可的松灌喂3d后,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肝脏出现大量细菌易位;经四君子汤治疗6h后,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提高。肝脏细菌易位明显减少。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地控制免疫抑制小鼠肝脏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 mori造血器官机能障碍后其血淋巴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利用重离子射线局部照射家蚕幼虫的造血器官,检测了照射后家蚕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及注射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导出现的应急蛋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蚕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蚕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成分分析时发现,5龄起蚕血淋巴中70 kD附近的3条蛋白质谱带比对照蚕的浓度要高,随着个体的发育两者的浓度都上升;5龄后期则相反,对照蚕的浓度比照射蚕高;脂肪体中贮藏蛋白质的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用家蚕贮藏蛋白质SP-1及SP-2的抗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的结果显示:70 kD附近的3条蛋白质谱带的最上面的一条为贮藏蛋白质SP-1,下面的二条为贮藏蛋白质SP-2;同时照射蚕血淋巴中分子量约为24 kD的蛋白质成分也发生变化,5龄前期的浓度比对照蚕低,5龄第3天几乎检测不到;全体照射与造血器官局部照射蚕之间的结果相似。照射蚕注射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导出现的应急蛋白量明显比对照蚕要少。由此认为家蚕幼虫造血器官与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有关,造血器官的机能障碍、血球的数量减少可影响脂肪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存在于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8.
国内外森林与水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面积的森林被不合理的采伐利用,使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同时,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水、旱灾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且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水质型缺水日益严重。为保护水资源,森林与水环境,森林与水质已成为近十年来森林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多年来的观测和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1 关于森林和水质的研究现状大约从本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森林对水质的影响[1]。不过国内绝大多数的研究是着重于森林对河流悬移泥沙含量的影响。直到七十八十年代,我国的一些科研院所,如…  相似文献   
109.
腹柱虫属一新种及其形态发生(纤毛动物门:腹毛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哈尔滨和大庆市近郊的一种腹毛目纤毛虫。用蛋白银的不同改进法显示间期细胞的纤毛器和分裂期的形态发生,与其近似种小腹柱虫Gastrostyla minima Hemberger,1982进行比较,确定本种为腹柱虫属一新种,命名为后枝腹柱虫Gastrostyla opisthoclad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原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0.
本新种的典型特征为:表膜较薄但不弯曲,无表膜下颗粒;区别于该属其它种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多个大核(5.4±1.4);背触毛6列,在第3-4列之间具有一些额外散在的背触毛.口围由42.3±2.2片小膜组成;额、腹、横、尾棘毛恒为:5:5:3结构;本新种的形态发生结果与该属其它种类相同,6列新背触毛原基分别来源于背部的3列老背触毛和腹部的老右缘棘毛,在第3及第4列新背触毛列之间可见新出现并散在的几根背触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