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72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64年   7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洪朝长  陈小彬 《兽类学报》1993,13(2):149-150,87
莆田市农村是福建省人口密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农业区之一。该地区的鼠类以往未进行过系统的调查,但鼠害较严重,鼠传疾病时有发生。为搞好除害灭病工作,我们于1987年3月至1989年2月在该市黄石镇东埭村对家鼠群落进行调查研究。自然概况和调查方法黄石镇东埭村位于莆田市城关东南,东濒兴化湾。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平房,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等,家禽家畜饲养较多。  相似文献   
992.
方康  徐国策  李鹏  王斌  陈新  马天文  魏全  马凌 《生态学报》2023,43(13):5571-5580
沉积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氮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场所,而微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和功能多样性对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基于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阐明了大理河流域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强度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流域上游到流域下游,沉积物中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逐渐降低,与上游相比,支流、中游、下游沉积物中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分别降低了13.4%、30.5%、30.7%。(2)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差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上游 > 支流 > 中游 > 下游,常见物种优势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下游 > 支流 > 中游 > 上游。(3)与微生物代谢活动相关性较高碳源为糖类,其次是氨基酸类,聚合物类、羧酸类、胺类、酚酸类与微生物代谢活动相关性较低。(4)沉积物中全氮、氨氮、硝氮、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流域沉积物中合适的碳、氮水平对维持河流水生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张彦静  陈菁  王晨彬  斯琴  谢锐  马方舟 《生态学报》2023,43(14):5850-5862
曲纹紫灰蝶(Chilades pandava)是一种以幼虫危害苏铁(Cycas revolute)嫩枝嫩叶的园林害虫,对苏铁的生长繁殖、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园林的美观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曲纹紫灰蝶和苏铁的现存分布点,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ArcGIS、R软件对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曲纹紫灰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当前气候条件下寄主苏铁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进行了预测,其中当前气候数据基于1970—2000年的历史数据,未来气候数据(2021—2040年、2041—2060年和2061—2080年)选择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中国北京气候中心中等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BCC-CSM2-MR)下的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属于低强迫情景), SSP370(属于中等至高等强迫情景), SSP585(属于高强迫情景))。结果表明:(1)模型预测结果非常好,各组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高于0.95,昼夜温差月均值(bio2)、等温性(bio3)、最热季平均温度(bio10)、最湿月份降水量(bio13)是影响曲纹紫灰蝶分布的主导...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普遍推广临床诊断酶学检测方法,大力提高广大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我们在研制成 BC-1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础上,又研制了 ZS-1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后者在微量流动吸收池、吸样泵、微机软件、光学部件、仪器外形结构和工艺等方面都有改进,更符合实际使用需要。由于改进了焊接与抛光技术,提高了微量流动吸收池内表面的光洁度,大大减少了高低值样品间的交叉污染;由于改进了光栅单色器的消除杂散光及二级光谱的装置,降低了仪器的杂散光,使酶动力学法常用的340nm 波长的杂散光减少到1/10,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扩大了线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报道了一种从人精液中提纯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方法,本方法仅需Affigel-Blue gel柱和凝胶HPLC二步层析,即可得到均一的PSA纯品。这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提纯方法。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毛地黄苷从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制备了PSⅡ颗粒,氧化还原差示光谱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其具备PSⅡ的典型特征,它具有从水氧化到质醌还原的酶活性。从大豆磷脂用超声法制备了脂质体。从鼠肝线粒体分离了嵴膜。将制备的PSⅡ颗粒预组装于脂质体,然后将此预组装物(PSⅡ—PL)再与嵴膜组合,此膜系于光下获得了相当量的ATP合成,证明了融合膜中PSⅡ电子传递可推动嵴膜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机构合成ATP。  相似文献   
998.
对Phytophthora和Peronophythora所属12个种29株菌在液氮中保存5年零8个月至6年零3个月后检测证明有68.9%的菌种存活下来。但有些种未能存活,这些种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XH30),P.drechsleri(ATCC15428),P.erythroseptica(ATCC36302)与Peronophythora litchii(ATCC 34595)。即使存活的菌种也不一定每个保存的菌株与菌块都存活。说明在液氮中也有存活力下降的现象。除菌种本身耐深冻贮藏特性不同外,贮藏前菌种培养的旺盛程度明显影响存活。对一些菌的致病性测定证明长期保存后致病力维持不变。液氮保藏不失为保持菌种长期不变的良好方法,只是要严格按要求掌握,并对菌的耐冻力先行了解。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探讨hsa_circ_007693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目的基因hsa_circ_0076931,在H4细胞系中过表达hsa_circ_0076931后进行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结果: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结果显示:差异环状RNA(circRNAs)母基因及差异信使核糖核酸(mRNA)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等生物学功能以及代谢、癌症相关和MAPK等信号通路。此外,与hsa_circ_0076931互相作用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等生物功能以及MAPK、PI3K-Akt、Rap1等信号通路。hsa_circ_0076931可以下调靶基因hsa-miR-26a-5p、hsa-miR-181a-5p和hsa-miR-34a-5p表达,上调双特异性磷酸酶 5(DUSP5)、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B)和钙通道β3亚基(CACNB3)的表达,并抑制磷酸化ERK(p-ERK)蛋白的表达。结论:hsa_circ_0076931可能通过吸附hsa-miR-181a-5p结合上调DUSP5的表达,从而抑制MAPK信号通路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肠道致病菌,可以感染人畜并引发食物中毒、伤寒等疾病。近年来因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肠道沙门氏菌致病的关键在于与宿主细胞接触后可以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T3SS)向宿主细胞内注射效应蛋白,进而调控宿主细胞囊泡运输和免疫应答等生理活动,以方便其高效侵染宿主细胞。T3SS是一类由超过20种蛋白质组成、高度复杂的跨膜分子机器,是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质运输系统和毒力系统。在不同病原菌中,其结构与功能非常保守。位于T3SS核心跨膜区的SctV家族蛋白是T3SS中最保守的组分之一,参与T3SS能量供应和效应蛋白的分泌过程,SctV蛋白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失活后会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丧失对宿主的入侵能力。【目的】以沙门氏菌SctV家族蛋白为靶点,尝试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与SctV胞内区相互作用的抗感染类T3SS抑制剂。【方法】结合体外相互作用分析、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细菌分泌实验和细胞侵染实验等对候选分子进行抑制效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