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本实验研充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 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浸杀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化水浸液和浓度达0.60g/L以上的水苏碱处理液均可达到100%的明显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通常使用浓度0.0001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不过益母苹根、茎、叶水浸液的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用0.0001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钉螺2—3d可达100%的死亡率,而用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水溶液处理需要3—5d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叶〉茎〉根。(2)钉螺趋避性研究表明水苏碱和益母草根、茎和叶的处理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而盐酸益母草碱几乎没有作用。由此获得化感作用植物益母草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2.
从湖北恩施地区产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Makino)中得到4个成分,分别鉴定为蛇麻脂醇乙酯(lupeolacetate,1)、β-香树脂醇乙酯(-βamyrin acetate,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其中化合物1、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3.
细菌性痢疾IgY生物学活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异性IgY(卵黄免疫球蛋白)是指从免疫母鸡的鸡蛋中提取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近些年来,IgY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免疫原的种类、免疫方法I、gY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等均有多篇报道[1~3],口服IgY亦成为关注的焦点。口服特异性IgY能够提高机体被动保护免疫力[4,5],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美国学者将变形链球菌IgY用于预防龋齿,国内报道应用轮状病毒IgY治疗婴幼儿腹泻均取得可喜效果。本文利用福氏志贺菌免疫母鸡,提取IgY,并在乳鼠体内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报告如下。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福氏志贺菌B群,福氏2a3、4型菌…  相似文献   
134.
三叶因子: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TFF)家族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蛋白质多肽,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具有耐热、耐酶消化的理化特性。哺乳动物的TFF有三个成员(TFF1、TFF2和TFF3)。黏膜组织,如胃肠道和呼吸道黏膜等是TFF的主要合成场所。生理条件下,TFF的分布具有组织专一性,具有黏膜保护和创伤修复作用。TFF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癌基因在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共有递质。TFF生物学功能存在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单链TFF可通过膜受体而激活相关信号通路,TFF也可以通过与其它蛋白质的结合而协同发挥作用。TFF在临床医学领域主要运用在黏膜保护、黏膜损伤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肿瘤病理的诊断与干预等方面。TFF的作用机制和功能行使相关信号通路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TFF与βγ-晶状体蛋白天然复合物的发现有助于对TFF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建立深Ⅱ度家兔烫伤模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简易高温烫伤装置建立新西兰兔烫伤模型,通过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控制烫伤的深度,进行病理切片做组织学检查,判定烫伤的深度。结果当烫伤温度为180℃,烫伤时间10s,可以建立比较标准的深Ⅱ度家兔烫伤模型。结论使用本方法建立模型方法简单,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6.
桑黄真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真菌桑黄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但研究者对其基源还没有达成共识,多种Phellinus属真菌被当作桑黄入药使用。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桑黄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成功鉴定出一份混淆样品(Phellinus spp-04),并将中国主要使用的桑黄真菌明确鉴定为P.baumii和P.linteus两种,未检测到P.igniarius的使用。依据rDNA ITS序列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3种主要桑黄真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在系统发育树中明确聚为3个独立菌种类群。在3种桑黄真菌rDNA ITS序列中,存在颠换、转换及插入/缺失3种类型的变异位点,分别在P.linteus、P.baumii和P.igniarius中鉴定出9、9、8种rDNA ITS单倍型序列,不同单倍型菌种间遗传分歧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物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应用成品可调式斜颈矫形器矫正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残留畸形的效果.方法:成品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分大、中、小号,且每种型号还可以调节大小和角度.应用对象选择年龄2~18岁手术后仍有明显斜颈畸形患者25例,配戴该矫形器2~6个月,最长12个月,随访1~2年.结果:按疗效标准判定,优20例(80%),良4(16%),尚可1例(4%),均无复发.结论:本矫形器配戴快捷、固定确切、可靠、轻便,具有可调节性,不需取模制作,适用于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患者,可明显提高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38.
半干旱区灌木群落的生物量和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会受到群落自身发展阶段和当年降水格局的耦合作用.这是分析群落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动态以及降水波动对生态系统过程的长期影响效应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研究依靠机理模型计算,同时整合实验观测的结果,从群落发展的多年尺度来研究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动态的耦合变化.在此前提下,通过长期气象数据驱动模型与没有降雨年际波动的数据驱动模型之间的对比,来探索降雨的年际波动对半干旱灌木群落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动态会存在何种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降雨的长期波动以及干旱的影响,使得灌木相对于草本植物而言,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延缓了在毛乌素沙地群落演替后期草本植物成为群落优势种这一格局的出现,增强了灌木作为群落优势种的竞争性.降水的年际波动,会导致丰水年的水分入渗补给与干旱年的土壤水分净支出相互交错,突出体现了土壤的"水库"效应.模拟中群落后期出现的土壤干层的位置从地表开始向下可延伸到2m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9.
张勇  杨宝玉  陈士云 《遗传学报》2006,33(12):1105-1111
分析了来源于农杆菌介导的4个独立的大豆转化系的后代遗传特性。分别采用种子切片GUS染色方法和除草剂涂抹以及喷洒方法检测gus报告基因和抗除草剂bar基因在后代的表达。其中3个转化系T1代gus基因和bar基因能够以孟德尔方式3:1连锁遗传,说明这2个基因整合在大豆基因组的同一位点。这3个转化系在T2代获得了纯合的转化系,并能够稳定遗传至T5代。有一个转化系在T1代GUS和抗除草剂检测都为阴性,但通过Southern杂交证明转基因存在于后代基因组,显示发生了转基因沉默。为了证明转基因沉默是转录水平还是转录后水平,T1代植物叶片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并不能抑制转基因沉默,说明该转化系基因沉默可能不是发生在转录后水平。  相似文献   
140.
中国东北汉族及3个少数民族DYS19和DYS287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勇  张贵寅 《人类学学报》1998,17(3):237-241
本文以中国东北汉族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胶的方法分析了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DYS19的等位基因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东北汉族人群中各等位基因分布较分数A2.9%,B26.09%,C26.09%,D28.98%,E15.94%;东北汉族和3个少数民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