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81.
用60Cor射线辐射番茄种子,观察辐射种子发芽率、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剂量10~20krad范围内,种子发芽率最高,有丝分裂畸变率最高,畸变类型最丰富,对减数分裂的抑制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2.
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中,实验设备的研制和发展占有重要地位。现从五个方面介绍美国、苏联研制的空间生命科学的主要实验设备。观察设备①显微镜系统:能对生物组织、器官、血液涂片、人工培养活细胞等标本以及对被进行细菌学、植物学、血液学和其它生命科学试验的微生物放大、检验、解剖和图象记录。该系统由三筒复合显微镜和双筒立体显微解剖镜组成,具有双筒复合显微镜或立体显微解剖镜的性能。②生物遥测系统:能监视空间实验室哺乳动物的1~4个生理功能。该系统  相似文献   
83.
海州湾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多样性是联系物种、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从功能多样性的角度研究群落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2011—2017年(除2012年外)春、秋季海州湾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选取反映鱼类摄食、运动、生态适应性、繁殖行为和种群动态特征的13个功能性状,利用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和群落特征加权平均数指数(CWM),研究了海州湾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年际和空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海州湾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秋季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春季,春季功能离散度指数显著高于秋季,鱼类洄游是造成功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CWM分析表明,春季鱼类群落优势种为营养级较高、运动能力较强、生长系数、恢复力和脆弱性较高的冷/暖温性鱼类,秋季则相反,春、秋季鱼类群落均以产浮性卵鱼类为主;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呈现一定的年际变化,其中春、秋季各功能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际均呈波动趋势,表明海州湾鱼类群落稳定性较低;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20 m以深远岸水域功能离散度指数较高.海州湾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鱼类生态位与其对资源的利用均随季节、年际和空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84.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以高脂饲料饲养的SPF级C57 BL/6 ApoE-/-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茶多酚采食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饮水的方式给予ApoE-/-小鼠0.4、0.8和1.6 g/L的茶多酚,处理14 d时用PCR-DGGE分析对照组(CK)和茶多酚组小鼠新鲜粪便中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 UPGMA聚类分析表明,低剂量茶多酚组(LTP)、中剂量茶多酚组(MTP)这两组与对照组(CK)、高剂量茶多酚组(HTP)聚为两大簇。PCA分析显示,LTP组与CK组、MTP组、HTP组分别聚集在不同位置,有明显界限;多样性数据分析显示:CK组DGGE图谱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H')与茶多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组与MTP组的均匀度(E)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15),说明中剂量茶多酚作用14 d后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的菌群分配相比均一性显著下降。结论连续处理14 d时CK组与LTP组、MTP组小鼠肠道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茶多酚对ApoE-/-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6.
野生中华鲟水族馆驯养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4月3日~7月31日期间以捕捞于长江宜昌江段的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研究材料,对其在水族馆中的驯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摄食的饲料品种由1种逐渐增加至6种,日摄食量由120 g逐渐增加至2 000 g并逐渐趋于稳定,说明水族馆驯养池的环境适合野生中华鲟的生存。  相似文献   
87.
NF-κB受体活化剂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F-κBligand,RANKL)是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重要因子,它可在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矿化液(含10-8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50μg/mlL-抗坏血酸)能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为探讨矿化液及其主要成分地塞米松对大鼠原代骨髓基质细胞表达RANKL的影响,采用矿化液培养原代大鼠骨髓基质细胞48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ANKL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矿化液和地塞米松在短期内均能增强鼠骨髓基质细胞RANKL的表达,提示地塞米松促进破骨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可能与骨髓基质细胞RANKL表达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番石榴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番石榴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S-100及CD83的表达,探讨其与UC临床活动度、内镜分级的关系。方法取47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根据内镜及临床活动度进行分级,同时收集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标本1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及CD83在U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固有层S-100及CD83弱表达,且二者在UC患者结肠黏膜的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并且有随病变分级的加重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未成熟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均参与UC的发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结肠黏膜固有层中S-100及CD83表达上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沼气高产菌群进行保藏,比较各方法不同时间的保藏效果。方法:应用液体低温冷藏法、液体石蜡封存法、液氮冷冻保藏法和低温冷冻干燥保藏法保藏的菌种,分别在保藏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苏菌种,测定其产气速度、产气量。结果:以上几种方法均能够保证所保藏菌群在1个月内得到复苏并产气,低温冷冻干燥法及液氮冷冻法保藏沼气产生菌菌群可达1年以上,产气速度、产气量较为理想,优于液体低温冷藏法及液体石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