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麦-中间偃麦草59个杂交后代种质系中,筛选出6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line 0605,line 0607,line 0609,line 0610,line 06ll,line 0625),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白粉病抗性、细胞学和RAPD鉴定。形态学结果表明:6个双体异附加系农艺性状较好地结合了双亲的优良特点;细胞学结果表明:6个双体异附加系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2II;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209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引物分别能在6个异附加系中稳定地扩增出不同的特异带型,可以作为各个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line 0605表现免疫,line 0610和line 0625表现高抗,line 0607表现中抗,line 0609和line 06ll表现中感。  相似文献   
92.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质粒pBILRA转化烟草(NicotianatabacumL.),该质粒含有由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引导的筛选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及石蒜凝集素基因(lra)。通过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25株独立转基因烟草植株。Westernblot分析表明,石蒜凝集素蛋白在不同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不同。对转基因T1代植株的遗传分析表明,lra基因在大多数独立转基因植株后代中以孟德尔31的分离比方式遗传。抗虫试验表明,表达较高水平石蒜凝集素蛋白的转基因烟草对桃蚜种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首次报道了表达石蒜凝集素基因的烟草对蚜虫具有抗性。石蒜凝集素基因可用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3.
锦鸡儿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锦鸡儿属的多种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该研究以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为材料,选择宁夏银北西大滩核心试验站的盐渍化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锦鸡儿建植1年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以了解该类植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及生态效应。结果显示:(1)种植锦鸡儿1年能够显著降低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和pH,提高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2)种植锦鸡儿不影响其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但小叶锦鸡儿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香浓指数最低。(3)不同种锦鸡儿对盐碱地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有所不同,小叶锦鸡儿根际/非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分别与对照土壤以及柠条、中间锦鸡儿根际土壤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包括假黄色单胞菌属、新鞘氨醇菌属及根瘤菌属在内的12个优势细菌属的相对丰度在小叶锦鸡儿非根际土壤中显著增加。(4)db-RDA分析表明,盐碱地土壤全盐、全氮及全磷含量分别解释了锦鸡儿非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异信息的23.5%、25.4%和22.2%,3种因子累计共解释48.5%的细菌群落变异(P0.05),但这些因子对锦鸡儿根际细菌群落的变化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种植锦鸡儿属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改良效果,且不影响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但不同种锦鸡儿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减压病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 group)、HBO预处理组(HBOP group)、减压组(DCS group),每组8只。连续进行HBO预处理5天后进行减压病模型制备,取左侧肺组织进行湿干重比值测定,右侧肺组织用于病理实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Bcl-2、Bax、Caspase-3与MMP-9阳性细胞表达,并对bcl-2/bax值进行分析。结果:减压组肺组织Bax、Caspase-3与MMP-9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而Bcl-2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高压氧预处理组与减压组相比,Bax、Caspase-3与MMP-9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Bcl-2阳性细胞表达增加(P0.05);大鼠肺组织减压组与高压氧预处理组Bcl-2/Bax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减压组相比,高压氧预处理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HBO预处理可以减轻减压对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对减压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采用NANOG短发夹RNA(shRNA)转染CD133+Eca-109食管鳞癌肿瘤干细胞,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及NANOG对食管鳞癌干细胞的基因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法分离食管鳞癌干细胞并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分选效果。采用针对NANOG不同m RNA序列的两个shRNA分别转染食管鳞癌干细胞设为sh-N1组和sh-N2组,同时将转染不针对任何m RNA序列的质粒设为对照NC组。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NANOG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活死细胞染色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并通过计数检测细胞成球能力。NANOG表达水平、CCK-8实验测得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正常培养的Eca-109食管鳞癌细胞CD133、CD44的表达水平1.03±0.02,1.02±0.02明显低于悬浮培养分离后肿瘤干细胞球中的表达10.12±0.19,9.21±0.26,(t=-79.952,-57.919;P均<0.01)。Western-Blot方法检测所得CD133、CD44表达结果与RT-PCR一致。shRNA转染食管鳞癌干细胞后,CCK-8实验结果显示,sh-N1组和sh-N2组细胞于24、48、96 h测得的A值分别为(0.33±0.02,0.52±0.04,0.61±0.04,0.81±0.03),(0.33±0.02,0.45±0.04,0.53±0.04,0.72±0.07),较对照NC组(0.9±0.01,1.41±0.01,2.31±0.02,3.12±0.07)下调(F=1121.33,525.73,1022.16,1198.29;P均<0.01),但并未出现细胞凋亡;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球计数结果显示,sh-N1组和sh-N2组(12±1,16±2)细胞形成肿瘤干细胞球的能力较NC组(80±3)降低(P<0.01)。结论 NANOG敲低对食管鳞癌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有望成为针对食管鳞癌的有效靶向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6.
