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 culture supernatant,SCS)对小鼠在体肠管运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灌胃给予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25ml/(kg.次)、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 mg/(kg.次)和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各组灌胃给予印度墨汁0.2 ml/只,20 min后处死,测定小肠全长及墨汁在小肠内推进距离,计算墨汁推进率和抑制率。另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各组分别灌胃给予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25 ml/(kg.次)、思密达散剂1.5 g/(kg.次)或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2 mg/kg,10 min后各组灌胃给予印度墨汁0.2 ml/只,10 min后处死,同上述方法进行测定与计算。结果在SCS组、SCS+活菌组及阿托品组,正常小鼠的墨汁推进率明显降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给予新斯的明造模后,小鼠的肠蠕动亢进,墨汁推进率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给予SCS、活菌、SCS+活菌以及思密达后,由新斯的明所造成的小鼠小肠运动亢进受到明显抑制,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嗜酸乳杆菌SCS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同时SCS及活菌能明显拮抗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小肠运动亢进。  相似文献   
52.
【目的】近年来,多个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危害加重,对水稻生产造成新的重大威胁。由于水稻二化螟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unakata)作为田间二化螟幼虫的优势寄生蜂,正逐渐引起大家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以探明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的防控能力;同时研究多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比较药剂防治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控制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放蜂密度和7种不同药剂处理,通过全查法系统调查不同处理小区的枯心数、白穗数、枯孕穗数、残留活虫数等变化以分析比较防效。【结果】2个放蜂密度(125头蜂茧和250头蜂茧)处理下都可有效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为害;但2个放蜂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放蜂密度高,寄生率就高。药剂实验结果发现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效最佳,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次之,杀虫双的防效最差。不同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此外,放蜂处理的小区二化螟盘绒茧蜂具有最高的寄生率,但无论那种农药处理都显著降低了二化螟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寄生率。【结论】二化螟盘绒茧蜂在田间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但放蜂密度和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所试验的7种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二化螟绒茧蜂的控害效能,与释放二化螟绒茧蜂不兼容。在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时不仅要考虑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还应考虑对天敌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为后续建立以二化螟盘绒茧蜂为中心的二化螟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筛选针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RNAi的dsRNA高效纳米递送载体。【方法】使用壳聚糖、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 CQD)和lipofectamine 2000作为代表性纳米粒子,分别与dsRNA进行混合,形成稳定的3种不同复合颗粒,利用光谱法检测其dsRNA装载率。以灰飞虱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LsStre为靶标基因来测试3种纳米粒子的RNAi效率。用不同纳米粒子包裹的dsLsStre喂食后,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喂食后2 d灰飞虱2龄若虫中LsStre 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和计算灰飞虱2龄若虫在6 d内的校正死亡率,以裸dsLsStre引起的2龄若虫死亡率为对照,评价3种纳米载体对LsStre的RNAi增效作用。【结果】3种纳米载体均能负载dsEgfp,且这3种纳米载体复合dsEgfp的效率均在95%以上。3种纳米材料对灰飞虱2龄若虫的毒性均较弱。同未用纳米粒子包裹的裸dsLsStre喂食组(对LsStre表达量的抑制率为46%)相比,壳聚糖和CQD能够显著提高LsStre的RNAi效率(对LsStre表达量的抑制率分别为78%和84%),而lipofectamine 2000不能显著提高LsStre的RNAi效率(抑制率为52%)。壳聚糖和CQD可以有效提高喂食dsLsStre对灰飞虱2龄若虫的致死效应,在连续喂食6 d后,灰飞虱2龄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76%和82%,与直接用裸dsLsStre处理的对照组校正死亡率(35%)相比,增效系数分别达到2.17和2.34,lipofectamine 2000的增效能力最弱,其与dsLsStre的复合颗粒处理引起灰飞虱2龄若虫死亡率为38%,增效系数为1.09。【结论】壳聚糖和CQD纳米载体能够显著提高灰飞虱对于喂食dsRNA的敏感性,而lipofectamine 2000的RNAi增效作用较弱。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纳米载体在灰飞虱RNAi中的增效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筛选有效的RNAi纳米载体,实现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4.
