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60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哈民忙哈遗址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为重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甚至思想观念等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重建该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有助于揭示哈民忙哈遗址产生和兴盛的动因及科尔沁沙地史前文化的变迁过程。目前,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显示哈民忙哈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具有多样性,但各种生业模式的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家畜饲养等问题还缺乏相应的了解。本文对该遗址87例人骨与18例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还原了人和动物的食物结构及生业经济面貌。结果显示,陆生野生动物的食物结构主要基于C3植物类食物和少量的C4农作物,而犬科动物则体现出家养动物的食谱特性:食物主要依赖C4食物和人类食物残羹。C4类粟黍农作物和以此饲喂的动物是该遗址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粟黍农作物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在该遗址中,女性摄入相对较多的粟黍和相对较少的肉类,与男性在食物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耕、家畜饲养是先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狩猎、渔猎和采集是生业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2.
陈醉  朱永刚 《人类学学报》2022,41(2):342-353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心地带,是迄今在西辽河以北地区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本文全面考察2010~2014年发掘的44座房址的废弃情境,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房址体现的不同废弃行为方式,分别对应灾难性、不预期返回和预期返回三种废弃模式。科尔沁沙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促使人们采取流动性居住方式、依赖多元化的生计方式,从而形成了不预期返回和预期返回废弃模式。但这种人地关系的短暂平衡仍然潜伏着危机,当一系列因素耦合作用时,酿成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导致聚落形成最后阶段的灾难性废弃模式。  相似文献   
123.
本研究旨在克隆鉴定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发育相关基因AmWnt1,分析其在不同发育时期和刚出房工蜂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Wnt1基因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根据NCBI中AmWnt1基因序列信息,利用Primer 6.0设计引物,RT-PCR扩增AmWnt1基因完整的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卵(1日龄、2日龄和3日龄)、幼虫(1日龄、3日龄和5日龄)、预蛹(1日龄和3日龄)、蛹(0日龄、2日龄、4日龄、6日龄和8日龄)、刚出房工蜂、哺育蜂和采集蜂以及刚出房工蜂8个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克隆获得西方蜜蜂的Wnt1基因CDS序列,命名为AmWnt1,上传NCBI,获得GenBank登录号MT993937。全长1 239 bp,编码412个氨基酸,预测等电点为9.48,相对分子质量为46.40313 kD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AmWnt1蛋白与其它膜翅目昆虫聚为一类,其中和东方蜜蜂Apis cerana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度为99.50%。时空表达谱结果表明:AmWnt1基因在各个时期中均有表达,且在胚胎后期表达量最高,预蛹期和蛹前期表达量相对较高,其它时期表达量相对较低;AmWnt1基因在刚出房工蜂头、胸、触角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AmWnt1可能参与西方蜜蜂胚胎晚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化蛹过程中的四肢发育等关键历程,为进一步研究AmWnt1功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地层中保存大量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可识别出居住迹、牧食迹、觅食迹三大类,共7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分别是Arenicolites isp.,Cylindricumisp.,Helminthopsis abeli,Helminthopsis isp.1,Helminthopsis isp.2,Lorenziniaisp.,Planolites isp.,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Teichichnus rectus,Thalassinoides isp.1,Thalassinoides isp.2,Thalassinoides isp.3,Thalassinoides isp.4。根据遗迹化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可划分3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lanolites组合,该组合以觅食迹为主,部分为居住迹,出现在潮间带和潮下带;2、Thalassinoides-Teichichnus组合,该组合遗迹化石种类较单一,主要为觅食迹,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上带;3、Thalassinoides-Helminthopsis组合,该组合出现在潮间带。基于遗迹化石组合的分布特点,提出山西兴县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的沉积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125.
