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本文对我院从急性腹泻患者分离的N-1菌株进行了一系列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用LT编码的基因分子探针测定无产CT基因,亦无LT和ST。但菌体确有毒力,致病性较强。电镜观察到该菌体表面有粘液层,并新发现有纤毛。N-1菌生化和生物学特性极似O-1群霍乱弧菌,但血清学否定了。气相色谱等试验证实为罕见的非O-1群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72.
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树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一直以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速生杨树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耗水问题备受关注。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其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对于实现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价值。采用树干液流法结合微气象观测系统和土壤水分观测,在2010—2011年对位于北京南郊大兴林场、林龄为13a的杨树人工林林分蒸腾耗水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观测,以期能够探究该林分的蒸腾耗水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树干液流密度(Js)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单株样木耗水量随着胸径的增加而增大。在半小时尺度上,单株树木Js与浄辐射(Rn)、饱和水气压差(VPD)存在时滞,这种时滞现象随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变化。林分蒸腾耗水总量在2010和2011年生长季内分别为113.7 mm和174.8 mm,占同期降雨的30.2%和36.9%,与该杨树人工林前期研究相比,随着林龄的增长2010—2011年的蒸腾量呈减小趋势。日尺度上,该人工林蒸腾耗水与净辐射(Rn)、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土壤体积含水率(SWC)显著相关,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Rn与林分蒸腾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而VPD过高会对林分蒸腾产生抑制。林分月蒸腾和年总蒸腾主要取决于同期降雨量,因此,降雨年际差异较大时,蒸腾的年际变化也相应较大。  相似文献   
73.
【背景】2-乙基-3,6-二甲基吡嗪是红火蚁告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红火蚁工蚁浸提液中告警信息素成分,分析红火蚁工蚁对告警信息素合成样品混合物的电生理反应。【方法】200 g红火蚁工蚁的正己烷浸提液过硅胶柱,正己烷—丙酮体系洗脱,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检测浸提液中含告警信息素的流分,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分析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混合物的电生理活性。【结果】红火蚁工蚁正己烷浸提液硅胶柱层析分离能够得到含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流分,GC-MS分析的保留时间在11.45 min。经过GC-EAD分析,发现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混合物有显著的电生理反应。【结论与意义】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电生理反应比2-乙基-3,5-二甲基吡嗪高。  相似文献   
74.
国外引进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福建省水稻稻瘟病重发区育种中可利用的新抗性资源,在福建省上杭县对156份外引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2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并对Pi2、Pi9、Pi5、Pi54、Pikm、Pita、Pia和Pib等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做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6份资源对苗瘟、叶瘟、穗颈瘟和综合抗性表现抗病的分别有10份、14份、29份和26份,且苗瘟抗性级别与叶瘟抗性级别(r=0.816,P<0.01)、苗瘟抗性级别与穗颈瘟抗性级别(r=0.347,P<0.01)、以及叶瘟抗性级别与穗颈瘟抗性级别(r=0.344,P<0.01),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子标记检测到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2、Pi54、Pikm、Pi5、Pib、Pia和Pita的水稻资源分别有1、6、20、22、37、88、101和106份,其中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和Pi2的水稻资源的抗性表现较好,表现抗病的超过60%,携带其他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水稻资源表现抗病的均在50%以下;水稻资源携带0~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随着携带抗性基因数目增加,抗病率呈上升趋势,综合抗性等级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携带Pi9+Pi5+Pikm+Pia、Pi5+Pib+Pita+Pikm+Pia和Pi2+Pi54+Pib+Pita+Pikm+Pia等3个基因型的水稻资源,稻瘟病抗性较好。最后,筛选了8份稻瘟病抗性较好的材料,提供育种者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75.
正盐酸埃托啡(etorphine hydrochloride)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人工合成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保定剂,由英国人于1963年研发,其属强效镇痛类药,精神依赖多见,故一般不用于人体麻醉,而在动物尤其是食草动物的麻醉保定中被广泛使用(Nielsen,1999)。盐酸埃托啡可与马来酸乙酰丙嗪(acepromazine maleate)复合使用,乙酰丙嗪具有中枢镇静作用,能加强中枢抑制药的效应(刘焕奇等,2003;段俊堂,2015)。M99是以盐酸埃托啡为主要成分的动物麻醉剂。大动物保定灵是以盐酸埃托啡和马来酸乙酰丙嗪为主要成分的动物麻醉剂。盐酸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人胱抑素 C 鸡卵黄 IgY 抗体,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以人胱抑素 C 为抗免疫产蛋的罗曼鸡,采用水稀释-盐析法提取及纯化 IgY 抗体,采用蛋白质定量、SDS-PAGE、West?ern 印迹和 ELISA 法对 IgY 抗体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免疫后14 d 即可从鸡冠血中检测出抗胱抑素 C 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在28 d 达最高峰(1∶32000),并可维持2个月以上;收集高效价时的免疫鸡蛋,制备鸡卵黄抗体 IgY;还性 SDS-PAGE 显示抗体 IgY 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5×103和21×103的2条带,抗体纯度可达92%,得率为每个鸡蛋36.5 mg,抗体检出敏感度为15.63 ng/mL;Western 印迹证明该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制备了抗胱抑素 C 的高效价、高特异性 IgY 抗体.  相似文献   
77.
