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93.
1999年底,国内最具权威的两大科技期刊检索系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和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各自公布了他们对1998年国内科技期刊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其中《生物工程学报》在生物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中均列前10名。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4.
张传溪  林欣大  吴峻 《昆虫学报》2000,43(3):233-241
用PCR方法扩增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几丁质酶基因,测定了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全序列。基因编码区全长1.713 bp,可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预计分子量为63.6 kD。将所推导的HaSNPV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杆状病毒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进行联配比较,结果表明HaSNPV 与谷实夜蛾H.ze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同源性高达90.7%,与苜蓿丫纹夜蛾Autographa californica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家蚕Bombyx mori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黄杉毒蛾Orgyia pseudotsugata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OpMNPV)和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核型多角体病毒(CfMNPV)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4.4%、64.9%、64.2%、62.9%、66.2%和61.5%。根据氨基酸序列用PC\GENE程序绘制已知杆状病毒几丁质酶的分子系统树,并与杆状病毒中最为保守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系统树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基因和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进化速率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探讨长期异相睡眠剥夺对大鼠能量代谢及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长期异相睡眠剥夺大鼠模型;检测其能量代谢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结果:睡眠剥夺后大鼠摄食量由(75.06±25.37)g/(d.kg)增加到(122.30±20.43)g/(d.kg),体重由(360.89±43.01)g减轻到(295.97±37.95)g,体温由(37.62±1.12)℃先升高到(39.00±0.87)℃后又降低至(37.72±0.84)℃,基础代谢率由(1.69±0.36)mlO2/(g.h)增加到(2.40±0.09)mlO2/(g.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由(3.38±0.88)pmol/L降低到(2.38±0.83)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由(14.62±3.62)pmol/L降低到(8.26±2.80)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异相睡眠剥夺可以显著影响大鼠的能量代谢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98.
随着大量与人类疾病和药物治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发现,出现了多种SNP分型检测的方法和技术。然而,大多数方法由于受限于检测灵敏度低或对检测设备和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宜于在一般实验条件下进行常规临床检测。通过建立一种基于连接酶-ELISA的SNP快速分型新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的生物标记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为检测对象,对EGFR,c.2573T〉G(L858R),EGFR,c.2582T〉A(L861Q)和EGFR,c.2155 G〉T(G719C)3个SNP位点进行了突变检测。经过18~28个循环的PCR扩增,能够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ELISA反应,根据电泳条带的有无和ELISA显色值清晰判断检测位点的基因型,并且能够从混合等位基因样本中检测出5%的突变型等位基因。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合于在常规实验条件下从不均一的样本中进行突变等位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
现如今人工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重建关节功能改善关节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效果,人工假体周围骨溶解及假体无菌性松动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如何预防以及发病后如何去治疗成为现今关节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OPG/RANKL/RANK系统,炎性因子的产生,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这些都是影响人工假体术后产生无菌性松动,和引发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重要因素,有效药物的干预治疗成为现如今关节置换术后以及围手术期的热门话题,中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独特,及深入的研究逐渐受到广大医生的注意,因此中药在治疗人工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方面也得到了重大突破,本文从中医肾藏精,精生髓,髓能养骨理论着手总结中药作用于OPG/RANKL/RANK系统,抑制炎性因子、破骨细胞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N/P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N/P总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斑块状交错分布的格局,N/P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腹地和喜马拉雅北麓湖盆区,不同草地类型和不同自然地带土壤N/P差异显著.不同草地类型土壤N/P自上而下可分为低 高 低 高型、低-高-低型、低-高型、高-低-高-低型和高-低-高型等5个类型,表土层与底土层N/P差异显著.土壤N/P与0~20 cm土壤容重、20~30 cm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20~30 cm土壤容重、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