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测定菇柄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提取过程中皂化剂的种类和醇碱比后,将样品皂化,萃取后蒸干溶剂,乙醇定容测定。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V(流动相甲醇)∶V(水)=98∶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结果表明: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为Y=9E+9×106X-8919.9(X:质量浓度,mg/mL),R2=0.998 9,0.01~0.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31%~101.95%。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比较,HPLC法测定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灵敏、快速、准确,适用菇柄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2.
采用PCR技术从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中扩增蓝细菌光敏色素基因片段alr1966gaf2,将alr1966gaf2插入到pET-30a(+)载体中,构建表达质粒pET-alr1966gaf2。最后将Alr1966GAF2与HO1、PcyA在E.coli BL21(DE3)中共表达获得色素蛋白Alr1966GAF2,并对该蛋白的光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色素蛋白Alr1966GAF2结合色素为藻蓝胆素(phycoerythrobilin,PCB)或藻紫胆素(phycoviolobilin,PVB),在3种不同吸收态15Z-P428 nm、中间态和15E-P514 nm之间具有顺序可逆光效应。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DXCF基序中的保守性Cys突变为Ala,获得了突变体Alr1966GAF2(C72A)。将Alr1966GAF2(C72A)与HO1、PcyA共表达,获得色素蛋白Alr1966GAF2(C72A)。研究结果表明Alr1966GAF2(C72A)结合色素为PCB,Alr1966GAF2(C72A)-PCB具有较强的荧光活性,其荧光量子的产率高达0.11。Alr1966GAF2(C72A)不仅能够共价结合PCB,还可以结合胆绿素(Biliverdin,BV),均具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活性。  相似文献   
43.
通过定点调查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和寄生蜂种群消长动态及农药影响橡胶盔蚧寄生蜂寄生率的试验,分析评价寄生蜂在控制橡胶盔蚧上的可利用性及探讨橡胶盔蚧的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群消长变化趋势与橡胶盔蚧基本一致.橡胶盔蚧成虫和若虫的发生以及寄生蜂种群寄生率周年均出现3个高峰,成...  相似文献   
44.
周明  王日霞 《蛇志》2013,(4):430-431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毒蛇咬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毒蛇咬伤患儿采用抗蛇毒血清、抗生素治疗为主的西医治疗。结果痊愈2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6.67%,死亡率为3.33%。结论采用抗蛇毒血清为主的西医疗法治疗小儿毒蛇咬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糖基转移酶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参与低聚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去除了Synechocystis PCC 6803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ll1466.在不同培养基的光合自养条件下,Sll1466缺失突变体较野生型的细胞内部结构变化明显(超薄电镜观察),突变体在缺碳培养基条件下羧酶体含量比野生型高,并且在0.5 mol/L NaCl条件下的肝醣含量也明显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在不同光密度生长条件下的吸收光谱与野生型差异明显.分子水平上,突变体较野生型显现出如下3个方面的差异:a.2个碳水化合物选择性OprB孔蛋白在类囊体膜上发生糖基化;b.核杆连接蛋白CpcG1(Slr2051)在类囊体膜的上清中发生磷酸化;c.与上述表型差异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预示着Sll1466在调控蓝细菌6803生理、代谢及能量转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通过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在嗜热藻(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BP-1)里面找到了与已知的Pb/Pg型蓝细菌光敏色素TePixJ和TeTlr0924同源的3个基因tlr0911、tlr1215和tlr1999。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把它们的GAF结构域分别构建在pET30a(+)表达载体上,与可生成藻蓝胆素(PCB)的质粒pACYCDuet-ho1-pcyA在大肠杆菌BL21(DE3)体内重组,生成重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质经过锌荧光和蛋白质酸性尿素变性以及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等实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Tlr0911-GAF存在蓝光吸收态Pb406 nm和绿光吸收态Pg527 nm之间的可逆光转换,它可共价结合两种藻胆色素,即藻紫胆素(PVB)和藻蓝胆素(PCB),Tlr1999-GAF则存在蓝光吸收态Pb417 nm和青光吸收态Pt496 nm之间的可逆光转换,它同样共价结合PVB和PCB,而Tlr1215-GAF1和Tlr1215-GAF2不能自发结合藻胆色素,不具有光活性。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UV-C光催化纳米TiO2对蓝藻生长的影响。从生理上分析了UV-C光催化纳米TiO2具有促进蓝藻中鱼腥藻7120体内活泼态氧化物O2,.OH和H2O2的产生,抑制藻体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歧化酶(SOD)在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藻蓝蛋白(C-PC)、叶绿素a(C-Chl a)和类胡萝卜素(C-Carotenoids)含量,最终表现为藻细胞生长代谢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迅速降低,细胞增殖中遗传物质核酸含量下降,并出现几乎达到100%的细胞致死率;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受试蓝藻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可以看出,UV-C光催化纳米TiO2能够有效抑制蓝藻生长。  相似文献   
48.
Tas2R3是苦味受体基因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成员,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苦味受体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对羚牛苦味受体3 (Tas2R3)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GenBank登录号:MG650195)。结果显示,羚牛Tas2R3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序列全长951 bp,共编码316个氨基酸,以亮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酰胺含量最低。其蛋白质等电点为9.68,分子量为51.96 kD。高级结构功能预测显示,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蛋白质为碱性、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由4个胞外区、7个跨膜区和4个胞内区组成。预测到2种类型共8个糖基化功能位点和4种类型共15个磷酸化功能位点。通过比较Tas2R3基因种间相似性发现,在偶蹄目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羚牛与绵羊(Ovis aries)的相似性最高(0.98),与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最低(0.52)。用羚牛、绵羊等12个物种的Tas2R3基因CDS序列构建的NJ树与ME树结构一致,表明Tas2R3基因适合用于构建不同物种间的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49.
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鞭毛是细菌体表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一直以来仅被简单地当做运动器官。但近几年来,随着对鞭毛结构和致病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鞭毛及其运动性可促进细菌对于宿主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也密切相关,并且鞭毛素蛋白能通过与细胞上Toll样受体5(TLR5,toll-like receptor 5)结合而诱导机体促炎性反应。同时,鞭毛也因其独特的免疫学效应而被应用于新型免疫佐剂的研发。本文主要就鞭毛的结构、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免疫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通过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在嗜热藻(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BP-1)里面找到了与已知的Pb/Pg型蓝细菌光敏色素TePixJ和TeTlr0924同源的3个基因tlr0911、tlr1215和tlr1999。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把它们的GAF结构域分别构建在pET30a(+)表达载体上,与可生成藻蓝胆素(PCB)的质粒pACYCDuet-ho1-pcyA在大肠杆菌BL21(DE3)体内重组,生成重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质经过锌荧光和蛋白质酸性尿素变性以及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等实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Tlr0911-GAF存在蓝光吸收态Pb406 nm和绿光吸收态Pg527 nm之间的可逆光转换,它可共价结合两种藻胆色素,即藻紫胆素(PVB)和藻蓝胆素(PCB),Tlr1999-GAF则存在蓝光吸收态Pb417 nm和青光吸收态Pt496 nm之间的可逆光转换,它同样共价结合PVB和PCB,而Tlr1215-GAF1和Tlr1215-GAF2不能自发结合藻胆色素,不具有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