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多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交配与出生有着严格的季节变化,这种季节性除受自身生理机制影响外,还受栖息环境的气候、海拔和食物供应的影响。了解栖息于不同地区的同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出生季节性差异有助于了解环境变量对动物繁殖的影响。本研究于2023年1—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探索了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家山区域和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区域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群体中婴猴出生模式与季节性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个地区川金丝猴种群中的婴猴集中在3—5月出生,但白河种群的出生季节时间跨度较长,1—2月、7—8月都有婴猴出生;尽管两组猴群出生模式不同,但均发生于气温回暖,降水上升的时期;白河种群周婴猴/成雌值(I/F)变化与周平均气温、周降水量呈正相关;神农架种群周I/F变化与周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但是与周降水量相关性不明显。气温上升可能是促进怀孕雌猴进行分娩环境响应因素,降水量则通过影响食物供应的方式来引发繁殖事件。  相似文献   
52.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目前已知许多病理性反应与之有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脓毒性休克、慢性心衰等。TNF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结合到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TNFR)来实现的,因此在炎症区引入可溶性TNF受体或TNF抗体,与膜上受体竞争性结合TNF,可以抑制TNF介导的生物学活性。在临床上,Enbrel、Infliximab和eralizumab等TNF拮抗剂,  相似文献   
53.
对桂林唇柱苣苔的两个居群(YZ居群和DB居群)和百寿唇柱苣苔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唇柱苣苔的两个居群花期、单花持续期存在明显差异,DB居群的花期较YZ居群晚,但花期长于后者。YZ居群的花期、单花持续期与百寿唇柱苣苔的花期、单花持续期相近。三者开花过程相似。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达最大的时间、持续时间在桂林唇柱苣苔的两个居群以及百寿唇柱苣苔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4.
采用经典分类学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BNU)等国内多个标本馆保存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Pohlia Hedw.section Cacodon Lindb.ex Broth.)及其近缘类群植物标本共计130余号进行了分类学分析鉴定,并对所确定的中国产直蒴组物种的芽胞大小、形状及叶原基数量和长度等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的分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鉴定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植物共有8种——夭命丝瓜藓[Pohlia annotina(Hedw.)Lindb.]、糙枝丝瓜藓[P.camptotrachela(Ren.Card.)Broth.]、林地丝瓜藓[P.drummondii(Müll.Hal.)Andr.]、疣齿丝瓜藓[P.flexuosa Harv.]、纤毛丝瓜藓[P.hisae T.J.Kop.et J.X.Luo]、异芽丝瓜藓[P.leucostoma(BoschSande Lac.)M.Fleisch.]、念珠丝瓜藓[P.lutescens(Limpr.)H.Lindb.]和卵蒴丝瓜藓[P.proligera(Kindb.ex Breidl.)Lindb.ex Arnell]。(2)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植物的重要鉴别特征是在假根或叶腋处生有芽胞,而且芽胞形状以及叶原基形状和数量在直蒴组中存在差异,如念珠丝瓜藓具有假根生芽胞,而疣齿丝瓜藓具有两型芽胞。(3)对所鉴定的中国丝瓜藓属直蒴组8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生境及其与相近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绘制了形态特征墨线图。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HS)和胆道闭锁(BA)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HS患儿(淤胆型HS 32例,黄疸型HS 21例)和39例BA患儿,并于同期随机选取50例非黄疸性疾病婴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比较不同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包括肝脾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左右肝管及肝外胆管的可探性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结果:淤胆型HS组、黄疸型HS组患儿的空腹胆囊形态正常率高于BA组,但三组患儿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淤胆型HS组、黄疸型HS组患儿胆囊收缩率50%时间小于BA组,且三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淤胆型HS组、黄疸型HS组及对照组左右肝管及肝外胆管的显示率高于BA组(P0.01);淤胆型HS组、黄疸型HS组及对照组患儿肝门部囊性回声率及纤维斑块率均低于BA组患儿(P0.05)。BA组患儿的门静脉的平均流速(VPV)均低于其他三组,而PV淤血指数(CIPV)、肝动脉的前后径(DHA)、HA的阻力指数(RIHA)、HA/PV流速的比率(A/P)、脾动脉的RI(RISPA)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检查患者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指标(VPV、CIPV、DHA、RIHA、A/P、RISPA)鉴别诊断HS和BA。  相似文献   
56.
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denosyl-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是一种通过参与多胺的代谢途径来调节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限速酶。通过分析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的转录组数据,获得并克隆了SAMDC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命名为ThSAMDC。该cDNA序列全长2085bp,包含tiny ORF(tORF)、upstream ORF(uORF)和main ORF(mORF)3个植物SAMDC基因特征ORF。主开放读码框(mORF)长1107bp,编码369个氨基酸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40.34kD,理论等电点(PI)为4.72。ThSAMDC编码蛋白具有多个较强的亲水性区域,无明显跨膜区。通过与其他多个物种的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ThSAMDC具有两个典型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酶原剪切位点(LSESSLF)与蛋白快速降解有关的PEST(TIHVTPEDGFSYAS)结构域。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hSAMDC与菠菜(SoSAMDC)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77%。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ThSAMDC在NaCl、PEG、ABA、CdCl2诱导表达均上调,预示着ThSAMDC可能在刚毛柽柳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讨敲除LSD1基因后抑制人慢性髓系白血病 K562细胞增殖的原因,使用前期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人慢性髓系白血病 K562 LSD1基因敲除株,通过细胞凋亡Annexin V/PI(碘化丙啶)双染色、细胞PI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技术,探究敲除LSD1基因后,K562细胞的凋亡水平是否改变,细胞周期是否受到影响。结果表明敲除LSD1基因后K562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进入DNA复制期的细胞变少,因此导致细胞增殖速度减慢;通过细胞凋亡Annexin V/PI双染色并分析早期以及晚期凋亡细胞总比例,显示敲除LSD1基因后,不影响K562细胞的凋亡。研究结果表明,敲除LSD1基因后人慢性髓系白血病 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这是由于K562细胞增殖周期发生了改变,进入DNA复制期和分裂期的细胞减少;而与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58.
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在丝状体蓝藻中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巢为模板,根据已知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球虫的S07基因,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新霉素筛选、序列分析等方法得到了转球虫基因工程蓝藻。这为球虫基因在蓝藻中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虽然体育锻炼能够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但并不足以引起负能量平衡和体重下降.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的激活可使耗能增加、体重减轻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进一步聚焦这两种产热脂肪组织增加能量消耗的分子机制,希望找到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靶点.现系统...  相似文献   
60.
【目的】厘清天然广布树种栓皮栎叶片解剖结构的种群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中国28个天然分布栓皮栎种群叶片为研究对象,用常规石蜡切片结合光学显微技术对栓皮栎叶片解剖性状进行研究,用巢式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栓皮栎叶片解剖结构的种群变异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栓皮栎叶片解剖性状在28个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7.84%~15.16%,且同一叶片解剖性状在不同种群间的变异范围不同;(2)9个解剖性状在种群内及种群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7.44%,解剖性状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3)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对上表皮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有显著影响。【结论】栓皮栎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适应低温与干旱,栓皮栎叶片整体呈增厚趋势。研究结果为了解栓皮栎环境适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