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明鄂西南地区野生荚蒾属(Viburnum)植物的种群数量特征及区域分布状况,并揭示宜昌荚蒾(V.erosum)、桦叶荚蒾(V.betulifolium)、合轴荚蒾(V.sympodiale)、茶荚蒾(V.setigerum)、荚蒾(V.dilatatum)5种荚蒾属植物种群的生存现状及发展趋势,在鄂西南金子山国有林场、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布设27 hm2固定动态监测样地对荚蒾属植物进行调查,通过对5种荚蒾属植物种群进行年龄结构、动态量化分析和静态生命表以及相关曲线等研究,探讨荚蒾属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及未来发展潜力。结果表明:(1)鄂西南荚蒾属植物在分布区域及种群数量大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2)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显示,5种荚蒾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型,幼龄阶段种群个体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但对外界干扰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3)静态生命表显示,5种荚蒾属植物存活量均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单调递减;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不同植物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波动具有差异性;种群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4)4...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种艰难梭菌实验室鉴定方法的快速性及准确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集136名ICU患者共248份标本进行24 h、48 h厌氧培养,并进行鉴定,同时对大便标本提取DNA进行tcd B毒素基因检测。以48 h培养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24小时培养法和PCR扩增tcd B基因法鉴定艰难梭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36名ICU发生腹泻的患者中,11名患者共有12份标本48 h培养为艰难梭菌阳性,艰难梭菌感染率为8.09%(11/136),标本阳性率为4.84%(12/248)。24小时培养法及PCR扩增tcd B基因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100%、100%、98.74%和83.33%、99.15%、83.33%、99.15%。结论提取大便DNA tcd B毒素基因是最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方法;48小时培养法时间相对较长,但稳定可靠,并可以保留菌株进行后续试验;24小时培养法,时间短、简便但会漏诊某些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3.
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的糖链结构与肿瘤细胞增殖、侵染、转移等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凝集素芯片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对癌症的糖组进行快速、高通量的检测.通过模式细胞系PANC-1证明了构建的凝集素芯片体系的准确性、重复性、特异性,应用这一芯片体系初步检测了几种癌细胞系(HT-29、SGC-7901、BEL-7402、H460)的膜表面糖链表达.这几种癌细胞系表面都有唾液酸、乙酰葡萄糖/葡萄糖、乙酰半乳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糖链.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它们的细胞膜表面α1-6岩藻糖链表达水平可能较高,而α1-3岩藻糖链表达水平较低;这些聚糖可能是癌症潜在的标志物.凝集素芯片有助于推动癌细胞膜表面糖链的快速分析和筛选出癌症相关的糖链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型是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后呈现出来的性状,包括形态学、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作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经过数千年在世界不同区域驯化利用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成育种家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发现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鉴定,特别是培育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下环境的品种,更需在大量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热、抗病虫、水肥高效利用等特性的材料。作物种质资源各类表型性状的鉴定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多年多点的鉴定可以准确观察鉴定性状的变异水平或表达稳定性,是育种家准确选择和利用性状的重要依据。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鉴定主要采用田间鉴定、设施鉴定、仪器分析、感官鉴定的方式。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已从单一环境、低通量、粗放型鉴定转变为多年多环境、重点性状、高通量精准型鉴定。随着组学技术、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鉴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作物育种中重要性状准确快速发掘与应用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育成于20世纪70年代,具有适应性强、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生育期短、灌浆速度快等优点。以其为基础材料选育衍生出数以百计的黄改系,形成我国特有的黄改群(或称塘四平头群)核心种质群。利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组配的杂交种已累计推广应用数十亿亩,包括目前的主导大品种郑单958、京科968等。该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黄早四的系谱尚未明确、来源尚不清晰。本文根据历史上所描述的黄早四选育过程,推断黄早四是由白粒的塘四平头自交系与另一个熟期更早、籽粒颜色为黄色的玉米材料"串粉"杂交,又在塘四平头自交系繁殖田中得到回交,再经人工自交选育而成。利用40对SSR核心引物对黄早四、塘四平头及1970年代初种植的9份黄粒农家种或自交系进行DNA分子指纹比对,发现黄早四与塘四平头自交系有28个位点指纹完全相同,而在剩余的12个位点中仅黄四平头与黄早四具有完全的共同带型。全基因组IBD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塘四平头是黄早四的主要供体,黄四平头是其另一个亲本来源。经表型形态性状契合比对,证明黄早四的表型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符合塘四平头与黄四平头两者杂交选系的结果。破解了黄早四自交系的来源之谜。  相似文献   
6.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肝癌细胞膜表面糖链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凝集素糖链特异亲和原理构建对细胞膜表面糖链进行即时检测的凝集素芯片体系,检测肝癌发生过程中细胞膜糖链的变化.从H22细胞系、正常小鼠和肝癌模型鼠肝组织中提取细胞进行荧光标记,激光扫描仪检测凝集素位点捕获的细胞,根据凝集素特异亲和性确定细胞膜表面糖表达谱,显微镜下观察捕获细胞的形态.对凝集素芯片捕获细胞的最佳条件进行探讨,用甘露糖抑制试验、流式细胞仪和不同血型红细胞验证了凝集素捕获细胞的特异性.结果显示:正常和肝癌小鼠肝细胞膜表面糖链存在较大差异,正常组只有PSA、DSL、STL、NPL凝集素位点捕获到细胞,实验组只有LTL和DBA位点没有捕获到细胞,提示小鼠肝癌组织细胞膜表面糖链显著增加,细胞膜上唾液酸、乙酰葡萄糖、乙酰半乳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糖链表达增加,这些糖链及其相关糖蛋白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该凝集素芯片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细胞膜表面糖链进行动态、即时、通量的检测,为研究细胞膜表面聚糖在细胞发育和癌变等过程中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CRISPR/Cas的基因编辑系统是近年来研究发展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其在基因编辑、核酸成像、转录调控、基因检测与疾病诊断、动物模型建立、农作物改良等领域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的背景与发展历程,梳理了包括纳米载体在内的各类递送技术,总结了该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简述了CRISPR/Cas在其他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并就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9.
建立对体液细胞进行自动捕获的凝集素芯片体系,利用凝集素对糖链的特异亲和作用捕获细胞,提取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肺癌胸水和肝腹水中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凝集素芯片捕获,激光扫描仪检测捕获细胞的荧光信号,常规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并进行免疫化学反应,流式细胞仪验证凝集素芯片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凝集素芯片可以对体液中的癌细胞进行自动捕获,对癌细胞膜表面糖链进行识别.芯片检测的细胞浓度最少可达每mL10^4个左右.芯片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这种凝集素芯片可用于临床体液中癌细胞的检测分析,对癌细胞膜表面凝集素亲和位点进行即时、高通量的检测,为了解细胞膜表面聚糖在癌变过程中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