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研究了小白鼠经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免疫后对脑内与皮下攻击的保护力。此外,也进行了抗体水平与保护力关系的研究。实验证明小白鼠经一次脑炎疫苗免疫后虽然对脑内攻击没有保护力或保护力很低,但在皮下攻击时可以观察到小白鼠有很强的保护力,而且在免疫后一、=天时对少量病毒的皮下攻击已有保护现象。脑炎疫苗二次免疫小白鼠后,小白鼠不仅对皮下攻击有很高的保护力,而且对脑内攻击也能表现有保护现象,其保护指数不仅与疫苗量有关,而且与注射嗣隔有关,一般注射间隔短者其保护力较低,注射间隔长者其保护力则较强。实验并就明免疫的小白鼠对脑内攻击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不长,而在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持续时间较久。最后,本文对机体的保护力与戚染途径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用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丰余寡聚核着酸引物B1和B3,扩增了一段871bp的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和DNA序列测定,并根据该序列设计了Fmoniliformeβ-微管蛋白基因的特异性测序引物。经过对恶苗病菌对多菌灵具有不同抗性水平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核着酸序的比较研究,表明Fmoniliforme的β微管蛋白的165,198,200和257位置氨基酸末发生突变,在克隆的片段内也未发现能引起氨基酸改变的核着酸突变。说明该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分子机理与目前已知的其他真菌有所不同,有待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山西西南部的上新统和第四系,发育良好,剖面比较完全,曾经过不少地质工作者调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竹泉(1926),德日进、杨钟健(1930,1933),裴文中(1958)和刘东生(1962,1964,a、b)等的工作。他们在晉西南的午城(隰县)、丁村(襄汾)、霍县等地区记述的一些上新统和更新统剖面,与哺乳类化石层位,成了在我国黃土高原划分和对比晚新生代地层和化石层位的标准剖面。  相似文献   
74.
在動物界的分類上,脊椎動物是脊索動物中的一個亞門。除了我們日常所熟知的魚、青蛙、烏龜、蛇等各種爬行動物、鳥類和一般的哺乳類之外,脊椎動物中還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圖1)。這些脊椎動物進化的歷史,也就是我們人類進化的歷史。所以我們對這方面知識的正確了解,是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  相似文献   
75.
辅酶Q10,甘露醇及别嘌呤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清除氧自由基的ESR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已有报道,但以中药有效成分为多见,我们选择了在心脏直视手术时用于临床心肌保护的几种有效药物:辅酶Q_(10)甘露醇及别嘌呤醇,用ESR技术测定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以了解它们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76.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调查了中国(广东)406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红细胞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_1)亚型的遗传多态性。除了常见的10种亚型外,还发现了由一个新的变异型等位基因和常见的4个等位基因杂合产生的9例变异型。PGM_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GM_1~(1+)、PGM_1~(1-)、PGM_1~(2+)、PGM-1~(2-)和PGM_1~(V丰)(变异型等位基因)分别为0.5973、0.1256、0.1724、0.0936和0.0111;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式平衡状态。变异型等位基因以多态频率出现,可能成为该群体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性特征。  相似文献   
77.
木犀科白蜡树属椒叶梣组(Fraxinus sect. Sciadanthus)由自然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S.Z.Qu,C.B.Shang&P.L.Su)、喜马拉雅西部的椒叶梣(Fraxinusxanthoxyloides(G.Don)DC.)和非洲北部的Fraxinus dimorpha 3个物种组成,呈现出特殊的间断分布模式,目前该组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尚不清楚。利用ITS、psbA-trnH、rpl32-trnL和matK 4个标记对白蜡树属42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ITS序列构建的贝叶斯系统树支持Wallander的分类方法,即属内再分成6个组,对节白蜡、椒叶梣和F. dimorpha都属于椒叶梣组,且该组与欧梣组(sect. Fraxinus)的亲缘关系最近,形成姐妹组;(2)椒叶梣可能是F. dimorpha与欧亚种的杂交后代;(3)BEAST分化时间图显示,白蜡树属最早起源于42.05 Ma,椒叶梣组最早分化于21.86 Ma,对节白蜡最早分化于11.87 Ma。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可能是导致椒叶...  相似文献   
78.
马寿祥  周明培  钟金颜 《遗传》1980,2(6):33-36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毒物、 药物、食品添加剂等越来越多的污染人类生活 环境,对人类致癌或致突变的影响已逐渐被人 们所重视。环境中化学物质诱发突变(包括基 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预示着潜在遗传危害,它 和人类癌肿、畸胎、遗传性疾病等有一定的相 关。  相似文献   
79.
虎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细胞培养方法从中国某虎园送检的腹泻虎肠内容物中分离出1 株细小病毒(TPV/ HT - 69),经系统的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试验、人工感染试验、PCR 扩增和VP2 基因序列分析,符合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特征,证明该毒株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强毒。  相似文献   
80.
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分离纯化和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红蓝蛋白α-亚基具有儿可逆光致变色性质。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FPLC-Superdex 75 HR 10/30柱层析等纯化方法,得到了电泳纯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光化学活性达93%。在室温、避光条件下,采用悬滴汽相扩散法,得到了两种外形不同的藻红蓝蛋白α-亚基晶体,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纯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