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6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01.
2016年5—10月,采用"V"形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种群分布、数量进行调查,初步探讨林场内猴群的社会结构。通过持续跟踪观察,发现猴群共2处,证实一雄多雌单元(OMU)15个,全雄单元(AMU)1个,能区分不同个体137只。AMU有8只个体,OMU平均大小为8.6只,其中,成年占40%、青少年占48%、婴幼猴占12%。成年雌雄的比例为2.40∶1,成年与青少年的比例为1∶1.22,且主要分布于林场南部的东碾道-秦岭村-光头山区域。与秦岭其他种群相比,虽OMU大小基本一致,但成年雌雄的比例却低于其他种群,造成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次调查不仅摸清了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分布与社会结构,且为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02.
2013年,我国安徽、上海两地暴发了甲型流感病毒H7N9感染,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至今仍无可用H7N9疫苗上市。近来,研究人员鉴定了多株H7N9中和抗体。但由于抗体在体内半衰期较短,限制了其作为长效预防手段控制H7N9感染的作用。AAV(Adeno-associated virus)作为基因治疗载体,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征,并可介导外源基因在体内长期稳定表达。本实验中,我们利用重组AAV介导H7N9的两种单克隆中和抗体HNIgGD5和HNIgGH8在体内长期高水平表达以预防H7N9的感染。结果显示,我们所构建的重组AAV-抗体表达系统可以在细胞水平和实验动物体内介导病毒中和抗体高水平表达。其中在小鼠体内HNIgGD5表达量达到199.9μg/mL,HNIgGH8高达430.9μg/mL。这将为利用中和抗体预防H7N9感染提供新策略。尤其是对于疫苗非适用人群,如免疫缺陷患者、老人、儿童和孕妇等预防流感入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3.
以火龙果茎为原料,研究火龙果茎甾醇的提取及精制工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火龙果茎甾醇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火龙果茎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7 min、超声功率143 W、液料比12∶1 (mL/g)、温度53℃,甾醇得率为2.693%‰.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火龙果茎甾醇精制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为4∶1(mL/mg),结晶初始温度为55℃,养品时间为18h,此条件下火龙果茎甾醇的纯度达到87.6%.  相似文献   
804.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a-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部分患儿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认知和运动功能发育障碍等,至今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以及神经发育障碍的一大原因。HIE的发病机制复杂,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的病理生理过程。单一治疗措施很难彻底治愈,需多种治疗措施联合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疗效。HIE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治疗过程中应积极把握治疗"时间窗"。临床上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是亚低温结合其他对症治疗措施。新生儿HIE难以有效预防,及时正确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状态,尽早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疗是改善HIE预后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就HIE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05.
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习"是各校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目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生产实习面临对口企业难寻以及学生动手机会少等问题。本校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改革,通过调整实习时间、优化带队教师结构、更新实习内容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加实际操作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06.
研究体外培养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细胞的形态、细胞贴壁率、冷冻存活率、生长曲线及细胞核型等生物学特性,为深入开展豹猫基因组学及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依据。本实验选择豹猫3种组织,即剑状软骨、心和肺,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体细胞的原代培养;酶消化法完成细胞的传代培养;程序降温完成细胞的冷冻保存;通过细胞计数法计数细胞冷冻存活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对豹猫的染色体核型及G带进行分析。细胞原代培养结果显示,剑状软骨组织在培养第3天出现纤维样细胞、培养6~7 d铺满培养瓶;心组织在培养第5天出现上皮样细胞、12 d铺满培养瓶;肺组织在培养4 d后出现成纤维细胞、8~9 d铺满培养瓶。3种来源体细胞均显示成纤维细胞特征,剑状软骨源细胞最易贴壁、肺源细胞次之、心源细胞最弱。对比3种不同来源体细胞从6代(P6)至12代(P12)冷冻存活率,剑状软骨源细胞冷冻存活率显著下降(冻存前91.0%~97.6%,冻存后76.8%~85.5%,P0.05),心源细胞冷冻存活率亦显著下降(冻存前82.7%~88.1%,冻存后43.7%~80.5%,P0.05),肺源细胞冷冻存活率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冻存前83.4%~96.8%,冻存后73.9%~93.3%,P0.05)。生长曲线分析显示,3种体细胞均呈"S"型,其中剑状软骨源细胞增殖最快、肺源细胞次之、心源细胞最慢。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种不同来源的成纤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38,18对为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6m+10sm+2st,1对为性染色体,X染色体形态类型为m。本研究建立了3种组织来源的豹猫成纤维细胞建系技术及体细胞系,揭示了该物种成纤维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动物遗传信息研究及豹猫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和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07.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LJ1是从天津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生防菌株,该实验旨在明确B.amyloliquefaciens LJ1的抑菌谱并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升其抑菌效果。通过对峙培养检测菌株LJ1对1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最后用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验证优化后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amyloliquefaciens LJ1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苹果腐烂病菌(Valsa ceratosperma)等11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优化后的摇瓶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 5、转速200 r/min、装液量50 m L/250 m L;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00 g,蔗糖10 g,黄豆粉20 g,Mg Cl2·6H2O 1.5 g,蒸馏水1 000 m L。经发酵条件与培养基优化后,B.amyloliquefaciens LJ1发酵液对Botrytis cinerea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99.7%,盆栽实验防效达51.08%。  相似文献   
808.
809.
针对广义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系统,考虑了保成本控制问题.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给出了广义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系统在模态独立条件下保成本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在所得结果基础上,进一步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模态独立控制器增益的求解方法,实现了对广义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系统的保成本控制.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10.
目的通过对文献报道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造模方法的改进,建立一种适合进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Wistar大鼠模型。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对照组15只,模型组25只。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配合前3个月,每月按15万U/kg每月腹腔注射维生素D3一次,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造模时长150 d。实验结束后通过对血管内皮、脂代谢、炎症浸润几个方面对模型大鼠进行考察。结果证实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血清LDL-C、CHO、TG水平明显升高,HDL-C/LDL-C、NO/ET-1值明显降低;AI值显著增高;血清NO、ET-1、ox-LDL、AngⅡ、sICAM-1表达明显增高;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出现血栓、内皮破坏、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壁钙化情况;心肌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心肌轻度变性;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对照组无病变产生。结论本方法能够提供一种稳定的、复制性好的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