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类材料如纳米材料、重金属材料应用,及其他一些生物质类材料的积累,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有着较明显的生理毒理效应。只有对这些材料的生物效应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正确地使用而避免它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本试验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从生长发育到基因水平,考察了CdS/ZnS量子点对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发现CdS/ZnS量子点暴露不仅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头部摆动以及身体弯曲等生物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线虫细胞毒性相关基因、胁迫相关基因以及细胞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当CdS/ZnS量子点的暴露浓度为3.33 nmol/L,线虫体长、头部摆动以及身体弯曲分别从空白组的(0.64±0.072)mm,(55.94±7.17)次/min和(9.95±2.42)次/20 s降到(0.48±0.099)mm,(15.83±6.76)次/min和(7.72±1.12)次/20 s;而GST-1,daf-21,HSP-16.4等基因表达分别增加了15.33, 19.51和35.01倍。本研究为量子点在应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为了比较5个茶用菊新品种(系)的产量水平,并筛选出获得高产的定植期和摘心方案,以 ‘苏菊10号’、‘苏菊12号’、‘苏菊13号’、‘CH1-44’、‘CH5-13’ 为试材,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裂区为5个新品种(系),裂裂区为4种摘心方案,比较不同栽培措施下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5个新品种(系)中,‘CH5-13’和‘苏菊13号’产量相对较高,‘CH1-44’和‘苏菊10号’产量次之,‘苏菊12号’产量最低;5月27日中期定植、二次摘心措施下5个新品种(系)的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质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5月7日和6月13日定植分别提高16.0%和19.0%、18.0%和22.8%、36.7%和42.2%、11.1%和2.3%、13.0%和4.0%、47.8%和36.6%、48.5%和36.7%.随着摘心时间的推迟,株高显著降低,二次摘心株高较不摘心降低50.2%;二次摘心处理的冠幅、单株花数、单花鲜质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17.0%、29.1%、5.5%、34.0%和34.8%.品种(系)、定植期、摘心方案3个因素对茶用菊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定植期>品种>摘心.  相似文献   
63.
蜂胶乙醇提取物(EEP)对豚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蜂胶水提物(WEP)和乙醇提物(EEP)的血管舒张作用。方法:以离体豚鼠胸主动脉环为材料,采用离体实验方法记录血管收缩张力。结果:对于PE(PE,1μM)和KC1(60mM)预收缩的主动脉环,EEP可以剂量依赖地使其舒张。去除内皮后舒张作用减弱,所以这种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使用NO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L-NNA,10μM)、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methylene blue,10μM)或者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indomethacin,10μM)预处理,血管舒张作用也减弱。这提示EEP的作用可能与血管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有关;K~ 通道通用抑制剂TEA(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1 mM)的处理对EEP的舒血管作用没有影响,显示EEP对豚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与K~ 通道无关;另外,EEP能使CaCl_2的量效曲线下移,说明EEP可以抑制细胞外Ca~(2 )的内流,同时EEP还可以抑制细胞内Ca~(2 )的释放。结论:蜂胶乙醇提取物EEP能剂量依赖地引起离体豚鼠动脉环舒张。这种舒张作用与K~ 通道无关,但受内皮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和前列腺素调控,最终通过降低细胞内Ca~(2 )的浓度舒张血管。  相似文献   
64.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型是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后呈现出来的性状,包括形态学、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作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经过数千年在世界不同区域驯化利用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成育种家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发现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鉴定,特别是培育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下环境的品种,更需在大量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热、抗病虫、水肥高效利用等特性的材料。作物种质资源各类表型性状的鉴定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多年多点的鉴定可以准确观察鉴定性状的变异水平或表达稳定性,是育种家准确选择和利用性状的重要依据。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鉴定主要采用田间鉴定、设施鉴定、仪器分析、感官鉴定的方式。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已从单一环境、低通量、粗放型鉴定转变为多年多环境、重点性状、高通量精准型鉴定。随着组学技术、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鉴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作物育种中重要性状准确快速发掘与应用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监测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子,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1989—2021年Landsat 5/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获取宁夏贺兰山植被覆盖度,基于地理探测器量化了环境和人为等10个因子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1989—2021年间,宁夏贺兰山平均植被覆盖度为35.8%,时间尺度上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幅为0.043·(10 a)-1,空间尺度上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特征;研究区58.1%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未来将持续性改善,但仍有30.7%的植被存在退化的潜在风险。降水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单因子相比,环境因子和人为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植被覆盖度的解释力更强,降水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的能量分配和平衡问题,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仪器的连续监测结果,分析了不同季节的能量通量特征和闭合特点。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全年的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和热储存量分别是4546.07、2453.24、492.22、-10.47和45.93 MJ/m^(2),土壤为热源,潜热年总值占净辐射的54.0%,显热占10.8%,能量以蒸发散为主要的耗损形式。辐射和能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各能量分量的日变化几乎都呈白天高夜间低的单峰趋势,反照率整体为0.10~0.12,波动不大;波文比季节差异明显,为0~0.8。热带季雨林的全年闭合度为0.67,未考虑热储量时,闭合度为0.51~0.79,考虑热储量为0.53~0.80。可见,在林冠茂密的热带季雨林中,热储量对能量闭合度的贡献不大,忽略热储量并不是导致能量不闭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用酶标免疫检测法研究了根瘤菌4012a菌株细胞分裂素发酵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为(g/L):葡萄糖10.0,(NH4)2SO41.0,K2HPO4·3H2O0.6,MgSO4·7H2O0.1,CaCl2·2H2O0.4,FeCI3·6H2O0.04,Na2MoO4·2H2O0.1mg/L,泛酸钙100μg/L,腺漂吟200mg/L。该菌株在150r/min的旋转摇床上27℃振荡培养96h,发酵液中细胞分裂素产量可达908μg/L,生物活性(萝卜子叶扩大法)为1mg/L激动素当量。  相似文献   
68.
用SDS.NaClO从重组大肠杆菌中分离聚-β-羟基丁酸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微生物合成的一种以颗粒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在医学上具有独特而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PHB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1]、化学试剂法[24]和酶法[5]。目前工...  相似文献   
69.
p73基因     
p73基因黄君富房殿春鲁容(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庆400038)关键词p73p53抑癌基因人们对抑癌基因p53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p53基因的缺失及失活与50%的人类肿瘤发生有关。人们早就认为,在复杂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70.
p33^ING1——一种新的肿瘤抑制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33ING1——一种新的肿瘤抑制蛋白黄君富房殿春罗元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庆400038关键词p33ING1p53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失活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得最多的是p53基因。p53的失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