颗粒体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但PGRN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无报道。为探究PGRN在黑色素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稳定敲低PGRN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B16-PGRNlow。MTS法和Brd U掺入结合流式细胞(计量)术分析证明,敲低PGRN不影响B16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将B16-ctrl(对照)和B16-PGRNlow细胞分别皮下接种野生型(WT)和PGRN敲除(KO)的C57BL/6J小鼠,比较观察黑色素移植瘤体积大小。移植瘤形成20 d后,与B16-ctrl细胞接种的移植瘤比较,无论在WT还是在KO荷瘤小鼠,B16-PGRNlow形成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WT鼠:P<0.05;KO鼠:P<0.01)。然而,比较B16-PGRNlow或B16-ctrl在WT鼠与KO鼠形成的移植瘤体积大小,并无显著差异,提示B16肿瘤细胞PGRN而非宿主PGRN影响移植瘤的生长。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荷B16-PGRNlow移植瘤的WT型小鼠脾和淋巴结中,CD4+、CD8+T细胞数(百分比)比荷B16-ctrl移植瘤的WT鼠脾和淋巴结的CD4+、CD8+T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P<0.01),而在KO鼠却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证明,敲低肿瘤细胞PGRN可抑制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上述结果还提示,抑制PGRN在黑色瘤的表达可引起脾和淋巴结CD4+和CD8+T细胞增加,提高宿主的细胞免疫能力。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的发现为PGRN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西安市冠心病(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CHD患者;采用膳食频率调查表,根据每日食物摄入种类及数量计算各种膳食脂肪酸供能比;测定体格指标和空腹血脂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152名,平均年龄60.91±10.94岁,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供能比分别为7.9%±2.4%、16.6%±7.8%、11.4%±5.6%。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清ApoA呈正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DL C)比值随膳食MUFA供能比上升而下降(P<0.05)。膳食SFA和PUFA供能比分别与LDL C、HDL C等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HD患者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相关,提示提高膳食MUFA供能比,对改善CHD患者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Smad3基因剔除导致小鼠骨关节炎。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Smad3基因缺失导致骨关节炎形成的分子机制,寻找骨关节炎发生早期的分子变化。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肽质量指纹谱技术对Smad3基因剔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血清蛋白质组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其中7个表达差异蛋白质进行了鉴定,并探讨了所鉴定蛋白质与骨关节炎发生的关系。为揭示SMAD3介导的TGF-β信号在骨骼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线索。   相似文献   
99.
PD-1胞外段cDNA在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其功能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D-L/PD-1是参与肿瘤免疫逃避的一条抑制性信号途径。为了用可溶性的PD 1受体阻断PD-L/PD-1的相互作用 ,将小鼠PD-1胞外段 (aa1-aa167)作为独立可溶性分子进行了真核表达 ,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构建了编码小鼠PD-1胞外段cDNA(sPD 1)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PD-1A和编码sPD-1-GFP重组蛋白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PD-1B ;细胞转染实验表明其表达产物主要是分泌到细胞外的可溶性产物 (sPD-1)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sPD-1可有效结合PD-1配体 ;肿瘤细胞杀伤实验表明 ,sPD-1作用于肿瘤细胞或在脾淋巴细胞激活过程中作用于淋巴细胞 ,均可增强Hsp70-H22抗原肽复合物激活的脾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sPD-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在肿瘤局部表达抑制性共刺激分子的可溶性受体 ,拮抗肿瘤微环境中负调节因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提供了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细胞内质粒DNA同源重组方法, 将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构建于E1, E3区缺失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上, 获得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HGF)的重组腺病毒Ad-HGF. 在293细胞中扩增后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扩增制备Ad-HGF和Ad-GFP(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然后, 用Ad-GFP和Ad-HGF体外分别转染原代培养的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 观察体外转染效率及表达, 并以新西兰兔耳瘢痕为体内模型, 观察局部瘢痕组织中一次性注射Ad-HGF后对已形成瘢痕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 (ⅰ) Ad-GFP感染原代培养兔瘢痕成纤维细胞后, 3 d时转染效率为(36.8 ± 14.1)%, 并持续表达20 d以上. (ⅱ) 用ELISA方法检测Ad-HGF感染原代培养兔瘢痕成纤维细胞后HGF的表达, 结果感染后3 d表达量约为76 ng/4.0 ´ 105细胞. (ⅲ)用兔耳瘢痕模型观察在瘢痕内注射不同剂量(8.6 ´ 109, 8.6 ´ 108, 8.6 ´ 107, 8.6 ´ 106 pfu)的Ad-HGF, 于注射后第32天肉眼可见Ad-HGF治疗组瘢痕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变薄, 甚至与周围皮肤在同一水平. 这一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大、中剂量组(8.6 ´ 109, 8.6 ´ 108 pfu)治疗前后瘢痕肥大指数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尚可见不同程度再生的丛状新生毛, 低剂量组(8.6 ´ 107, 8.6 ´ 106 pfu)治疗后瘢痕肥大指数有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多数瘢痕大小无明显变化. 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显示, 治疗组真皮中纤维组织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可见毛囊及皮脂腺的存在; 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大剂量组创口中胶原纤维薄且稀少, 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创口中仍有丰富的大而粗的Ⅰ型胶原. (ⅳ)治疗兔体内未检测到抗HGF抗体的存在. (ⅴ) 局部应用Ad-HGF所介导的基因只在局部表达, 不累及远隔的器官和组织, 也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结果提示, 以腺病毒介导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病理性瘢痕在整形外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