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大银鱼卵膜孔结构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扫描电镜下,大银鱼成熟卵卵膜孔区域呈现奇异的放射沟脊状结构。在授精开始的30秒内,测得卵膜附近约86%的精子沿着凹沟进入精孔管;还拍摄到了通过卵孔中心的纵切面映象,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验证了卵膜孔的这种结构,为精子的云集和进入精孔管所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于泥鳅之后又发现了一种真骨鱼,其精子入卵除化学因素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机械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62.
在原有的生物大分子序列比对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图论中的关健路径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两寡核苷酸序列间最大配对程度的算法。采用此算法结合生成并测试的方法,能够寻找给定长度的一组适用于DNA计算的寡核苷酸序列。同时采用DNA芯片杂交方法验证了用该算法设计的一组序列的杂交特异性。  相似文献   
63.
甲羟戊酸激酶是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酶。根据滇龙胆转录组甲羟戊酸激酶基因Gr MK序列,设计一对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该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Gr MK,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重组蛋白在37℃、1.0 mmol/L 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r MK蛋白为甲羟戊酸激酶家族成员,具有MK蛋白保守结构域:乳糖激酶/高丝氨酸激酶/甲羟戊酸激酶/磷酸甲羟戊酸激酶(GHMP kinase)N端结构域、C端结构域和ATP结合结构域;Gr MK与长春花Cr MK亲缘关系最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推断大小一致。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r MK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这些结果为Gr MK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胞凋亡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新热点,本就近年来有关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或因子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着重阐述了bc1-2、myc、p53和APO-1/FasTGFβ1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作用,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提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65.
重组质粒转染蟑螂对黑胸大蠊浓核病毒的拯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lassmilk法纯化PfDNV dsDNA,在其3′端和PstⅠ切开的pUC119质粒的3′端分别加dG和dC尾,连接、转化、筛选得到分子量为8.7kb的重组质粒.通过酶切证明插入DNA为PfDNV全基因组DNA.利用DEAE-dextran转染技术,将此重组质粒导入黑胸大蠊幼虫体内,此重组质粒能使虫体发病死亡.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发现虫体细胞内存在大量的病毒粒子.同样,在免疫扩散实验中虫体PBS浸出液能与抗PfDNV的抗体产生沉淀线.用重组质粒感染致死的虫体喂食健康黑胸大蠊,也能使其发病死亡,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在细胞内增殖的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对其他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皮肤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查了IL-6基因敲除鼠(IL-6^-/-鼠)和正常野生型鼠(IL-6^ / 鼠)皮肤损伤后损伤区组织内不同时间的白细胞介素-1α(Interl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角质细胞诱导因子(Keratinocyte chemoattractant,KC)、单核细胞诱导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以及单核细胞诱导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这5种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不论是IL-6^-/-鼠还是IL-6^ / 鼠,其被检因子的基因表达都以第3d为高峰,第6d则明显下降;同时,在损伤后的第3d和第6d,IL-6^-/-鼠的5种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L-6^ / 鼠,而在损伤后的第1d,只有MIP-1α和KC的水平低于IL-6^ / 鼠,而且,IL-6^-/-鼠的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也稍迟于IL-6^ / 鼠,但皮肤的损伤仍可完全修复。上述结果显示,IL-6在小鼠皮肤损伤过程中诱导其他5种被检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皮肤损伤的修复,但IL-6基因缺失也不会严重影响皮肤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7.
通过介绍环境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概述了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的内容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在应用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特异抑制剂ML-7抑制了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后,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仍可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SM3)发生迁移.为了进一步阐明其信号传导途径,应用多种信号抑制剂,采用免疫印迹、Boyden小室和提取细胞膜蛋白等实验方法,对上述迁移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PTX(Gi蛋白抑制剂)、U73122(PLC抑制剂)、staurosporine (PKC抑制剂)、PD98059(ERK1/2抑制剂)和SB203580(p38抑制剂)分别可拮抗上述AA诱导的SM3细胞迁移作用,而SP600125(JNK抑制剂)的作用较弱.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A可提高SM3细胞中PKC(ε)、ERK1/2、p38和JNK信号的磷酸化水平,呈时间依赖性, PTX或U73122可抑制上述作用;staurosporine可抑制由AA 引起的ERK1/2和JNK的磷酸化水平增强,但对p38的磷酸化水平无影响.还发现AA可促进PLCβ2的细胞膜移位, PTX可抑制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当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被抑制后, AA可通过Gi蛋白的活化促进PLCβ2向细胞膜移位,进而通过激活PKC(ε)、ERK1/2、p38和JNK等信号转导途径而诱导SM3细胞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69.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端粒酶(telomerase)是维持端粒长度必需的一种逆转录酶,在细胞增殖、衰老、永生化 和癌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发生明显变化,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和很 强的活性,成为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X蛋白(HBx )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Bx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致癌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分子机制 ,即激活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为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使细胞发生永生化而癌变.因此 ,详细阐明HBx与hTERT的关系对于揭示乙肝病毒致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HBV的分子 结构和HBx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HBx与hTERT及其调控因子的关系进行了 归纳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阐明HBx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70.
RNA干扰在抗乙肝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我国现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 000多万乙肝患者,其中约有20%~40%的患者经过多年慢性炎症的反复发作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然而,至今人们仍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彻底治愈慢性乙肝的特效药物.自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建立以来,人们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研究结果表明,RNAi可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靶向目的基因的不同RNA干扰片段所沉默的效率不同.关于将RNAi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人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NAi发生"脱靶"的现象是临床应用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