2019年对南通市中央创新区新建湖泊紫琅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旨在研究典型城市新建景观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紫琅湖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7门186种,春季种类数最多,共6门113种,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占17.7%,绿藻门(Chlorophyta)占19.5%,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39.8%;夏季种类数最少,共7门43种,其中蓝藻门占32.6%,绿藻门占30.2%,硅藻门占16.3%;冬季和春季则硅藻种类多。从丰度来看,各季节浮游植物组成均以蓝藻为主,冬、夏、秋季蓝藻的丰度分别为(26.81±6.70)×106 ind./L、(12.77±1.02)×106 ind./L和(31.99±10.23)×106 ind./L,显著高于其他藻类(P<0.05)。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透明度、pH、总磷和浊度是与浮游植物群落相关性较强的4个环境因子,其中透明度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主要与透明度正相关,夏季主要与总磷和浊度呈正相关,秋季主要与pH呈正相关。紫琅湖的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以蓝藻门为主,其中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为全年唯一的优势藻类(优势度指数分别为Y=0.66,Y=0.10,Y=0.16,Y=0.26)。综合营养指数表明湖泊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浮游植物多样性水质评价表明夏季水体污染相对严重。城市新建景观湖泊紫琅湖营养水平较高、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波动大,暴发蓝藻水华的可能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新建景观湖泊水质改善和健康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瓮占平  王纯  陶红  宁辉  纪向虹 《生物磁学》2011,(11):2053-2057
目的:研究Kv1.3钾离子通道在SKOV3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别Kv1.3钾离子通道在SKOV3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TT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KV1.3钾离子通道对SKOV3卵巢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4-氨基吡啶是Kv1.3钾离子通道特异性阻滞剂。不同浓度的4-氨基吡啶可以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并且细胞周期也受到影响。G0/G1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结论:Kv1.3钾离子通道在SKOV3卵巢癌细胞中表达,并且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变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S)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早期肺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注射20%的PQ溶液制作大鼠急性PQ中毒的模型,随机均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染毒组(B组)、5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C组)、15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D组)、30mg/kg甲泼尼龙干预组(E组)。分三个不同时间点(24、72、168h)处死大鼠(每组每时间点6只)。观察各时间点大体标本,组织病理、肺系数和氧合指数。结果: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与B组比较C、D、E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轻,其中以C、E组减轻最为明显。在各组相同时间点肺系数:在三个时间点的值均比B组低(P<0.05),其中E组在24h、72h时间点上与C、D组有显著差异(P<0.05)。C、D、E组与B组的氧合指数的比较各个时间点上均与B组有差异(P<0.05),三组之间相互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30mg/kg甲泼尼龙组要优于5mg/kg、15mg/kg甲泼尼龙组。  相似文献   
57.
卤代醌是许多卤芳香持久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代谢产物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羟基自由基(.OH)被公认为生物系统中最具活性的活性氧物种,能导致生物体内DNA等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OH产生机理是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的Fenton反应。综合采用电子自旋共振二级自旋捕获和其他分析方法,发现四氯苯醌和其它卤代醌皆可通过不依赖于过渡金属离子的途径,显著促进氢过氧化物(H2O2或有机氢过氧化物)的分解而产生.OH或烷氧自由基,并首次检测到一种新型的、以碳为中心的醌自由基。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一类不依赖于过渡金属离子的卤代醌介导的新型有机类Fenton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8.
一维响应变量时最高无毒副作用剂量水平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毒性试验中,将暴露在某一剂量水平下的处理组与接受相当于零剂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感兴趣的变量通常会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考虑不会导致风险显著增加的最高剂量,本文使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方法得到该剂量水平的强相合估计,并且通过两组数据及模拟的结果来说明AIC方法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59.
弓形虫感染对人类生活和畜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弓形虫感染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弓形虫学相关研究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取不同的实验动物和以不同的实验方法所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呈现出复杂和多变的特点。这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要,但同时也在实验结果的评价上导致一定程度的不足。根据弓形虫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不同特点,针对特定的实验目的,选择适合方法建立适合的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相关弓形虫学研究的有效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0.
EB病毒膜抗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膜抗原(MA)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DFA)检测MA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免疫印迹法(IBT)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和抗ENA抗体,用Bradford法检测小鼠24h尿蛋白浓度.常规病理HE染色观察小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检测肾脏是否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结果:表达MA的转基因小鼠组,有8只小鼠ANA阳性,5只小鼠抗ENA抗体阳性,24h尿蛋白浓度平均值为4153.8 g/ml,小鼠肾脏存在多种病理改变及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对照组小鼠ANA、抗ENA抗体均为阴性,24h尿蛋白浓度平均值为382.7g/ml,肾脏未见病理改变.结论:EB病毒MA的表达可能引发S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