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5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国兰是中国的传统名花。目前,国兰通常被认为包括墨兰、建兰、春兰、蕙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七种,共有数千个品种。至2010年12月31日止,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登录的以国兰为直接亲本的杂交种已达227个。国兰在我国已有2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我国大陆在国兰杂交育种方面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且进展缓慢。杂交国兰由于超亲的生长优势、丰富的花色花姿,清香的气味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我国国兰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我国国兰杂交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和蛹室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蛹越冬的影响,发现蛹在自然蛹室中能存活30d以上(不超过60d)。处理15d,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蛹的存活率分别降至80%、20%和43%。但处理30、60、90和120d时死亡率均达到100%。调查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土壤含水量中所埋的蛹死亡特征均有一个相同趋势,即发黑、发霉——肿胀——腐烂——残留部分蛹体。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蛹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蛹体含水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尤以在最低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蛹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蛹体含水量最低,分别为(-20.2±1.1)℃、(-11.95±2.5)℃和(57.6±7.7)%。在室外变温条件下,结果初步表明蛹室对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谢花林  李秀彬 《生态学报》2011,31(1):230-238
在我国加速新农村建设阶段,如何协调好村镇建设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成为当前规划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GIS技术,从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灾害防护和人类干扰等4个方面,构建了空间尺度上的生态重要性综合指数,对兴国县长冈乡生态重要性空间进行了评价, 并制定了分区管制的措施,以便从宏观上预防乡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Fischer von Waldheim)和优雅蝈螽G.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精子的超微结构。这两种蝈螽精子头部的顶体复合体由顶体外层、顶体本体和顶体组成,顶体复合体位于细胞核前端,并包裹部分细胞核;颈部具5纵层细胞器;尾部鞭毛轴丝为典型的9+9+2型,线粒体衍生体部分晶状化。暗褐蝈螽精子较短,顶体复合体夹角较大,精子鞭毛横切面直径稍大;优雅蝈螽精子稍长,顶体复合体夹角较小,精子鞭毛横切面直径较小,两种精子超微结构差异不显著,其生殖隔离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红树林植物促生菌SZ7-1 菌株的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树林植物促生菌SZ7-1 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 (PB)设计对影响SZ7-1 生长的11 个营养因素进行评价, 并筛选出显著影响因子:玉米糖浆、酵母膏和K2HPO4; 其次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三因素最优水平; 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该3 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 得到的最佳浓度为: 玉米浆28 g/L、酵母膏14 g/L和K2HPO4 2.2 g/L。在此条件下, 培养20 h 后SZ7-1 菌数达到2.6×1010 CFU/mL, 与优化前基础培养基、LB 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的菌数相比, 分别提高了12.4、2.4 和5.5 倍。  相似文献   
996.
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芽孢杆菌中的β-脱卤酶基因(命名为bhd)。以pET30a(+)为载体、Escherichia coli BL21(DE3)-CondonPlus为宿主菌,实现了bhd的高效表达。使用HisTrapTMFF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β-脱卤酶,分子量约为23.1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纯化的重组β-脱卤酶水解3-氯丙酸制备3-羟基丙酸的最适反应体系为30°C,100 mmol/L,pH 7.0的磷酸钠缓冲液。在最适反应条件下,重组β-脱卤酶的比活为16.2 U/mg,Km和Vmax分别为3.26μmol/L和17.86 mmol/(min.g protein)。在最适反应条件下,以10 mmol/L 3-氯丙酸为底物,反应36 h的转化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997.
中国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回顾了我国树鼩驯养繁殖和研究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状况,提出了今后的工作建议:加强实验树鼩标准化(包括地方和国家标准)的研究、近交系动物的研制、达到商业化树鼩的基础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的研制、人类重大疾病树鼩动物模型研究和建设国家实验树鼩种源基地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MIJ和HFJ大鼠的基因纯合度和遗传稳定性.方法 MIJ大鼠7只,取自F22代基础群中3对种鼠和F22代雄性生殖缺陷鼠1只.HFJ大鼠6只,取自HFJ大鼠F25代基础群中的3对种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927.1-2001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MIJ和HFJ近交...  相似文献   
999.
七星瓢虫触角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瓢虫科食性高度分化。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探讨其触角嗅觉相关基因与食性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七星瓢虫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挖掘嗅觉相关基因,并与已发表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yioctopunctata转录组进行比较。【结果】共获得七星瓢虫触角转录组31 775条unigenes,其中69.71%的序列得以注释,NR数据库中注释最多,为20 539条。据注释信息,挖掘到27个嗅觉相关基因,包括1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 OBP)基因,13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 CSP)基因,4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 OR)基因,7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 GR)基因和2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 SNMP)基因。相对应地,在植食性茄二十八星瓢虫转录组中鉴定到38个嗅觉相关基因,包括七星瓢虫中未发现的1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 IR)基因。在各类型嗅觉相关基因中,茄二十八星瓢虫转录组的OBP基因比例(13.16%)高于七星瓢虫触角转录组的(3.70%),而七星瓢虫触角转录组的GR基因比例(25.93%)则高于茄二十八星瓢虫转录组的(13.16%)。【结论】触角嗅觉相关基因数目不是昆虫食性分化的主因。本研究获得了七星瓢虫触角转录组学资源,初步探讨了嗅觉相关基因同瓢虫食性分化的关系,为了解瓢虫乃至昆虫食性分化的分子基础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筛选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Walker)在不同成虫组织、性别及发育阶段处理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进一步开展朱红毛斑蛾相关基因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不同成虫组织(头、胸、腹、足、翅和触角)、不同成虫性别和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实验材料,对10个候选内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并使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及RefFinder网站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朱红毛斑蛾不同成虫组织基因定量研究中,TUB2>GAPDH>TUBJ>AK>EFlα>ACTIN3>TBP>TUB3>ACTIN2>RPL32,建议以TUB2和GAPDH作为内参基因;在不同成虫性别基因定量研究中,TUB1>EFlα>ACTIN3>RPL32>ACTIN2>TUB2>AK>GAPDH>TUB3>TBP,建议以 TUB1 和EFlα作为内参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基因定量研究中,ACTIN3>TBP>TUB1>EFlα>TUB3>ACTIN2>GAPDH>RPL32>TUB2>AK,建议以ACTIN3和TBP作为内参基因.基于GeNorm分析,最佳内参基因使用数目为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