目的:构建组蛋白 H2A、H2B、H3、H4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检测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自激活活性,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组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扩增 H2A、H2B、H3、H4蛋白基编码区 cDNA序列,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再将其转化至酵母细胞 AH109中,提取酵母总蛋白,检测各种组蛋白的表达,并检测表达的组蛋白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将 H2A、H2B、H3、H4基的 cDNA 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其中组蛋白 H4得到正确表达,且对报告基 LacZ、HIS3、Ade 无激活作用.结论:可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 H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78.
采用酸水溶液提取法获得黄荆(Vitex negundo L.)种子总生物碱粗品,通过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无翅成蚜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无翅成蚜的触杀毒力较高,对单头棉蚜无翅成蚜的LD50为0.073 μg;用质量浓度0.500、1.000、2.000、4.000和8.000g·L-1总生物碱处理棉蚜无翅成蚜后24、48和72 h的忌避中浓度(AFC50)分别为1.256、1.720和3.923 g·L-1,具有一定的忌避和持续控制作用;用总生物碱LD30剂量(每头0.045 μg)处理棉蚜无翅成蚜,其存活时间较对照缩短7d,单头雌成蚜的繁殖力较对照降低了30.43%;单头棉蚜无翅成蚜每天的平均排蜜频率和排蜜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26滴和27.10 μg,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离体条件下,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无翅成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778、1.901和4.216 g·L-1;但对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则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激活程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用总生物碱LD50剂量(每头0.073 μg)处理棉蚜无翅成蚜后3、6、12和24h,成蚜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显著低于对照,而体内的多酚氧化酶活力则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黄荆种子总生物碱对棉蚜无翅成蚜的杀虫作用机制与其对几种酶活力的影响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79.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小黄鳃金龟Metabolus flavescens Brenske和福婆鳃金龟Brahmina faldermanni Kraatz有不同的寄主范围.本研究采用溶剂提取法收集寄主植物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柿树Diospyros kaki L.f.、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榆树Ulmus pumila L.、芙蓉葵Hibiscus moscheutos L.、丁香Syzygiumr aromaticum(L.)Merrill&Perry和非寄主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等7种植物叶片粗提物,分别测定4种金龟甲雄、雌虫对这些植物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4种金龟对共同寄主植物金银木和榆树粗提物均有较强的EAG反应;华北大黑鳃金龟雄虫对寄主植物粗提物的EAG反应均弱于雌虫;小黄鳃金龟雌虫对芙蓉葵粗提物的EAG反应强于雄虫;而另外两种金龟雄、雌虫对同种植物粗提物的EAG反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金龟甲的EAG反应大小与田间发生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80.
黄荆中β-石竹烯对棉蚜的毒力和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泰山野生黄荆Vitex negundo种子中的有效杀虫活性成分、杀虫作用及其毒理机制,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GC-MS技术和生物活性追踪方法,测定了泰山黄荆种子中的杀虫活性成分;采用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法,研究了黄荆中的β-石竹烯和α-蒎烯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毒力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通过三级柱层析从黄荆中分离得到对棉蚜毒力高的馏分β-石竹烯和α-蒎烯,其含量分别达7.68%和5.45%。β-石竹烯和α-蒎烯对棉蚜的触杀毒力都较高,并以β-石竹烯的毒力最高,LD50为0.65×10-1 μg/头。β-石竹烯和α-蒎烯对棉蚜均具有强烈的忌避作用,处理棉蚜24 h的AFC50分别为0.80×103和0.89×103 mg/L,其中也以β-石竹烯的忌避毒力最大。β-石竹烯和α-蒎烯以亚致死剂量处理棉蚜,对其繁殖力、排蜜频率和排蜜量均有显著不利影响。β-石竹烯和α-蒎烯处理棉蚜或离体酶,对乙酰胆碱酯酶、多酚氧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都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显示β-石竹烯和α-蒎烯是黄荆种子提取物中的重要杀虫活性成分,并且其致毒机制存在多样性,开发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