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王文采  廖亮 《广西植物》2016,36(Z1):61-63
描述了在云南发现的毛茛属一新种,纳帕海毛茛,此种在亲缘关系上与川滇毛茛甚为相近,但茎有1叶或无叶,叶较小,基部截形或心状截形,侧全裂片不等3~5浅裂,花较小,花瓣倒卵形,长4~5 mm,宽2~3 mm,雄蕊7枚而与后者区别。  相似文献   
32.
香气是茶叶的重要品质之一,萜类物质不仅香气好,而且沸点普遍较高,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决定着茶叶的香气品质,也可作为茶叶香型划分的依据。在植物中,倍半萜、多萜醇等通过胞质中的甲瓦龙酸(MVA)途径合成。HMG-Co A还原酶(HMGR)催化HMG-Co A(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生成甲瓦龙酸,是依赖MVA萜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反应。为了有助于理解茶树萜类合成的分子遗传机制,通过RACE-PCR方法从茶树中克隆了一个编码HMG-Co A还原酶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s HMGR1),该序列由1 979 bp组成,包含一个1 72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73个氨基酸。其推定的编码蛋白与橡胶树、旱莲木、人参、荔枝、西洋参、丹参、罗汉果及龙眼的同源蛋白具有80%~82%的序列一致性。利用Cs HMGR1和其它物种HMGR同源蛋白的催化区域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其属于真核生物I类HMGR家族。结构分析表明,Cs HMGR1含有两个跨膜区,推测其与其它真核生物同源蛋白类似地定位于内质网上;含有两个HMG-Co A结合位点、两个NADPH结合位点、四个保守的催化活性残基及一个磷酸化位点,说明磷酸化/去磷酸化很可能也是其活性调节的重要方式。表达分析表明,Cs HMGR1在"大叶龙"叶芽、母株叶芽及花芽都有较强的表达。其表达调控及生理活性对茶叶品质可能有重要影响,并在其功能解析的基础上,有可能作为茶叶品质鉴定及育种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33.
廖亮  陈晔 《植物分类学报》1991,29(2):184-186
本文报道了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在江西发现的核型变异。R.japonicus 的基本核型为2n=14=6m+4sm十4st (2SAT);变异核型为2n=14十1B=6m+4sm+4st (2SAT)十1B和2n=14=6m+6sm(2SAT)+2st。核型变异表现在增加B染色体或第4对同源染色体异形及第6对随体染色体臂比变化。  相似文献   
34.
禺毛茛复合体及其近缘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国产禺毛莨(Ranunculuscantoniensis,DC)复合体及其近缘种8个种的15个居群52个个体的根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1)居群内过氧化物酶谱略有变异,同工酶酶谱或多或少能显示居群特征,供试的8个种中没有任何2个种的图谱完全一致,这说明在处级水平酶谱呈现出高度的分化现象。(2)根据染色体,孢粉和过氧化酶同工酶的资料推测,除R.silerifolius(2x)外,R.  相似文献   
35.
两种过路黄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筱玲  廖亮  陈晔  徐玲玲   《广西植物》1999,19(3):236-238
对国产报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属(Lysimachia)植物过路黄(L.christinaeHance)和疏节过路黄(L.remotaPetitm)的核型进行了首次报道。过路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4=2m+4sm+6st+12t,核型类型“3A”;疏节过路黄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2n=22=4m+6sm+2st+10t,核型类型“3A”。  相似文献   
36.
国产毛茛属三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产三种毛茛属 (Ranunclus)植物进行了核型研究 ,其中昆明毛茛 (RanunculuskunmingensisW .T .Wang)染色体数目 2n=1 4及核型 2n =1 4 =6m +4sm +4st为首次报道 ;匍枝毛茛 (R .repenceL .)核型公式为 2n =4x =3 2 =8m +1 2sm +1 0st+2t,它是由两个不同的染色体组组成 ;刺果毛茛 (R .muricatusL .)核型公式为 2n=8x=64=1 0m +2 2sm +2 8st+4t,它也是由两个不同的染色体组组成  相似文献   
37.
王文采  廖亮 《广西植物》2009,29(4):427-429
描述了在云南发现的毛茛属一新种,纳帕海毛茛,此种在亲缘关系上与川滇毛茛甚为相近,但茎有1叶或无叶,叶较小,基部截形或心状截形,侧全裂片不等3~5浅裂,花较小,花瓣倒卵形,长4~5mm,宽2~3mm,雄蕊7枚而与后者区别。  相似文献   
38.
对中国云南毛茛属(Ranunculus)5种植物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茛组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和禺毛茛(R.cantoniensis DC.)核型公式为2n=2x=16=6m+4sm+6st和2n=4x=32:14m+6sm+12st;该组茴茴蒜、禺毛茛和扬子毛茛(R.sieboldii Miq.)的不同居群核型存在自西向东不对称系数渐增大现象。在美丽毛茛组中,深齿毛茛(R.pulchellusvar.stracheyanus Hand.-Mazz.)的中甸居群核型(2n=4x=32=12m+12sin+8st)与青海居群核型(2n:4x:32:24m+8sm)明显不同;毛果高原毛茛(R.tangusticusvar.dasycarpus(Maxim.)L.Liou)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2n=5x=40=30m+10sm)和纳帕海毛茛(R.napahaiensis W.T.Wang&L.Liao)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2n=5x=40=20m+16sin+4st)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9.
廖亮 《植物研究》1992,12(4):375-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