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花生类型内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和蛋白质来源作物,鉴定其DNA分子多态性对品种改良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公布的花生Genomic-SSR和EST-SSR引物中筛选出34对引物,用来分别鉴定花生4大类型各24份共96份品种资源的分子变异,其中龙生型资源全部来自广西,普通型资源中有11份从国外引进,有13份来自广西和国内其他省市,多粒型资源只有两份来自中国,其他22份分别来自印度、美国和非洲等地,珍珠豆型资源中有22份是来自中国各地的育成品种或农家品种,有2份来自国外。研究结果为:分别有10~16对SSR引物能在4大类型花生资源中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这些多态性SSR引物都具有多位点特性;首次为SSR分子标记设立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区别指数,多态性SSR引物的区别指数最高达0.992;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多粒型为0.59,普通型为0.48,珍珠豆型为0.38,龙生型为0.17。根据遗传距离采用最长距离法对4大类型花生资源分别进行了聚类分析,构建了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图,花生4大类型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类群,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相关。观察到PM15和PMc297的扩增产物具有类型特异性,PM15能在龙生型、普通型和多粒型花生资源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而在珍珠豆型花生中扩增条带完全相同,PMc297也有相似的扩增结果。由于在多粒型花生资源中检测出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研究结果支持西班牙专家Krapovickas 1994年公布的花生栽培种分类系统。总之在花生4大类型内资源中能检测出丰富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出更多的SSR分子标记将能充分揭示花生分子水平的变异,从而使花生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2.
对一株羌活内生真菌—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的发酵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手段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疣孢菌素B(1)、8-乙酰基漆斑菌素H(2)、疣孢菌素M(3)、疣孢菌素J(4)、漆斑菌素D(5)、乙酰基疣孢菌素L(6)、异漆斑菌素E(7)、漆斑菌素E(8)、漆斑菌素H(9)、漆斑菌素A(10)、乙酰基漆斑菌素E(11)、Isotrichoverrin A(12)、Isotrichoverrin B(13)、疣孢菌素A(14)。其中化合物2、6、7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并对14个化合物进行农药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0 ppm对拟南芥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32 ppm对早熟禾有生长抑制作用,1000 ppm对绿棉铃虫的致死率大于70%,具有良好的除草和杀虫活性。这为进一步开发疣孢漆斑菌作为生物除草剂和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接种S.fredii WGF03及其exo D基因突变体对大豆结瘤及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影响,进一步了解exo D基因的功能,在大豆盛花期摘取每株大豆的根瘤并计数,利用PCR-DGGE电泳结合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大豆接种S.fredii WGF03后,根瘤数比不接种组增加191.67%。而大豆接种驻exo D突变体的根瘤数最少,比不接种组减少了16.67%。与空白相比,种植大豆后土壤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接种不同根瘤菌后,细菌种类及细菌多样性也有变化;测序结果显示,土壤中细菌以Proteobacteria为主,占45.5%,土壤中土著根瘤菌为Bradyrhizobium。总之,S.fredii WGF03能够促进大豆结瘤,种植作物比接种根瘤菌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4.
两个时期收集的云南水稻农家品种表型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两个时期(1980年、2007年)收集的来自云南15个州、市有代表性的601份水稻农家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三亚种植鉴定,调查记载了播抽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谷粒长、谷粒宽、长宽比、穗抽出度、剑叶长和剑叶宽等13个农艺性状,并分析了两个不同时期收集群体间的表型和多样性指数差异。研究表明,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三亚,播抽历期、株高、每穗粒数、谷粒宽、长宽比、穗抽出度等6个性状的表型平均值在两个时期间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且播抽历期、每穗粒数、长宽比的均值表现为2007年收集的群体(简称G2群体)高于1980年收集的群体(简称G1群体),株高、谷粒宽、穗抽出度的均值表现为G1群体高于G2群体。在两种植地点两个群体的变异系数在两时期间差异均不显著,多样性指数在云南种植地点有显著差异。对两个时期间不同州、市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发现,在两个种植地点,各州、市在两个时期间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对不同时期收集的籼、粳两亚群间多样性比较表明,两个群体中粳稻亚群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籼稻亚群;籼稻亚群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在两个种植地点均是G2群体(1.845/1.867)高于G1群体(1.791/1.830),而粳稻亚群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则相反。综上所述,近30年来云南水稻农家品种的表型变异在两个时期间无显著差异,但总体表现为播抽历期变长,株高变矮,每穗粒数变多,谷粒长宽比变大,穗抽出度变短等趋势,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也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气质性乐观与抑郁体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300名,采用生活取向测量问卷(LOT)、抑郁体验问卷(DEQ)、生活满意度问卷(SWLS)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医学生乐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乐观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乐观维度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40,P<0.01),悲观维度与无助性抑郁和内射性抑郁维度显著正相关(r=0.39,0.49,P<0.01);悲观因子显著正向预测抑郁(β=0.491,P<0.01),乐观因子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57,P<0.01).结论 医学生的气质性乐观和抑郁、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关系,气质性乐观可能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雄花和花序轴为外植体,在11种培养基(表1)上诱导愈伤组织,在8种培养基(表2)上诱导芽分化,在5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1/2MS,表3)上诱导根分化,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97.
