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DNA适配子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ELEX技术筛选能与TNF结合的DNA适配子。化学合成随机寡聚DNA库,以TNF为靶蛋白,经过12轮SELEX筛选,将所得产物克隆、测序。根据所测序列化学合成寡聚DNA适配子,用生物素_亲和素_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系统检测适配子与TNF的结合活性;用鼠L929细胞检测适配子拮抗TNF活性。结果显示,所筛选到的寡聚DNA能与TNF-α高亲和力结合,并能在细胞培养中拮抗TNF-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32.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生物学功能是由其受体(TNF receptor,TNFR)介导的,可溶性TNF受体(Soluble TNF receptor,sTNRF)从膜上脱萍下来,不再负责信号传递,但能与TNF结合,中和TNF的生物学活性。sTNFR与IgG Fc组成的嵌合蛋白能有效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几童多发性关节炎,对其他与TNF相关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正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33.
嵌合蛋白sTNFR II-IgG Fc的克隆、表达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目前已知许多免疫疾病与之相关,为了抑制TNF的生物学活性,将可溶性TNFR Ⅱ(sTNFR Ⅱ)和人IgG Fc分子通过柔性短肽相连,构建成一个嵌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获得了纯化蛋白。实验证明该嵌合蛋白能够自发形成聚合体,识别并结合TNF蛋白,同单体sTNFR Ⅱ相比,对TNF的中和活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发生G145R突变后的免疫学特性改变情况,首先利用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G145R突变后的HBsAg的preS2 S(中蛋白),用重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等研究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与野毒型HBsAg的异同。从150个阳性表达克隆中筛选出一株表达量最高的克隆株MC2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HBsAg中蛋白单体主带分子量在34kD、37kD左右,表达量约为200μg/L。用不同的HBsAg检测试剂检测其抗原性发现,G145R突变后的HBsAg,用绝大多数试剂都不能很好地检出,检出能力只有野毒型HBsAg的50%或更低,但用美国雅培公司的试剂检出能力可达野毒的98%。G145R突变后的HBsAg中蛋白免疫小鼠后,血清中可检测到1:1600的特异性表面抗体,该抗体与G145R突变后的HBsAg“a”决定簇合成肽P2—145R也能发生交叉反应,反应滴度为1:80。但该抗体和野毒型HBsAg蛋白以及野毒“a”决定簇合成肽P1-wt均不反应。上述结果表明,G145R突变后的HBsAg中蛋白在Pichia pastoris酵母系统得到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仍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和野毒HBsAg相比,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5.
以人肿瘤坏死因子 (Humantumornecrosisfactor,hTNF α)特异性的核酸适配子为检测分子建立了酶联寡聚核苷酸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Oligonucleotideassay ,ELONA)方法 ,用于hTNF α的检测。通过SELEX(SystematicEvolutionofLigandsbyExponentialEnrichment)方法从随机RNA库中筛选到与hTNF-α特异结合的RNA适配子。根据其序列 ,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RNA适配子 ,并对其进行了氨基修饰以增加其稳定性。以hTNF-α的单克隆抗体为捕获分子 ,生物素标记的hTNF-α特异性RNA适配子为检测分子建立了ELONA方法 ,并对这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进行了分析。同时用ELONA和ELISA方法检测了正常人血清中的hTNF-α水平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ELONA方法的灵敏度为 100pg/mL ,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ELONA法的检测结果与ELISA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适用于血清、细胞培养上清等多种生物标本中各种细胞因子及其它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3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Flt- 1胞外区具有 7个免疫球蛋白样的袢 (Ig- like loop) ,氨基端 3个loop负责与其配体 VEGF的结合 .为了寻求能与配体结合的更小的 Flt- 1片段 ,在对 Flt- 1胞外前3个 loop氨基酸组成和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 Flt- 1的配体结合域进行筛选 .利用 PCR技术 ,从人胎盘 c DNA文库扩增出 4个截短的 Flt- 1 c DNA,分别含胞外第 2 ,1 - 2 ,2 - 3和 1 - 3个 loop,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融合表达质粒 ,并将 p GBT9/h VEGF165与 p GAD42 4 /Flt- 1 s两两配对转化酵母菌 SFY52 6,采用滤纸法和液体培养定量检测法对阳性克隆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 .结果显示 ,Flt- 1胞外 loop 2 - 3与 loop 1 - 3的配体结合能力相差不大 ,loop 1 - 2的结合力较弱 ,单独第 2个 loop无配体结合能力 .  相似文献   
37.
流行性感冒病毒M2蛋白可溶性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行性感冒(流感)的M2蛋白是其保护性抗原之一,在几科所有甲型流感病毒中高度保守,因此可以用来研究具有交叉保护能力的流感疫苗。然而M2分子在病毒颗粒中含量非常少,用从病毒中纯化的方法很难获得足够的免疫原。在原核表达时发现,M2蛋白对宿主菌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导至其死亡,因此很难获得高表达。在本研究中,采用RT-PCR方法从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中克隆了A1/PR/8/34毒株的M2基因,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缺失了M2蛋白的跨膜区26-55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以pET-32a中,与硫氧还蛋白融合,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并且表达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不形成包涵体。利用硫酸铵盐析结合金属离子鏊和柱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了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荧光实验表明,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产生的抗血清能够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特异性的结合,证明表达产物具有流感病毒M2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8.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多功能性的细胞因子,与许多重大疾病有关。为了抑制TNF的生物学活性,将TNF受体Ⅱ胞外区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可溶性表达,并通过金属螯合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结果表明,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TNF,同时能中和TNF的生物学活性,抑制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庆华  张智清 《病毒学报》1995,11(2):138-143
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基因片段和人粒细胞-茂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GSF)的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得到重组质粒N2QA/CMV/hGM-CSF。经脂质体包装并转染包装细胞,通过G418药物筛选,得到抗生克隆。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该克隆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10^4CFU/ml,克  相似文献   
40.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去信号肽的人γ干扰素(HuIFN_γ)cDNA插到质粒p HE 6的P_RP_L启动子下游。该质粒含有CIts857抑制子基因。转化大肠杆菌DH5a后,通过升温诱导法,即将培养温度从30℃升到42℃,人γ干扰素cDNA可获得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17.5kd,滴度可达2.4×10~3单位/升菌液。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的扫描表明,γ干扰素的表达量约占细菌可溶性蛋白总量的30%。对细菌生长与干扰素表达的关系做了动力学研究。本文对重组人γ干扰素的发酵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