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松针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采自四川夹江的马尾松叶(Pinus massonianaLams.)中分离得到二个化合物,经IR1、H NMR1、3C NMR、2D-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ent-8,13-epoxylabd-14-en-19-oic acid(1)和槲皮素(2)。均为首次从马尾松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2.
【目的】驯化得到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SM-1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具有较高生长活力的突变菌株,并认知喜温嗜酸硫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基因组可塑性。【方法】利用实验室长期进化实验对菌株进行3个温度的驯化:37、40、45°C。运用454测序技术对驯化获得的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驯化株基因组单核苷酸位点变化(SNPs),对包含位点变化的基因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与温度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长期驯化,得到了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具有较高活力的菌株;重测序结果发现,SM-1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不同温度(37、40、45°C)生长的菌株中,基因组中分别有418、384和34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累计变化,其中3个温度下有20个相同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分布于编码重金属和毒性抗性系统、DNA甲基化和蛋白乙酰化酶、核酸代谢相关酶类等相关基因上;相比而言,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37、40°C)下生长菌株特有的位点变化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以及DNA/RNA稳定性相关基因;其中,2个低温菌株共同发生位点变化的基因有3个,其中两个编码转座相关的蛋白Atc_1031与Atc_1623,另一个编码假想蛋白Atc_1130,该蛋白分别与外膜蛋白组装因子B和二硫键形成蛋白具有23%和35%的相似性。另外,不同生长温度下相关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也发生变化。【结论】喜温嗜酸硫杆菌SM-1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对于其基因组变化的研究结果为认识微生物温度适应性提供了组学数据。本研究揭示喜温嗜酸硫杆菌(At.caldus)SM-1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适应向低温过渡生长,既包括微生物通用的环境适应机制,也存在菌株特有的温度适应途径。  相似文献   
63.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催化两分子超氧自由基歧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被Mn3+SOD氧化成分子氧的反应以扩散的方式进行。超氧自由基被Mn2+SOD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以快循环和慢循环两条途径平行进行。在慢循环途径中,Mn2+SOD与超氧自由基形成产物抑制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被质子化而缓慢释放出过氧化氢。在快循环途径中,超氧自由基直接被Mn2+SOD转化为产物过氧化氢,快速循环有利于酶的复活与周转。本文提出温度是调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进入慢速或者快速循环催化途径的关键因素。随着在生理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升高,慢速循环成为整个催化反应的主流,因而生理范围内的温度升高反而抑制该酶的活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双相酶促动力学特性可以用该酶保守活性中心的温度依赖性配位模型进行合理化解释。当温度降低时,1个水分子(或者OH-)接近Mn、甚至与Mn形成配位键,从而干扰超氧自由基与Mn形成配位键而避免形成产物抑制。因此在低温下该酶促反应主要在快循环通路中进行。最后阐述了几种化学修饰模式对...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的103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比阿培南0.3 g ,每 8 h给药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血必净50 mL,每天两次。检测两组的炎症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IL-6水平,应激激素:皮质醇(Cortisol, Cor)、人血管紧张素Ⅰ(Human angiotensin I, AngⅠ)、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和人血管紧张素Ⅱ(Human angiotensinⅡ, AngⅡ)水平,肺功能:第一秒最大呼气量(Maximum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1、TNF-α、IL-6、Cor、AngⅠ、NE和AngⅡ水平水平均明显降低,FEV1、FEV1%pred和FEV1/FVC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对重症肺炎有显著的疗效,不但能明显改善肺功能,还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5.
种子雨组成及其动态变化是植物种群自然更新的一个关键阶段。2011年和2012年8-12月,在秦岭南坡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壳斗科的四种优势植物(板栗、锐齿栎、栓皮栎和小橡子)的种子雨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壳斗科四种植物的种子雨均起始于8月中上旬,至11月中下旬结束,种子掉落高峰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之间,其中板栗的各类型种子雨掉落高峰均要早于其它三种植物;(2)无论2011年还是2012年,锐齿栎、栓皮栎和小橡子的各种子雨类型在时间动态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板栗的各种子雨类型在时间动态上则差异并不显著;(3)四种植物的种子雨动态在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2011年各类型种子雨掉落密度远远大于2012年(栓皮栎除外),推测2011年可能是种子产量的相对丰年。  相似文献   
66.
干细胞(Stem Cells)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对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专利数据库收录的1975-2013年世界范围内申请的干细胞技术专利进行了数据计量分析,给出了干细胞专利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发重点分布、机构分布等,揭示了已展现出明显优势的干细胞技术的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得到的结果可为这种新技术的研发决策提供支持与依据。研究发现,干细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和中国对干细胞领域研究资助力度持续加大,美国和日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正处新一轮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7.
探讨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及成分芹菜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选用肺癌A549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及芹菜素作用下,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结果显示,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及芹菜素对A549的生长抑制率:24 h分别为31%、34%,48 h分别为45%、5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A549细胞经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处理后主要阻滞在G2期,而芹菜素能明显引起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较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甚至细胞脱落,视野内细胞核数明显减少。该研究结果显示,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及芹菜素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68.
张旭  李晴 《生命科学》2014,(11):1176-1186
真核生物中的DNA复制,不但要保证DNA编码的基因组信息高保真复制,也要保证染色质结构所蕴含的表观遗传组稳定传递,这个过程对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时至今日,人们对DNA复制的机制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对染色质复制以及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的了解才刚刚开始。组蛋白是染色质结构中最主要的蛋白组成部分,其上面丰富的转录后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核心方式之一。从最近几年组蛋白的修饰研究进展入手,主要综述在DNA复制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如何参与染色质复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69.
研究异甘草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为其治疗肺癌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取对数生长期人肺癌NCI-H460细胞,用不同浓度异甘草素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PCR array检测肺癌相关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p65,IκBα、IκBβ、Bax、Bcl-2表达量变化;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异甘草素对NF-κB p65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能有效抑制人肺癌H460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NF-κB p65入核使其不能发挥转录活性,最终影响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1995年晚季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基肥对华南稻区晚籼稻旱育秧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播种密度和5种基肥构成的10个处理中,秧苗叶龄、苗高和假茎宽等均无明显差异。在播种量为125g m-2条件下,虽然秧苗的总生长量较低,但其干/鲜重比值仍较播种密度为65gm-2略高;不同处理间的功能叶叶绿素含量(a b)、白根数/株和根活力呈显著差异,其中以沤熟有机肥和高无机肥用量作基肥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低无机肥用量作基肥的处理。因此,在进行旱育秧苗床培肥中,应注意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适当补充无机肥,才能获得根系发达、活力强的健壮旱秧,为移栽后的叶蘖早发打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