劳德琼 《蛇志》2009,21(1):57-59
妊娠合并尿道结石临床较少见,发病率约为1:2500~1:1500但其诊断、治疗和护理较为棘手。输尿管镜碎石术操作局限在泌尿系腔内,且妊娠期输尿管相对较大,只要操作轻柔细致和护理得当,手术创伤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很小,几乎没有产科并发症。我科2004年4月-2008年5月收治19例此类患者并行输尿管镜下机械弹导碎石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4年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MIC值变迁,以利于临床对该抗生素在抗感染中更合理的应用。方法先用VITEK-32型配套的药敏检测卡GNS-120检测2000~2003年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对不耐药的菌株进一步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试条进行MIC检测,并统计其累积的MIC值变化情况。结果2000—2003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0.5%,42.9%,40.6%,41.2%。对分离到不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100株菌(2000~2003年分别为21株、21株、22株、36株)进行MIC值检测,其累积的MIC百分率,M1C值≤4分别为:47.6%,42.9%,45.5%,36.I%;MIC值≤8分别为:66.7%,52.4%,54.5%,47,2%;MIC值≤16分别为:76.2%,66.7%,63.6%,52.8%。结论4年中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虽然变化不大,但其不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累积MIC百分率降低较为明显,表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存在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
王龙江  吕利华  谢梅琼  何余容 《昆虫学报》2010,53(11):1314-1318
为了解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成功感染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生理生化机制, 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经球孢白僵菌感染后红火蚁工蚁、蛹和幼蚁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红火蚁各虫态感染球孢白僵菌后体内蛋白质含量变化存在差异。在接种后12-72 h, 工蚁体内蛋白质含量在24 h时最高, 为47.12 mg/g, 显著低于对照的56.40 mg/g(P<0.05), 此后呈下降趋势, 72 h时蛋白质含量下降至25.16 mg/g。幼蚁在接种36 h时体内蛋白质含量最高, 为24.13 mg/g, 此后呈下降趋势, 72 h时蛋白质含量为8.95 mg/g, 显著低于对照的24.80 mg/g。蛹感染球孢白僵菌后体内蛋白质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从12 h的36.57 mg/g降到72 h的10.42 mg/g, 与对照的38.61 mg/g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感染能显著降低红火蚁各虫态体内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0.
湖南不同烟区烤烟烟碱含量差异的生态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7年在湖南省3个典型植烟生态区代表地(湘西北桑植县、湘中浏阳市、湘南永州市)分别同时进行大田本土栽培、客土与本土单独盆栽试验,检测烤烟K326收获期各处理中部烟叶杀青样品的烟碱含量,研究湖南不同烟区烤烟烟碱含量差异的主要生态原因.结果表明:湖南不同烟区大田本土正常栽培烤烟的平均烟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桑植烟区所产烟叶烟碱含量最高,其次是浏阳烟区,永州烟区最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气候对湖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有显著影响,土壤及其与气候的互作对湖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有限.气候、土壤及两者互作对湖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变异的贡献率依次为60.0%、12.8%和27.2%.与湖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关联度较大的主要亚生态因子依次为:成熟期的云量和伸根期的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昼夜温差、降雨量以及旺长期的平均气温.综合分析表明,气候是导致湖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