为确认茜素络合物对鲫(Carassius auratus)耳石进行有效标记的可行性,以便为鲫甚至其他鲤科鱼类标志放流技术的开发及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以孵出后90 d的鲫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单一浓度(100 mg/L)的茜素络合物浸泡标记5 d,分析茜素络合物在耳石上的沉积情况以及不同耳石在不同后续饲养天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矢耳石、微耳石和星耳石上在可见光、绿色和蓝色激发光下都检测到了良好的茜素络合物标记环,标记率和存活率均为100%。但不同耳石的茜素络合物标记效果不同,荧光下,星耳石的标记效果最显著,微耳石次之;可见光下,微耳石的标记效果最好,星耳石次之。随着后续饲养天数的延长,可见光下标记逐渐减弱,至20 d时基本消失,而在绿色和蓝色激光下标记环荧光强度无减弱迹象,能长久保持,且在蓝色激发光下标记环更易被观测到。上述结果结合鲫生长、存活和行为正常等情况综合显示,在100 mg/L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标记鲫幼鱼5 d,其耳石可以获得满意的标记效果。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通过研究CCl4致小鼠肝损伤组织匀浆和血浆一些免疫介质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这些免疫介质在CCl4诱发肝损伤过程中作用机制.分别选用30只健康成年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CCl4负荷组,每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发肝损伤后,分别在第2、4、6周检测肝组织匀浆cAMP、cGMP和MDA及血浆IL-2、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期内,CCl4组肝组织匀浆cAMP水平均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cGMP在实验第2周后,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cAMP/cGMP比值呈现下降趋势,并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整个实验期内,CCl4组血浆IL-2水平下降或显著下降;TNF-α水平则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CCl4负荷诱发免疫介质cAMP、cGMP、TNF-α和IL-2发生剧烈变化,在介导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7.
用RFLP标记剖析水稻穗颈维管束及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籼、粳亚种间杂种F1(圭630×02428)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水稻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倒数第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等4个维管束性状,以及一、二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3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s,其中有7个QTLs的加性效应较大,单个QTL的贡献率在20%以上。发现有4个QTLs成簇分布于第1染色体从RZ776到C11的大约35cM的区段上,来源于亲本"圭630"的这一染色体区段对穗颈大维管束、第2节间大维管束、第2节间小维管束和二次枝梗数4个性状的表达均具有增效作用。还讨论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增效QTLs、实现穗颈维管束性状遗传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8.
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功能群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采用<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1986)中"岸带生物调查方法",于2001年5月~2002年10月对长江口九段沙(上沙、中沙和下沙)潮间带4个潮区底栖动物做了调查.根据食性类型将底栖动物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5个功能群;用经典的多样性特征指数对其测度和分析.共获底栖动物38种,其中甲壳动物20种,软体动物12种,多毛类4种,其他2种.各功能群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依次是Ph>Pl>O>D>C,而种类占全部种类的百分比依次又是Ph>O>Pl>C>D.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种类丰度:中沙>上沙>下沙,中潮区>高潮区A(芦苇)和低潮区>高潮区B(互花米草).但功能群种类组成,上、中、下沙无显著差异,各潮区有显著差异.证实了底栖动物功能群结构是潮间带生境梯度及环境因子变化的综合反映(Engle & Summers,1999).  相似文献   
129.
药用植物灯笼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药用植物灯笼草(Clinopvdium polycephalum)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乌索酸(ursolic acid,Ⅰ),其余4个分别鉴定为:异樱花素(isosakuranetin.Ⅱ),香蜂草甙(didymin,Ⅲ),6'-十六碳酸酯基-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甙(6’-Palmityl-α-spinasteryl-3-O-β-D-glucoside,Ⅳ a)和十八碳酸酯基-α-波甾醇-3-O-β-D-葡萄糖甙(6’-stearyl-α-spinasteryl-3-O-β-D-glucoside,Ⅳ b)。上述化合物在该植物中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0.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28天,右心耳心房特殊颗粒数目显著减少,且多见膜溶解、断裂,半月形排空和颗粒膜与横管膜及肌膜靠近、融合及颗粒向横管腔及肌膜下突出的现象。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有肿胀、基质变浅及部分嵴断裂现象。感染组小鼠右心耳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0.0323±0.0029μm3/μm3)、面数密度(0.8647±0.0692μm-2)、数密度(3.2363±0.1114μm-3)及颗粒平均直径(0.2671±0.0207μ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0971±0.0127μm3/μm3、1.921±0.1145μm-2、0.2189±0.0866μm-3和0.3108±0.0195μm。本文阐述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后,促进心房特殊颗粒释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