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十年变化(2000-2010年)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建亮  钱者东  徐网谷  张慧  王智 《生态学报》2017,37(23):8067-8076
为揭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及变化状况,基于2000年和2010年3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数据,根据生态系统类型转化及其转化幅度,考虑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的重要性,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指数,分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2000年和2010年分别占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7.88%和57.74%,其次为荒漠生态系统,两期占比约17%,其他依次是湿地、森林、灌丛、农田、冰川/永久积雪、海洋、城镇等生态系统类型。2000-2010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湿地面积明显增加,城镇有一定程度扩张,冰川/永久积雪略微减少。总体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基本维持的保护区数量219个,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68.65%,生态系统格局改善的保护区数量略多于退化的数量,10年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保护取得一定效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在基本维持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不平衡性。生态系统改善的保护区多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大娄山、南岭一带,而东部省份、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一带生态系统退化的保护区数量较多,主要是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等类型自然保护区。最后,提出3点建议为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2.
设施蔬菜栽培是当前主流种植方式之一。因为设施菜地常年处于一种高温、高湿、高肥料投入的半封闭状态,其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土壤环境介质的复杂性、重金属污染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分布的特异性,国内外学者对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尚未建立起一个全面和详尽的体系,针对设施菜地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的相关报道也较少。文章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设施菜地重金属源解析应用情况,并针对现有设施菜地重金属定量源解析应用较少的情况,筛选适用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概述,同时对设施菜地中重金属源解析方法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能够从源头解决设施菜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3.
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是Ca2 /CaM依赖性的异源二聚体蛋白磷酸酶,它属于pp2B类。钙调磷酸酶的A亚基为保守性不强的催化亚基,B亚基为调节亚基。研究表明,内向K 通道蛋白磷酸化后被激活,钙调磷酸酶使通道蛋白去磷酸从而阻止K 进入细胞。钙调磷酸酶正是通过抑制Na 内流或其它阳离子进入细胞质从而提高植物耐盐性。全球约有40%的可灌溉土地受到盐碱的威胁,如何提高盐碱地农作物的产量,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钙调磷酸酶有抑制阳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其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最初认为,钙调蛋白(CaM)是…  相似文献   
224.
大剂量精制蝮蛇抗栓酶冲击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是卒中及心肌梗死的信号。近年来 ,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揭示 TIA后 ,虽然无后遗症状和体征 ,但仍遗留大脑高级神经功能异常 [1]。故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 ,对频发的TIA病人更应重视。我们于近年来应用大剂量精制蝮蛇抗栓酶 ( Svate- 3)治疗频发的 TIA病人 42例 ,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1 995年 1 0月至1 998年 9月在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频发的 TIA病人76例 ,诊断均符合 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之标准。其中颈内…  相似文献   
225.
构建重组 FN多肽 CH50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体内表达 ,研究其趋化与抗肿瘤作用 .采用重组 DNA技术构建表达质粒 ;体内进行基因转染 ,采用 RT- PCR鉴定导入基因的表达 ;通过肝素亲和层析、SDS- PAGE和 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 ;腹腔细胞计数、Giemsa染色分析以及肌肉组织切片与染色观察体内基因转染后的趋化作用 ;小鼠黑色素瘤模型研究基因转染抑制肿瘤的作用 .从 CH50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多肽的 c DNA,5′端加上小鼠 IFN- 5′端非编码区和信号肽编码区的 c DNA,3′端加上人 FN c DNA的 3′端非编码区 ;将重组 c DNA插入 p REP8质粒 ,即构建出p CH50 3质粒 .巨噬细胞在体内经 p CH50 3转染 ,然后在体外培养 ,能够产生 CH50多肽 .以p CH50 3分别进行腹腔基因转染和肌肉内基因转染 ,均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p CH50 3体内转染可以使小鼠腹腔内黑色素肿瘤结节数降低 50 %~ 60 % . CH50真核表达载体 p CH50 3可在小鼠体内表达 ,体内基因转染可趋化免疫细胞和抑制肿瘤结节形成 ,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226.
LC3(包括LC3/GABARAP蛋白家族所有成员)的脂质化修饰是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LC3完成脂质化修饰后,由水溶性形式转化为膜结合形式,在自噬小体的形成、自噬底物的招募和自噬小体-溶酶体融合等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营养状态和病原菌入侵在内的多种细胞内外刺激信号均可参与调控LC3的脂质化修饰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质化的LC3不仅可以靶向细胞内双层膜的自噬小体,也可以靶向细胞内多种单层膜结构,如吞噬体和溶酶体等,参与调控细胞的内吞和微自噬等生物学过程.本文将围绕LC3脂质化修饰的机制和功能综述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7.
目的:研究不同补液方式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 年6 月到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 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3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组和II组,每组65 例,I组给予限制性液体补充,II 组给予充足 液体补充,比较两组输液量、输血量、平均动脉压、心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结果:I 组输液量、输血量、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显 著低于II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 组死亡率为18.5%(12/65)显著低于II组的38.5%(25/65),比较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I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11/65)显著低于II组的36.9%(24/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限制性液体补液应用于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效果较好,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8.
小麦叶片内蛋白质和核酸的标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生长、发育、分化、衰老及其对逆境的适应过程中,核酸与蛋白质代谢(合成与降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放射性核素标记前体(标记核苷与标记氨基酸)的掺入是研究这些大分子生物合成的主要手段,而以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进行标记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但国内植生手册及实验指导,均未介  相似文献   
229.
核仁磷蛋白基因(nucleophosmin,NPM1)突变是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改变,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讨NPM1突变参与调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分子机制,将表达质粒pEGFPC1-NPM1-mA转染THP-1细胞系,筛选稳定表达NPM1突变蛋白的白血病细胞株(THP-1-mA)。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了THP-1-mA细胞与亲代细胞间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具有体外高侵袭能力的THP-1-mA组细胞MMP-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而MMP-9 mRNA表达水平虽有所增高,但蛋白表达水平却明显降低。同时,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相比,THP-1-mA组细胞TIMP-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IMP-1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NPM1突变参与调控的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0.
乌塌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乌塌菜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试验和正交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PCR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数进一步优化,最终确立了适合乌塌菜ISSR 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和程序。即20 μL PCR反应体系含:30 ng模板DNA,0.50 μmol·L-1引物,0.25 mmol·L-1 dNTP,1 mmol·L-1 Mg2+,1.0 U Taq DNA聚合酶。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50℃退火1 min,72℃延伸90 s,3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这一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乌塌菜进行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