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7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01.
蓝海  李金荣  覃丽娜  莫燕燕  李睿懿 《蛇志》2008,20(2):105-106
目的 观察降纤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降纤酶首次剂量为10 u,第2天后改为5 u,每天1次,连续2周;同时应用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2周.对照组用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2周.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症状与检查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以治疗组下降显著,治疗后两组平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降纤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2.
单位面积杆数对温室标准切花菊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切花菊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定量分析了单位面积杆数对标准切花菊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和各外观品质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冠层吸收的生理辐热积为指标的可定量预测单位面积不同杆数对温室标准切花菊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单位面积杆数的增加,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增加,其植株的平均株高、茎粗、出叶数、花径均降低.所建模型对多杆栽培和不同密度单杆栽培的标准切花菊单杆地上部分鲜质量、株高、茎粗、出叶数、花径和单位面积出花枝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96、0.94、0.91、0.81和0.97,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16.1%、10.1%、12.8%、13.4%、15.9%和16.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该模型可为温室标准切花菊栽培密度和栽培杆数的优化以及品质的光温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03.
904.
山西保德印度熊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印度熊一新种,Indarctos zdanskyi。正型标本是保存在一起的相当完好的头骨、下颌和寰椎,采白山西保德赵家沟的三趾马红土层中。新种以个体大,头骨矢状嵴高耸,乳突特别粗大并向外伸展,外耳道很细长,内鼻孔特别窄长,下颌联合后缘接近p4,颊齿相对较小,前臼齿高度退化,P4长于M1,m1前窄后宽,而m2前宽后窄而区别于本属已知各种。  相似文献   
905.
二化螟水稻类群与茭白类群成虫羽化节律和交配节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比较研究了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水稻类群与茭白类群成虫的羽化和交配节律 ,研究结果表明 :两类群的羽化节律大体一致 ;但交配节律存在明显差异 :水稻类群成虫的交配高峰出现在熄灯后 4 5h ;茭白类群成虫的交配高峰出现在熄灯后 7 0~ 7 5h。  相似文献   
906.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将发表系列综述文章.第一篇讨论基因探针和探针探测.这篇文章包含菌落转移或菌落杂交,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以及生物芯片.  相似文献   
907.
532 nm波段连续激光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生物学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32nm波段激光不同光剂量参数对眼底组织的损伤特点及损伤阈值。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532nm连续激光照射眼底,眼底光斑直径1.5mm~2.5mm,功率密度从500mW/cm^2:~2400mW/cm^2,照射时间100s~300s,每组参数10个光斑。在照射后1h和24h进行眼底观察和荧光眼底造影,计算三种照射时间情况下视网膜的损伤阈值。结果:在照射后第1h,功率密度为902mW/crn2,照射时间300s开始出现视网膜灰色改变,病灶范围接近照光面积,在24h后颜色微加重。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在功率密度达1479mW/cm2,照射时间300s,照射后1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在24h后出现脉络膜出血;而且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病灶范围扩大越明显。出血量越多。随着照光剂量的减少,当功率密度1003mW/cm^2,照射时间200s时,在照光后1h眼底没有改变,24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面积接近照光面积;光剂量降低到1002mW/cm^2,照射时间100s时,在24h才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变化的视网膜范围小于照光面积。统计学计算在照射时间为300s、200s和100s,照光后1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911.15628mW/cm^2,1167.64770mW/cm^2,1513.89832mW/cm^2,24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827.09664mW/cm^2。1003.73143mW/cm^2,1154.17863mW/cm^2。结论:在光线照射后24h之内,视网膜损伤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视网膜没有明显可见改变到视网膜出现灰白色可见损伤,变化范围从小于照光面积到接近照光面积,甚至超过照光面积,并出现脉络膜出血,出血面积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而范围变大。相同能量密度的光剂量对视网膜损伤轻重取决于激光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908.
基于辐射和温度热效应的温室水果黄瓜叶面积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温室黄瓜(Cucumis sativus)叶片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构建了适合我国种植技术的黄瓜叶面积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的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更准确地模拟温室水果黄瓜的叶面积。该模型对黄瓜叶面积指数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879 2和0.398 0,比用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模拟叶面积指数的精度分别提高了37%和74%。  相似文献   
90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A型性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A型性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观察组为实施心理护理组,对照组为非心理护理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二次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二次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A型性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够明显较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有效降低了患者二次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其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10.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近年来眼球摘除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为防治相关危险因素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在2008~2011年我科住院90例眼球摘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需要眼球摘除的患者在总住院患者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义眼座植入比例逐年上升。2、需要眼球摘除的患者职业构成均以农民为主,但其患病率逐年下降。3、绝对期青光眼患者是苏州地区眼球摘除的主要病因。结论:苏州地区眼球摘除手术率逐年下降、义眼座植入率逐年上升、绝对期青光眼是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