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 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 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 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 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分析了3条岛礁带上瓦氏马尾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1)在地区尺度上, 高浊度和高波浪能的水域环境限制了瓦氏马尾藻的分布与生长, 导致浙北近岸的瓦氏马尾藻仅分布在第二条岛礁带这一狭窄的分布带上。依据瓦氏马尾藻最低适宜生长水温要高于10 ℃的特性, 我们可以推断出舟山群岛的绿华岛可能是我国特有种瓦氏马尾藻分布的最北部端线。(2)在站点尺度上, 岛礁东南向瓦氏马尾藻定生密度明显低于西北向, 这与调查站位所受风浪影响的方位和强度相一致。在第二岛礁带上的4个岛礁北向瓦氏马尾藻的平均株高仅为26.3 cm, 说明瓦氏马尾藻不适宜在高波浪能生境中生存。(3)在站点尺度内, 第二岛礁带上浊度最低的北渔山岛瓦氏马尾藻有较大的垂直分布范围, 且定生深度达到了6.4 m, 而浊度高的近岸岛礁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小。瓦氏马尾藻株高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由此推测, 瓦氏马尾藻虽不能耐受强光, 但光照对瓦氏马尾藻的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与同海区铜藻的垂直分布格局相比, 瓦氏马尾藻具有一定适应高浊度、高沉积物环境的能力。因此, 在浙北近岸海域瓦氏马尾藻是较适合进行生态移植修复的种类。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巫山玉米洞遗址为例,对石灰岩石器进行复制与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些石灰岩在石器打制层面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石灰岩石器在常规的砍砸、切割、挖掘等行为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和效率。通过实验标本与遗址出土石器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应存在优选天然毛坯直接使用而形成的“使用石器”,类型主要集中在砍砸器和手镐等重型工具,但二次加工的石器比“使用石器”更为有效耐用;有尖类石器在作用于硬性对象或结构不稳定、受力不均时容易产生残损,与出土有尖类石器较高的残损率相吻合;把手修理在石器使用过程中显得非常必要,为遗址出土石器普遍存在把手修理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3.
【背景】血红素加氧酶-1 (HO-1)具有抗氧化应激、抗凋亡和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效应,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目的】构建表达HO-1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并优化其表达培养条件,实现HO-1高产率的表达。【方法】PCR法克隆集胞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的HO-1基因(ho1),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o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单因素实验优化表达培养基的种类、诱导剂添加时间、诱导培养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诱导培养温度。【结果】构建了表达HO-1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ho1菌株,用甘油(GY)培养基培养至菌体浓度OD_(600)约为0.8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诱导,30°C诱导培养6 h,HO-1的表达量最高,Ni-NTA柱分离纯化得到的HO-1收率占细胞总蛋白的10.9%。【结论】获得了可溶性表达HO-1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及其较佳的培养条件,为进一步研究集胞藻来源的HO-1的酶学性质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建民  张彦定 《动物学报》1996,42(3):237-243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着重探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形态,计数及分布。结果表明,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符合脊椎动物的基本模式。视我膜总厚度为143μm。感光细胞总数约250只,几乎全是视杆,似视锥的光感受器不超过3%。神经节细胞总数21万,从节细胞等密度图上看出在视盘背侧沿鼻颞独有一个高密区,即视条。比较神经节细胞的密度分布及光 镜和 感光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分布,认为发髭蟾视网膜的  相似文献   
35.
灰树花多糖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反应调节剂,灰树花多糖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灰树花多糖药理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6.
当前,国内各级医院,都不同程度地配置了各种类型的冰冻切片机,以利解决临床的快速诊断问题。但是,由于技术人员的技术经验参差不齐,又没有正式的冰冻切片技术训练课程,致使机器虽然配置了,技术力量仍跟不上去的问题。如何掌握好这一门技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呢...  相似文献   
37.
附睾内液体微环境对精子的成熟和贮藏是相当重要的。附睾液体的形成取决于附睾上皮的吸收与分泌功能,而先前的实验已经证明:这些吸收与分泌的活动是受到除神经激素以外旁分泌与自分泌的调控。虽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很多组织上旁分泌与自分泌的作用已多有报导,但其在附睾的存在及作用仍鲜为人知。本综述总结了本实验室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例如,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分析,分子生物学及短路电流电生理学方法,我们得到的结果显示了RAS主要成员在附睾的分布(Fig.1)和表达,并阐明了血管紧张素II对附睾阴离子分泌的调控作用(Figs.2&3)。本综述还就血管紧张素II对附睾旁分泌与自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Fig.4),以及对精子功能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我国华东沿海4种石磺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华东沿海分布有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4属4种石磺,后3种为我国大陆沿海新纪录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暂养分别观察了其生态习性及外部形态,测定外形主要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解剖比较4种石磺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内部结构。结果显示,4种石磺的生活区域分别从潮间带中潮区至高潮区再到潮上带而呈现梯度分布状态,生活区域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性、呼吸方式的不同;4种石磺外部形态差别明显,身体背部和腹足的颜色不同,平疣桑椹石磺没有背眼,腹足灰黑色或灰白色,惟紫色疣石磺有树枝状鳃;在内部结构中,平疣桑椹石磺无阴茎附属腺,里氏拟石磺无阴茎牵引肌且与紫色疣石磺一样不具有肛门腺。主要生物学性状数据分析得出足长和足宽是典型代表数据,判别分析得出呼吸孔至身体末端距离与肛门至呼吸孔距离的比例是属种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观察指标,从外形及内部主要结构比较发现将它们分属4个种是准确的。外部形态的特殊结构以及内部结构主要差异可作为石磺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比较我国华东沿海石磺的形态学差异能为石磺科贝类模式种资料的重新修订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9.
巫山情结     
贺存定 《化石》2010,(3):64-67
初次知道巫山,是在元稹《离思五首》第四首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索物以托情,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世间无与伦比,这是何等的感情、何等的地方啊!让年轻的我迷恋和神往。著名的长江三峡即从巫山穿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巫峡(三峡之一),  相似文献   
40.
微囊藻毒素在滇池鱼体内的积累水平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鱼体内微囊藻毒素(MC)的积累水平及其分布特征,2003年4月和9月份两次在滇池试验区采集了鲢、鳙和草鱼等鱼种,用ELISA方法对鱼体中肝、肾、空肠、胆、肌肉等不同组织中M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C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且主要分布在鱼体的肝肾脏和消化道等器官,而肌肉和非消化道器官中毒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同鱼种不同组织对MC的富集程度也明显不同,鲢鳙中肝脏和肾脏这两个主要的靶器官对MC的蓄积能力就远高于草鱼。同时,不同季节MC在鱼体内的积累水平也明显不同,4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普遍低于9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最后按照WHO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的建议进行推算,所有鱼肉中的MC均没有超过其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0.04μg/kg人体重),初步推断鱼肉中MC暂时还未危及到人体健康,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