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91.
目的:通过对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大鼠药物诱导肝癌过程中进行脾脏切除,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对大鼠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雌雄SD大鼠性别内分别分为对照组、脾亢组、脾亢切脾组,脾功能亢进大鼠模型采用门静脉缩窄术联合脾静脉结扎术进行制备,各组均予以DEN(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按体重20mg/kg给药,每周3次,12周停药,14周处死。其中,脾亢脾切除组于给药第四周进行脾切除术,手术恢复期间持续给药。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肝脏大体变化及病理改变,计算成瘤率。结果:实际成瘤率显示脾亢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雄性脾亢切脾组的成瘤率较脾亢组有所降低。雌性脾亢切脾组成瘤率同脾亢组差异不明显。结论: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态下进行脾切除,对于雄性能减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对于雌性的意义不大,给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肝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C)组、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组、内质网应激(ER)组、内质网应激预处理(ERP+H/R)组。收集各组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ing及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异蛋白GRP78表达水平,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ERP+H/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R组(P<0.05),ER及ERP+H/R组GRP7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R组(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内质网应激特异性蛋白GRP78可能在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的保护蛋白出现。  相似文献   
93.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寻找合适的产脂肪酶野生菌,以期能高效的催化合成生物柴油。通过添加橄榄油作为惟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油污土壤样品中成功地筛选到了一株酶活力值为10.12U/ml产脂肪酶菌株。通过对该菌株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RNA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芽胞杆菌属,定名为BacilluspumilusB2。  相似文献   
94.
根据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c的保守序列,搜索小麦EST,由拼接的序列设计引物,从普通小麦‘川麦107'幼苗总RNA中克隆出1102bp的小麦eIF3c1基因片段命名为WeIF3c1.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两个拟南芥、水稻、甜樱桃、人类、线虫、老鼠等物种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c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69、61%、85%、72%、38%、36%和38%.  相似文献   
95.
采用叶碟诱捕法从2007年进口的美国大豆携带的土壤和2006年从黑龙江感病大豆田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疫霉菌菌株,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形态观察为疫霉属真菌;接种大豆后出现典型的大豆疫病症状;采用大豆疫霉的特异性引物PCR检测,2个菌株均能扩增出分子量为330 bp的特异性条带。结合形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检测,2株病菌鉴定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Kauf-mann et Gerdemann)。  相似文献   
96.
富含巯基的植物II型金属硫蛋白(MT)对植物抵抗重金属胁迫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一个可能机制是金属硫蛋白可能猝灭重金属引起的氧化胁迫。利用转MT-II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来对比研究MT在胁迫过程中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特别是H2O2而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基因型拟南芥能有效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势,减少MDA的产生,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伤害,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97.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免疫治疗,探索一种型特异、体专一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取一供体肺癌患者术后切下的病变组织免疫羊,再用羊的免疫器官提制核酸,然后回注射于供体。实验中制备的型、体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各种药理指标能够达到国家同类药品标准。此法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02,自引:18,他引:84  
华北落叶松林是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林型。对其建群种华北落叶松不同龄级个体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这里采用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格局的分析方法——点格局分析法,其是以种群个体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结果表明,芦芽山华北落叶松不同龄级密度差异较大,高龄级密度较大;目前华北落叶松是稳定型种群,但从长远看.,仍需人工协助更新;华北落叶松5个龄级集群分布特征比较明显,且随着龄级的增加,集群特征有更明显的趋势;各个龄级个体之间在各种尺度下都有比较显著的正关联,3~5龄级个体关联更为显著;点格局分析法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的种群格局和种间关系,所描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尤其是对群落结构的描述。  相似文献   
99.
辛志刚 《生物学通报》2004,39(11):34-35
1)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提出假设、论证假设、分析问题的能力。4)掌握一般的科研方法。5)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昆虫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2 8日 1 1月 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 2 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 30 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和摘要共 1 89篇。论文集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并在会前发到代表手中。按照中国昆虫学会章程和中国科协批准的程序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学会章程修改报告 ,并按民主程序进行了学会理事会的换届选举 ,选出了卜文俊等 1 1 3人组成的中国昆虫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按照中国科协的批示 ,应到会代表 1 80人 ,实际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