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血红素加氧酶-1 (HO-1)具有抗氧化应激、抗凋亡和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效应,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目的】构建表达HO-1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并优化其表达培养条件,实现HO-1高产率的表达。【方法】PCR法克隆集胞藻(Synechocystissp.)PCC6803的HO-1基因(ho1),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o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单因素实验优化表达培养基的种类、诱导剂添加时间、诱导培养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诱导培养温度。【结果】构建了表达HO-1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ho1菌株,用甘油(GY)培养基培养至菌体浓度OD_(600)约为0.8时,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诱导,30°C诱导培养6 h,HO-1的表达量最高,Ni-NTA柱分离纯化得到的HO-1收率占细胞总蛋白的10.9%。【结论】获得了可溶性表达HO-1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及其较佳的培养条件,为进一步研究集胞藻来源的HO-1的酶学性质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性质以及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新型生物杀虫剂--刺糖菌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性质以及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在分子物质,具有或优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理化特性,作为一种绿色天然产物。极有可能取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阔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种类,着重介绍它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微生物转化工艺,将连翘苷转化为活性更高的连翘脂素.结果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LB菌株,转化连翘苷为连翘脂素的专一性较高.经培养基主要组成和转化条件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组成为:蔗糖7 g/L,(NH4)2 SO45 g/L,NaCl 5 g/L,KH2 PO45 g/L,MgSO41 g/L,MnSO40.5 g/L,pH 6.0.LB菌株经产酶培养后,过滤收集菌体悬浮于2倍发酵液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2 g/L的底物连翘苷,于30℃、200 r/min转化20 h,连翘脂素的转化得率可达94.1%.利用微生物将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具有方法简单、转化得率高、产物容易纯化和副产物少等优点,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了小鼠腹水来源的抗乙肝核心抗原单克隆抗体,对上样缓冲液的pH和离子强度、洗脱液种类和洗脱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降低pH分步洗脱时,最佳上样缓冲液为pH8.0,20mmol/LPB+0.5mol/LNaCl,抗体在pH5.0被洗脱下来,抗体回收率80%,纯度85%。采用咪唑浓度梯度洗脱时,最佳的上样缓冲液为pH8.0,20mmol/LPB+5mmol/L咪唑,抗体纯度大于95%,回收率65%;在上样缓冲液中不添加NaCl而添加少量的咪唑,更有利于抗体分离。以上洗脱方式都能较好地保持mAb的生物学活性,为该抗体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梅建凤  王普  陈虹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128-130
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知名的菌种保藏机构和组织的网址信息,以期对微生物学研究及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羰基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不对称生物催化中的应用。【方法】对羰基还原酶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推导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 marxianus)CGMCC 2.1977全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pET-28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菌BL21(DE3)-(pET28a-cMCR)和Rosetta(DE3)-(pET28a-cMCR)。【结果】扩增的序列与已报道的mer序列有100%同源性,全长1 038 bp,共编码345个氨基酸。目的蛋白在Rosetta(DE3)-(pET28a-cMCR)得到了高效表达,大小为42 kD。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C,最适反应pH是8,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较差。Ca2+对酶活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且浓度为0.5 mmol/L时效果最好。重组菌可还原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为(S)-4-氯-3-羟基丁酸乙酯[(S)-CHBE],光学纯度为100%,转化率为81.0%。重组菌在制备度洛西汀关键中间体(S)-氮,氮-二甲基-3-羟基-(2-噻吩)-l-丙胺[(S)-DHTP]中也得到初步应用。【结论】从菌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 marxianus)CGMCC 2.1977中克隆获得了羰基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可应用于不对称还原。  相似文献   
10.
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梅建凤  陈虹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14-118
β-苯乙醇是一种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在食品、日化和轻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每年近万吨的β苯乙醇产品基本都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随着人们对天然添加剂的日益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其可以替代的新型生产技术,生物转化法是获得天然β-苯乙醇的最佳途径。概述了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方法,着重介绍β苯乙醇合成的代谢途径、转化的微生物种类和β苯乙醇对酵母细胞毒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