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是我国南方山区常见的杂食性鸟类。为探明其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现状,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和7个核基因非编码区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和江西五省(自治区)的栗背短脚鹎11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所获得的Cyt b基因866 bp和7个核基因内含子序列6 808 bp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Cyt b基因中,共检测到37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占单倍型总数的35.6%,推测这些共享单倍型可能属于祖先单倍型。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79.77%)。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分析结果均支持栗背短脚鹎种群可能曾经历过种群扩张现象。基于7个核基因内含子联合序列的贝叶斯天际线(BSP)分析,推断其种群在大约5.3 ~ 3.7百万年前(Mya)和约0.7 ~ 0.3百万年前(Mya)发生过扩张。基于Cyt b基因的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11个地理种群共分为两支,一支为海南猴猕岭地理种群,属指名亚种(H. c. castanonotus),其他10个地理种群聚为另一支,属H. c. canipennis亚种,并且后者尚未形成显著的地理结构,单倍型网络图分析也获得相似的结果。本研究所用分子数据基本支持两个亚种的分化,对于存在争议的广西南部分布的指名亚种,其分子数据与形态学亚种归属不一致,有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吴奇  韩一生  张振宇  陈伯亮  郭建斌 《生物磁学》2014,(8):1587-1590,1600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是以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而引发的股骨近端和髋臼间发生异常碰撞,从而导致髋关节孟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屈曲和内旋受限,最终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FAI在我国国内为一个较新的概念,临床能得到诊断的病例不多,但实际病例很多,相当一部分的髋关节疼痛是由撞击征造成,平常的药物止痛不能解除持续的撞击,最终会发生骨关节炎。由此早期的诊断及手术干预,可以消除疼痛,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进而推迟或消除关节置换手术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败血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NLR、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5.00%)(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为(6.22±1.05)d、(3.88±0.25)d、(5.10±0.86)d、(8.71±2.05)d,均短于对照组的(8.76±1.53)d、(6.22±0.64)d、(7.53±1.46)d和(11.24±3.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NLR、PCT、hs-CRP、WBC水平为(1.35±0.20)、(0.80±0.34)mg/mL、(3.56±0.62)g/L、(9.12±1.80)×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32)、(2.19±0.73)mg/mL、(9.78±2.64)g/L和(12.26±2.59)×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为(42.77±11.36)%、(41.27±11.26)%、(1.70±0.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0±9.32)%、(35.66±9.40)%和(1.29±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0.00%vs7.50%)(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4.
雌核发育银鲫的受精生物学研究—天然雌核发育银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5.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产生的细胞学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银鲫是行天然雌核发育生殖的鱼类。以往对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一般都认为:异源父本的性状不能或仅能少量地在子代群体中得到表达。但桂建芳等(1991)在人工繁育的异育银鲫群体中发现了具有一整套父本染色体组的复合四倍体鱼,其出现率为0.2%左右。此外,Kobayasi  相似文献   
36.
台州玉环北部沿岸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6年11月(秋季)和2017年4月(春季)在玉环北部沿岸海域渔业调查所获的数据资料,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X2 检验、联结系数(AC)、Jaccard指数(JI)、点相关系数(Φ)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对主要游泳动物物种间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三疣梭子蟹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占绝对竞争优势;重要经济种类刀鲚与长蛸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处于弱势竞争地位.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重叠程度不均匀,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多样化所致.总体联结性分析表明,本海域物种之间呈不显著负关联. X2检验、AC、JI结果均与总体联结性的结果一致且物种之间趋于独立.Φ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结果显示,正联结的种对多于负联结的种对,可能是由于所捕获的大个体海鳗对其他物种产生空间排斥,使得其余14个物种组成的种对间多呈现正联结所致.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5个物种分为5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各物种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要求;不同生态种组的物种之间则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不同的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质循环规律与养分元素的分配格局,将华北落叶松针叶和土壤结合起来,以秦岭地区7年(7a)、12年(12a)、22年(22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综合探究中幼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和土壤的C、N、P含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间土壤C和P含量的差异显著,7a和12a的C和P含量显著高于22a的,N含量差异不显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N、P均呈下降趋势;22a土壤的C∶P和N∶P显著高于7a和12a,说明随着林龄增加,P限制了人工林正常的生长发育,C∶N在林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针叶C差异不显著,N和P差异显著,N和P含量在中龄林中最高;22a针叶的C∶N和C∶P均表现为显著下降,3种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N∶P在6.8—9.3之间,说明幼、中林龄华北落叶松主要受N的限制;华北落叶松针叶和土壤的C、C∶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C∶P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N、N∶P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中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P元素含量低,主要是通过养分的再吸收来满足植株的生长需求,而非通过吸收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38.
荔枝开花与正常成花诱导期的休眠程度密切相关。低温和缺水看来会限制营养生长,并促进花蕾形成。但是也有许多例外的情况,因此可列举出各种因素(结果量、植株营养等)相互作用的例子。业已证实,缚扎枝条(环割)和外源生长素可抑制营养生长和提高开花率,但结果不甚一致。提高开花率最理想的前景,看来是选择能适合于比原产地中国的自然环境更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开花的基因型(或许是长势不旺的基因型)。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深入研究在非诱导条件下,能限制营养生长,并促进营养生长休眠的处理技术,即缚扎枝条、施用生长抑制剂以及控制灌溉和施肥。  相似文献   
39.
影像学检查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肺癌的分期和疗效评估。其中MRI不仅能提供形态学信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磁共振功能成像能提供更多的功能信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最常应用于临床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序列。最初主要应用在神经系统,随着磁共振成像序列的不断发展以及软硬件的开发应用,其在腹部和盆腔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然而胸部DWI成像仍待普及和更多认识。本文就肺部DWI成像在良恶性病变鉴别、恶性肿瘤的筛查、分期、以及治疗疗效评估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对于毕赤酵母菌株在发酵罐中高密度生长,以及对组成型翻译延伸因子-1(TEF-1)启动子指导下HPV16_L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1.5L发酵罐使用不同碳源进行毕赤酵母的高密度发酵,检测在不同碳源利用情况下菌体的增殖动力学,并以Western blot动态分析HPV16_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以甘油作为碳源,菌体细胞湿重可达到510g/L(OD600为189.4),HPV16_L1的表达在72h之前保持高水平;在甲醇和葡萄糖中菌体细胞湿重都可达到220g/L左右(OD600分别为75.3和77.3),甲醇利用下HPV L1蛋白在144h后仍保持较高水平表达,葡萄糖中60h HPV L1表达开始显著下降;在山梨醇作为碳源情况下菌体未能在发酵罐中获得高密度生长;总体上,甘油作为碳源在72h左右可获得最高的目的蛋白收获总量。结论:为实现毕赤酵母高密度生长与异源基因在TEF-1启动子指导下高效表达,以及HPV L1蛋白的简易、有效制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