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被誉为人类"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能够影响糖脂代谢,进而调节相应疾病。本文就肠道菌群的分布、种类、影响因素进行大体介绍,主要对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疾病联系和肠道菌群调节糖脂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糖脂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裨益,为在此领域上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下唇须感器的形态结构及感器神经元的投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唇须结构和感器类型,利用神经回填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唇须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结果】小菜蛾成虫下唇须共3节,其上存在Böhm氏鬃毛、钟形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微毛形感器5种不同类型的感器和一个陷窝器结构。Böhm氏鬃毛短小尖细,钟形感器形如顶部凹陷的圆帽,两种感器均分布于下唇须第1节,且大小上均无雌雄二型差异;鳞形感器形同柳叶,锥形感器粗而直,均散生于下唇须的第2和3节,两种感器在大小上均存在雌雄二型差异,其中雌性的鳞形感器显著大于雄性的,根据其雌雄二型差异现象推测雌蛾的鳞形感器可能与感受寄主植物挥发物有关;下唇须第3节中上部具有一个圆形陷窝器结构,雄虫的陷窝器内径为5.68±0.33μm,雌虫的为6.03±0.23μm,雌雄间无显著性差异;凹坑内长有表面光滑的微毛形感器。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神经元主要投射于脑部咽下神经节、每个触角叶的下唇须陷窝器神经纤维球和腹神经索3条通路。【结论】阐明了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类型、分布和形态特征及其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形态,为深入了解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生理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为便于国内外植物分类学同行的交流,本文介绍了48个国内尚未收入的植物分类学术语,提出了建议的中译名,并对10个已有术语的定义和中译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萨能奶山羊是著名的奶用山羊品种,波尔山羊则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为了研究波尔山羊体细胞在奶山羊卵母细胞中的去分化,我们将成年波尔山羊的颗粒细胞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试验组),移入奶山羊中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经电融合和离子霉素与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激活,直接移入同期发情奶山羊输卵管或经体内培养,将发育的重构胚移人同期发情羊子宫内.妊娠早期作B超诊断,确立妊娠的观察至足月.同时将奶山羊的35日龄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供核细胞(对照组),按试验组同样方法处理,将重构胚直接移入同期发情的奶山羊输卵管内.结果试验组,波尔羊颗粒粒细胞与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分别为78.2%(115/147)、57.4%(116/202),重构胚卵裂率为85.8%(115/134),桑椹胚、囊胚的发育率38.8%(52/134),早期妊娠三头,分别于妊娠40、60、60日龄终止妊娠.对照组,融合率为89.5%(136/152),早期妊娠率为42.9%(6/14),四头受体足月分娩,产四头公羊羔,其中三头存活,一头分娩时死于肺不扩张,并体重过大,显示胎儿过大综合症.经基因型鉴定证实,这四头克隆羔羊均源于同一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以上结果表明,波尔羊体细胞核在奶山羊卵母细胞中能够去分化,并维持一定程度的发育.  相似文献   
55.
将大鼠脑cDNA库来源的PAM基因片段,经克隆重组,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SV—PAM,并转染CH0细胞,获得在cHO中稳定表达活性型口α-酰胺化酶的细胞株DGAE。表达产物为双功能酶,分泌至培养基中的酶活力远高于胞内。体外酰胺化加工研究表明,以α—N—acetyl-Tyr-Val-Gly为底物,该酶催化反应的Km为12.Sμmol/L,Vmax为180μmol/mg/h,而且催化反应中表现有最适铜离子浓度和pH值范围。表达的双功能酶可直接用于合成的多肽和基因工程表达产物的酰胺化加工修饰。  相似文献   
56.
潜在性缺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供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活化利用。结果表明:1、供应难溶性Fe(OH)3,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呈现出积累与亏缺的节律性变化。与之相应出现根系还原力的降低与升高的节律性变化,但地上部总铁含量和新叶叶绿素含量均无变化。说明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利用,维持了大豆正常生长需铁。2、对缺铁植株脉冲供铁后,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首先出现明显积累,随后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与此同时根系还原力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前期下降,后期有波动。地上部总铁含量与新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前两者密切联系,出现升高、降低不同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57.
<正>竹子秆形挺拔脱俗,枝叶秀丽多姿,四季常青,清新秀雅,独具风韵,是景区、庭院绿化观赏之佳品。竹子的秆形、叶型、色彩等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可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在庭院观赏和园艺配置中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作为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竹栏等),作为配景(配景树、点缀树、隐蔽树等),制作盒景或作花坛绿化等。秆形变化秆形高大,可作竹林。秆高可达20~30米,抬头看不见竹梢,有直插云天之感。如龙竹、巨龙竹、碧玉龙竹、小叶龙竹、云南龙竹等。  相似文献   
58.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构建s TACI-Fc-Myc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具有生物活性的融合蛋白。方法:通过PCR法获得s TACI-Fc-Myc重组片段,然后把融合基因片段与原核载体p ET28a连接在一起,并构建p ET28a-s TACI-Fc-Myc重组子,并转入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蛋白A凝胶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及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获得了s TACI-Fc-Myc重组质粒,且该质粒可以在BL21(DE3)中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可达到95%以上,与BAFF的结合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浓度达到5 ng/μL时,两者的吸附达到饱和。结论:成功构建了s TACI-Fc-Myc原核表达载体,并使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在BL21(DE3)上获得了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并筛选高活性BAFF拮抗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儿童使用不同剂量的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Duraphat)对其尿氟浓度的影响,为Duraphat应用于群防群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将53名3~4岁儿童按班别分成三组,分别使用0.2 m L及0.05 m L Duraphat涂布儿童牙齿,检测涂氟前和涂氟后1、2、3 d的尿氟浓度,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使用Duraphat后尿氟浓度逐渐增加,涂氟后2 h开始与涂氟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氟后3~4 h尿氟浓度达到高峰,至21 h后与涂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0.2 m L组与0.05 m L组在涂氟后2~4 h的尿氟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05 m L3岁组与4岁组比较尿氟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3岁初次用氟组和4岁多次用氟组涂氟前尿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局部用氟对其尿氟浓度有影响,随局部用氟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对儿童尿氟浓度无明显影响;Duraphat在体内无远期氟蓄积,在一定剂量内使用Duraphat可起到较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