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中华稻蝗五地理种群的卵滞育强度及生活史模式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调查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地理适应,自北纬42.3°至20.0°采集了5个地理种群的标本,比较了其子代的卵滞育发生、滞育强度及成虫虫体大小。结果表明: 不同的中华稻蝗地理种群显示了不同的光周期和温度反应模式。铁岭、济宁和泗洪种群的滞育不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滞育率均为100%。南方的长沙和海口种群仅部分卵进入滞育,海口种群在短日条件下的滞育率高于长日条件,卵期温度亦对其滞育有较大的影响,而长沙种群的卵滞育仅受卵期温度的调控。长沙和海口种群的卵滞育强度最弱,其次是铁岭种群,中间纬度的济宁和泗洪种群的滞育强度最高。在北方的一化性种群中,滞育强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强。成虫的虫体大小因栖息地纬度的变化而呈现复杂的变异,北方种群的虫体大小与栖息地纬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长沙和海口种群的虫体小于济宁和泗洪种群。结果提示中华稻蝗各种群已形成各自的地理适应机制,纬度梯度在其生活史的形成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TAT-aFG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表达Tat与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ET3c–Tat-aFGF14-154和pET3c-Tat-aFGF27-154,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37℃,l mmol/L的IPTG诱导4 hrs后,获得分子量约为18 kDa的融合蛋白,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42%和24%。利用阳离子交换(CM-Sepharose FF)、肝素亲和层析(Heparin-Sepharose CL-6B)以及分子筛(Sephadex G-25)联用的方法可获得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得率分别为93和78 mg/L。Tat-aFGF14-154及其对照蛋白aFGF14-154对Balb/c 3T3细胞有明显促细胞增殖的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1280 ng/ml和160 ng/ml。而Tat-aFGF27-154 及其对照蛋白aFGF27-154则几乎没有促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Tat-aFGF14-154及Tat-aFGF27-154均能穿过PC12、Balbc/3T3、HaCaT和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细胞膜,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此外,四种重组蛋白均能降低Aβ25-35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毒性,在剂量为1000 ng/ml时,Tat-aFGF14-154、Tat-aFGF27-154、aFGF14-154及aFGF27-154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66%、81.87%、85.71%和78.02%,而Aβ25-35模型组的存活率仅为56.87%。  相似文献   
133.
基于菌落和菌体的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析结果,将分离自中国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海榄根际土壤的菌株F7鉴定为曲霉属黄绿组的一种真菌。在确定和优化菌株F7培养基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适合其分泌活性代谢产物的改良查氏培养基组成:3%乳糖,1%蛋白胨,0.3%NaNO3,0.05%KCl,0.05%MgSO4·7H2O,0.001%FeSO4,0.1%K2HPO4,pH7.0。将菌株F7接种于该培养基中,28℃下160r/min振荡培养7d后收获发酵液,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获得了乙酸乙酯萃取物(EAE)、正丁醇萃取物(BE)以及水萃取物(WSE),其中EAE和B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介于0.625-5.0mg/mL之间。同时,上述3种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约为120μg/mL左右。  相似文献   
134.
住院8天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住院1~8d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1)提取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住院1~8d和4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标本细菌的DNA-A240值;(2)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1)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40值分别为:对照组d0(3605.9±1096.9)ng/μl,观察组治疗前1天d1(2225.9±616.1)ng/μl,治疗第3~4天d2(1780.3±547.4)ng/μl,治疗第7~8天d3(2055.6±570.2)ng/μl;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以及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相比,d0与d1差异有显著性(P〈0.05),d1与d2差异有显著性(P〈0.05),d1与d3差异有显著性(P〈0.05),d2与d3差异无显著性(P〉0.05);(2)粪便标本中3种细菌量的对数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在治疗第3—4天较低,第7—8天有所回升;大肠埃希菌的对数值亦有减少,治疗第3—4天较低,但第7~8天没有明显回升。结论(1)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总DNA-A260量和健康儿童相比有减少;(2)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量与正常儿童相比有下降,治疗的第7天有回升的趋势。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益生菌数量减少可能影响其发病和转归。  相似文献   
135.
新生隐球菌STE12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新生隐球菌的基因组中扩增出STE12α基因,并构建相应的表达载体,以进一步研究STE12α基因对隐球菌的生长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以及基因重组方法扩增并克隆新生隐球菌基因组中的STE12α基因,建立具有表达野生型STE12α基因的表达载体。结果从新生隐球菌的基因组获得STE12α全基因,建立重组子pUCm—STE12α/NovaBlue以及重组表达载体质粒pGAPZ—STE12α,实现了STE12α基因的转化并获得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了新生隐球菌STE12α基因并构建了可表达野生型STE12α基因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TE12α基因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6.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外科技术。总体手术死亡率不到1%,但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渊的死亡率明显增加,我院近6年来共行CAB(;207例,其中70岁以上患者82例,占39%,现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CABG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7.
栽培黄瓜与野黄瓜正反杂交的几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天冬氨酸转氨酶(AAT)、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3种同工酶对栽培黄瓜"长春密刺"Cucumis sativus cv. Changchunmici (2n=14)与野黄瓜C. hystrix (2n=24)的正反交种间杂种F1 (正交: 野黄瓜×栽培黄瓜"长春密刺", 反交: 栽培黄瓜"长春密刺"×野黄瓜)及其双亲进行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正反交种间杂种F1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 同时还形成4个杂合带(Aat-1-94、Aat-2-104、Mdh-3-102和Est-5-102)。上述3种酶均能准确地鉴定种间杂种的真实性。研究还发现正反交杂种F1的AAT和MDH的酶谱分别在酶带数目和强弱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进一步证实了野黄瓜与栽培黄瓜杂交存在正反交差异。  相似文献   
138.
简便实用的琼脂糖凝胶回收DNA片段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DNA片段回收方法,与以前所报道的DEAE-纤维素膜电泳法、透析袋电洗脱法、低融点琼脂糖凝胶法、凝胶冻融法等相比,所需器材简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成本低。回收的DNA片段在进一步克隆和测序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适合于科研和教学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9.
固体发酵生产Monacolin K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红曲霉菌株Monacus-3合成Monacolin K的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菌株固体发酵合成Monacolin K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非线形回归。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良好的拟和性,说明所建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际合成Monacolin K的固体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4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植物素对菜蚜(若蚜)、菜青虫有很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1.02mg/L和1.37mg/L,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较低,LC50为11.65mg/L。复方苦参植物素不杀斜纹夜蛾的卵,不影响卵的孵化率,但对初孵幼虫有较好的杀伤效果。斜纹夜蛾幼虫随着虫龄的增大,对复方苦参植物素的敏感性下降。复方苦参植物素100mg/L,斜纹夜蛾幼虫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拒食作用分别为96.86%和78.97%,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胃毒作用为辅。田间试验表明,复方苦参植物素200~300倍,对菜青虫和菜蚜的防效在90%左右,持效期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